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州姑苏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为老龄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文章在对姑苏区老龄产业的需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老龄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了姑苏区老龄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在苏州行政区划调整之际加快老龄产业发展,全力打造"银发市场"。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不但养老金支出要增加,医疗保险金支出会迅速增加,同时其他社会负担也将成倍扩大。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是我国积极应对和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坚持“四个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峰 《全国商情》2009,(1):23-2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老年型国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产业应运而生.本文就如何加快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做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关注老龄化产业的背景;从老年人居住方式、生活自理现状、经济条件、精神生活需求、医疗保健需求、消费观念转变等方面阐述了开发老龄产业的机遇与潜力及根据老年人消费特点制定的老龄产业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人口老龄化问题,从发展我国老年玩具产业的意义、我国老年玩具产业的发展现状、日本、欧美国家老年玩具产业的发展经验分析,以及我国老年玩具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等四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政府、社会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推动我国老年玩具产业的不断发展,这是推进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加快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人口老龄化必然要求养老问题社会化,推动老年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老龄化进程过快。政府必须及早做出应对,积极引导社会养老机构和老年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析上海社区"为老服务"网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作为全国人口老龄化的先行地区,早在197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阶段,截止到2003年底,户籍人口中160岁以上的老年人门数量为254万,占户籍总人门的19%。据预测,上海在2025年前后将达到老龄化高峰,届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40%。因此,研究上海的老龄社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龄人口的生存状况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而北京又是全国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本文以密云县老龄人口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和访谈的调查方法,分析当地老龄人口的收入与支出状况、生活和健康及医疗状况,结果表明:当地老龄人口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普遍较低,且其收入构成多样化、城乡养老及医疗保障差别大、慢性病患病率高、情感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其根源主要在于老龄事业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养老保险政策差异大、医疗保障起点低等,进而提出了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做好老年福利设施建设规划、积极发展老龄产业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已处于老龄社会的初期阶段。论文探讨了银发经济的发展问题,主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银发经济的契机与困境,指出应把握、合理利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产业效应、经济新常态打下的财务基础、老龄市场的相对匮乏等机遇,破解未富先老、老龄产业供需错位、政策性支持和监管乏力等重重困境,在此基础上,从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持续扩大老年有效需求、完善银发产业政策等角度提出了积极发展银发经济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未富先老;老龄人口分布不均等特点。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把握好“人口红利”黄金期,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合理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是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利影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入,我国老龄产业出具规模,老龄金融、老龄服务、老龄房产及老龄用品四大板块方兴未艾。人寿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成员提供保障,这决定了它与老龄产业必然可以实现协同发展。本文在分析人寿保险与老龄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基础上探讨了人寿保险与老龄产业协同发展的可行性空间,并结合老龄产业的四大板块提出了人寿保险与老龄产业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最后对所需的支持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生育率降低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之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尤其严重,而且老龄人口增长态势明显。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使养老保险制度的受益人数急剧增加,老年人口赡养比率上升,从而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构成严峻挑战。探索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积极应对老龄人口增加对政府养老保险预算和社会经济的冲击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老年人口的逐年快速增长不仅使已有的人口红利日益耗竭,并且这种人口变动对我国未来的宏观经济增长、总消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等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梳理国内学者关于我国老年产业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老年产业的经济学含义与其范围界定、发展老年产业的必要性分析、对老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路径构建;基于对我国老年产业研究的认识与回顾,重点从学理和实践方面加深对当前老年市场与产业的探究与认识,突出并强化前瞻性的研究,以期促进老年产业的稳定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老龄化问题的凸显,使得各国政府不得不正视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中国是老年人大国,应该在社会保障体制、退休制度、社会福利设施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人口老龄化。我们要从观念和制度上创新,切实贯彻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归、老有所爱、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养老方针和目标,不断提高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迎接老龄社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各省市老龄事业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31个省市养老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行了排序和分类.结果发现各省市在老龄事业不同方面的发展程度不同,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问题,且大体可以分为4个发展水平.文末,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镇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养老问题已经在城市化进程中凸现出来,缺乏保障的制度缺陷已经使城市中失去土地的老龄流动人口成为慈善救助的对象,也衍生出许多失去敬老爱幼传统的道德败坏现象.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同时关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养老保障问题,以促进大城镇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是:农村老人空巢率高、老年贫困发生率高、老年性别比连年偏低、民办机构因环境不宽松盈利空间小而投资积极性不高、养老机构建设明显不足等。与此同时,农村的快速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率、国民储蓄率和养老金的收支平衡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必须以乐观心态看待老龄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实施老龄津贴和老年护理保险,倡导精神赡养,淡化社会成员的流动以支撑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8.
浅析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哈尔滨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老龄化愈加严重.论文以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调查的资料为基础,对哈尔滨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浅析人口老龄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出现。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问题,不仅是老年群体的问题,也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高等院校离退休人员“老有所为”对科技创新、知识传播、人才培养以及发展老年教育更加意义重大。发挥离退休人员积极作用,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