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土地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自从分税制改革以后,土地财政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用来缓解财政矛盾的主要选择。现行的土地制度所具有的二元性导致了房地产市场静态的二元性,地方政府在对土地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更加分化,已经成为了阻碍房地产行业利润和满足产业市场需求的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经验研究,从制度因素出发探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城镇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出现明显变化,土地财政现象同期出现。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对城镇房地产价格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土地财政也是房价变化的重要中间影响因素。在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加,导致土地财政规模与依赖度扩大,地方政府出让土地行为会影响土地出让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参与者行为,均将进一步推高商品房价格。因此,本文建议在维持房产市场价格稳定方面,需重视财政制度建设,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通过规范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与土地出让制度,限制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程度,以抑制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3.
当前反对土地财政,有两个相当不同的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地方政府低价向农民征地,高价到市场卖地,赚取巨额土地差价,侵害了农民利益,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应该提高给失地农民的补偿,甚至应该按市场价格给失地农民补偿,政府不应当赚取本该归农民的土地利益。第二个理由是,地方政府经营土地,卖地生财,既当  相似文献   

4.
中国房地产调控中的土地市场规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4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中,土地市场调控未发挥应有关键性作用的原因,在于当前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将土地市场规制作为房地产调控的重要工具。土地市场规制的方法和途径包括土地供应政策、土地金融政策、土地税收政策和土地价格政策等。  相似文献   

5.
刘畅 《宏观经济研究》2012,(6):44-49,74
住房市场的转型与调控,要求地方财政承担更多的住房保障责任,财政支出压力日益增大;同时也影响了土地的杠杆作用和土地出让收入预期,在加大地方债务融资平台风险的同时,减少了地方财政收入。本文剖析了财政风险产生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住房市场成功转型和调控背景下,摆脱土地财政依赖问题、化解地方债务融资风险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2013,(7):30-36
在一定假设下,房产税全面推出长期确实能弥补土地转让金收入的减少,但短期(2年左右)存在支出缺口压力。房产税推出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调整,如何保证政府在投资项目中平稳退出而不至出现烂尾项目,是值得警惕的经济风险。分税制改革,一方面对地方债务疏  相似文献   

7.
邱道持 《经济地理》1994,14(4):77-8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我国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地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已经进入了市场,土地市场日趋繁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地价体系形成机制必须逐步从计划管理向市场配置转化,因此运用市场经济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去认识土地市场的运行特点,弄清市场地价的配置规律和形成机制是实现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土地资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概念、表现形态、形成原因和防范治理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认为:土地隐形市场是在我国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下,各利益主体在土地产权权能流动过程中绕开现行土地法律法规擅自行动而形成的一切土地交换关系之和,通常是指当事人因利益驱使擅自改变原有土地用途或使用类型而形成的土地交易市场;国有土地隐形交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农用地隐形市场随着国家农地流转法律的修正完善而逐渐显形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以及农地非农化隐形市场普遍存在,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尤其活跃;夯实土地隐形市场研究基础,统筹谋划、积极实践,分层分类分阶段推进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最终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相似文献   

9.
土地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市场的基础,产权清晰是土地市场存续的前提。既要坚持土地公有制,又必须明晰土地产权,是一对胶着于中国土地市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中国土地市场的建立必须在坚持和发展土地公有制,认同土地公有制核心价值追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公有制的表达形式,实现公有制土地的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逐渐成为国民关注的焦点。土地市场与住宅市场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相互间的传导机制是如何运行的,需深入探讨。只有正确认识土地市场与住宅市场间的均衡过程,才能找到稳定土地市场与住宅市场发展的良策,促进房价和地价的合理回归,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其在增加地方财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推高房价、农民失地、实体经济空洞化、诱发金融风险等很多弊端,并且这些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经济稳定发展,使治理土地财政迫在眉睫。因此,要挖掘土地财政产生的制度原因,寻找破解土地财政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房价近年来的快速上涨、中国特殊的土地市场以及财政分权导致了土地财政的依赖。这一问题已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并做出了大量研究。从政府预算支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这一视角来看待近年来房价的快速上涨,并运用系统GMM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财政依赖度对房价的上涨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方豫清 《当代经济》2011,(23):76-77
我国分权体制及其所引致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偏好是导致我国房价与地价齐涨的深层原因,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房市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体制现象,在对策上应更多的从体制层面着手,尤其是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财权配置的调整优化。本文基于我国体制层面因素,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过热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丁伟 《经济师》1992,(7):43-43,51
<正> 几年前;“土地市场”这个名词,对于我国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人们对土地买卖也讳莫如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不得买卖;但同时国家又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这就为我国土地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土地转让和出租现象的出现,我国土地市场正悄悄兴起,,并且日益扩大。 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状况 ——沿海地区土地交易方兴未艾 1987年7月,深圳特区拍卖出让了我国第一块  相似文献   

15.
土地储备与城市土地市场运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市场力量薄弱是最基本的问题。作者认为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政府失灵甚于市场失灵。土地储备制度是促进土地市场正常发育,并能克服市场失灵的有效制度供给。通过土地储备制度,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强化土地管理职能,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促进旧城改造与显化城市土地资产价值。文章就功能定位、储备量、资金来源等土地储备运作的难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土地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求关系作为影响土地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最主要、最直接因素,对于供求关系研究有助于更深入把握土地市场运行动向。文章在分析影响土地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相关因素基础上,以利润最大化为出发点,分析土地市场均衡问题以及供求与价格关系,认为土地市场只存在短期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市场是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土地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本文从分析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现状着手 ,提出了我国土地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吴召彬 《大陆桥视野》2011,(8):81-81,8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完善的程度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土地本身的特性及土地制度决定了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必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和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城乡土地市场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根据当前我国土地市场发展的新情况,本文提出城乡土地市场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目标及如何协调好城乡土地市场的关系,进而提出城乡土地市场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土地财政现象是在中国大陆特定土地管理、财税体制等制度背景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而出现并发展演变。由于地方政府发展冲动、预算软约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土地出让收入规模急速扩张的同时,引发了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扩张、国有土地权益流失、房地产市场泡沫、征地拆迁矛盾冲突、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等经济社会问题。当前,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研究和探索解决中国土地财政问题十分迫切、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考察了我国土地及土地出让制度的发展演变、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依赖程度、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及面临的挑战,进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和国际相关经验,提出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总体思路,具体为:从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和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出发,在保持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流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立足降低和弱化当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坚持短期调整与长期改革相结合,综合考虑土地制度、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债务管理和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同时,有效防范和化解土地财政相关风险。文章最后在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和相关财税体制、加强政府土地相关收支管理、深化相关改革等方面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