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谁是徐老大     
在一汽,在汽车行业,知道徐兴尧的人不多,但知道徐老大的人却很多。本期口述历史,76岁的“徐老大”为我们揭秘一汽技术中心的部分故事徐兴尧是一汽原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在一汽,在汽车行业,知道“徐兴尧”的人不多。但知道“徐老大”的人很多。不过.已经很难求证“徐老大”这个称谓源于何时何地。76岁的徐兴尧1937年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县的一个农村。他在家排行第七,上有六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因为家境条件并不富裕,从初小到高小,从初中到高中,他艰难求学,最终于1958年考上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成为家乡第二个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2013,(8):179-180
逼着企业一定要做点什么,反倒可以逼出来。要真想解决问题,必须让企业搞创新。政策和资金,或者拉,或者限,或者推徐兴尧:1938年生,辽宁海城人。1963年8月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在一汽历任设计处技术员,科长助理,设计处副处长,长春汽车研究所副书记、第一副所长、所长,1990年8月起任一汽副厂长、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3.
尽管已经是多年来销量上的第一,一汽-大众奥迪对未来仍有更加庞大的野心"到奥迪的第一个月,我没完成销售任务。我心里想,怎么到哪儿哪不好,到哪儿哪完不成任务。"在2013年1月17日的2012年一汽-大众奥迪业绩沟通会上,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葛树文如是说道。也许这只是他为了活跃气氛的玩笑话,但就  相似文献   

4.
《中国技术监督》1995,(12):34-35
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对于中国汽车工业,乃至中国工业的意义,恐怕很难估定。从红旗到奥迪,流转着的不是汽车,而是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40多年来,一汽的产品结构已由过去的单一中卡品种发展到到包括CA141、奥迪、捷达、CA1040等车型在内的中、轻、轿、微、客几大系列近200个品种。生产能力由建厂初期的年产3万辆发展到现在的年产24万辆。1987年和1988年CA141汽车续被评为国  相似文献   

5.
坐在我面前的林敢为神采奕奕,隐藏在大框架眼镜后面的双眼似乎能洞察一切,向后梳的头发整齐利落,与他精干的外形相得益彰。不大的办公室里,一张大办公桌几乎占据一半面积,靠近墙角的书柜里并没有多少存书,那些过往故事已在他心里生根。2010年7月的一天,在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北京汽车大厦13层办公室里,他接受《汽车商业评论》口述历史访谈。他说:一汽轿车完全是在耿厂长(耿昭杰,一汽第六任厂长)的领导下做起来的,我相当于他的实施者。的确,从1965年初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到2005年从一汽退休,在他近40年的职业生涯中,以1985年他被提为一汽总工程师为分界点,前20年他从事科研工作,后20年他从事技术领导工作。而在后20年里,他对一汽-大众公司的创建和发展倾注了满腔热情和心血。时至今日,他对那段峥嵘岁月仍历历在目。1987年一汽完成中型载重车换型改造后进入上轻、轿第三次创业阶段,时任一汽总工程师的林敢为参与了一汽上轿车的决策过程。1987年~1990年他负责组织前期工作,包括合作对象的选择、可行性研究和商务谈判等。1991年~1995年他在担任一汽-大众公司首任董事总经理期间,在艰难的环境下完成一汽-大众公司的建设重任。此后...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时代》2005,(5):108-109
3年前,当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大众)总经理秦焕明第一次在德国看到设计中的全新奥迪A6车时,不由赞叹:"这将是一个人见人爱的雕塑杰作。"4月8日,一汽-大众在上海向媒体正式推出了代表国内商务和行政级别轿车最高基准的全新国产奥迪A6L(字母L表示所有的国产全新奥迪A6车身都比德国原型车加长了100毫米),秦焕明如释重负:"对一汽-大众而言,早日实现全新奥迪A6的国产化一直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早在2001年6月我们就开始了全新奥迪A6L项目的开发工作,因为这是一个梦幻般的作品,它需要精雕细琢,确保每一个细节无可挑剔,并且要符…  相似文献   

7.
一汽-大众奥迪将企业社会责任延伸至病患孤儿医疗养护领域,这是国内第一例按照基督教的解释,在上帝眼中,所有孩子都是他的宝贝,即便这个孩子患有残缺。2012年6月1日,一汽-大众奥迪宣布与爱佑慈善基金会结成"高级战略合作伙伴",同时"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正式落成。爱佑慈善基金会是国内首家不收取项目管理费用的慈善基金会,运营成本由理事另行支付。2004年成立以来,基金会已经拥有爱佑童心、爱佑天使、爱佑和康和爱佑新生四个救助项目,分别  相似文献   

8.
韩玉麟 《经营者》2013,(2):190-192
饶斌同志在一汽工作期间,由于我在基层,与高层的他具体接触极少,只能以一些感受和体会来回忆他1953年我来到第一汽车制造厂,先在俄文班学习,后到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1955年回国后在技术检查处工作。饶斌同志在一汽工作期间,由于我在基层,与高层的他具体接触极少,只能以一些感受和体会来回忆他。我第一次见到饶斌同志是1954年4月,一汽领导在长春宾馆为第二批赴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实习生饯行。那时我想,厂领导如此重视实习,连饶厂长都来送别,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好好学习,掌握汽车生产技术,回来后为一汽出汽车贡献力量。领导的送行大大鼓舞了我们的学习意  相似文献   

9.
《经营者》2013,(4):52-52
“到奥迪的第一个月,我没完成销售任务。我心里想,怎么到哪儿哪不好,到哪儿哪完不成任务。”在2013年1月17日的2012年一汽一大众奥迪业绩沟通会上,一汽一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葛树文如是说道。也许这只是他为了活跃气氛的玩笑话,但就是在他的履新时刻,奥迪的销量数字确实出现了“状况”。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汽车发展史上,有很多值得铭记的节点,让一汽人自豪的是,这些关键的节点中很多的“第一”都是由一汽人创造的。比如中国的第一辆卡车、第一辆轿车都诞生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不过中国生产出第一台汽车的工厂——第一汽车制造厂却是在前苏联专家的援助下建造起来的。“要发展我国自己的汽车工业,没有自己的汽车工厂设计队伍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早在中国汽车工业起步之初,第一代汽车人就清醒地意识到了这点。于是从50年前的1958年,中国开启了自己绘制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蓝图的辉煌历程,而担此大任者就是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九院)。从我国自行设计第一个大型汽车厂——第二汽车制造厂,到2003年一汽同时建设的四大新基地,再到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的一汽轿车扩建工程,50年披肝沥胆,50年锐意进取,九院人用智慧和汗水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竖起一座座丰碑,成为中国汽车工厂设计先进技术当之无愧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1.
语录     
《经营者》2013,(10):33-33
"从40%提高到50%。我们正在协商这一事宜。"——大众汽车集团CEO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关于大众筹划调整一汽-大众股权结构的说法由来已久,最近文德恩证实他们的确有此谋求。他表示:"大众和一汽希望拓展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当前正在考虑多种可能性。其中一种将是提升我们在合资公司一汽-大众的股比。"目前一汽-大众的股比结构变为:一汽60%、大众30%、奥迪10%。在对合资模式诟病颇多的当下,这种可能性并不容易实现。"如今必须采用涡轮增压。"——大众美国负责产品质量执行副总裁马克·揣哈(Marc Trahan)大众最近作出计划,要在美国全面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并在未来3到4年内彻底取代自然吸气发动机、9月23日,福特也表示,传统自然吸气发动机将从堰特动力产品阵容中消失。不过,马自达最近推出的创驰蓝天技术则反其道而行之。不仅能够达到或者至少接近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效能,同时还能够保持低成本和高可靠性。发动机领域两个方向的竞争现在正式开始了。  相似文献   

12.
被粉饰的回忆充其量只是一种生者对逝者的安慰,间或夹杂着一些自欺欺人的感觉,但却缺少理性的解剖和探索的价值2009年9月中旬,我和《汽车商业评论》摄影记者孙兆鹏在长春做一汽老人的采访。期间,我们去看望贾延良(详见本刊2007年1月口述历史《被人遗忘的红旗设计师》)。他提议,有机会一定要去采访王振(原一汽轿车厂厂长),因为没有他,就没有CA770。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的低迷一度令业界对其能否复制一汽马自达的成功疑窦丛生,2009年的巨大转变重新让人对之怀有巨大的期待2007年底,曾服务于一汽马自达的藤桥稔调任长安马自达销售公司担任总经理之时,曾对媒体表达如此期待:他希望次年(2008年)长安马自达能够实现销量11万台。毫无疑问,他的信心来自于一汽马自达在中国市场曾取得的骄人业绩。然而,2008年,长安马自达却以仅4.4万辆的销量黯然收尾。  相似文献   

14.
"及时"方显"诚意"在北京博瑞祥云汽车销售中心,记者向前台服务人员询问汽车召回事宜。服务人员介绍说,一汽-大众公司奥迪销售事业部乃至全国所有的奥迪特许经销商都会联系车主  相似文献   

15.
吴庆时 《经营者》2016,(4):166-167
不寻常的身世,全程参与苏联设计援建一汽,二汽"五人领导小组"最年轻成员,吴庆时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陈祖涛编者按作为中国第一代汽车人,陈祖涛身上贴着许多标签,他拥有颇具传奇色彩的身世,他被喻为"一汽第一名职工",他全程参与苏联设计援建一汽,他是二汽"五人领导小组"最年轻成员……2006年12月,《汽车商业评论》邀请他口述历史时,他对热闹非凡的本土汽车公司逐一点评,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前途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家》2013,(14):134-136
1988年在改革开放的第10年,中国的轿车年产量只有区区7.7万辆,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仅为0.7辆,而此时,一汽与奥迪签署了中国第一个高档车技术转让合同,并在一汽正式开始生产那款创领世界汽车技术与设计潮流的奥迪100。而这一年,刘德华尚不是天王:因为一系列剧集的播出而借电视明星的身份在内地家喻户晓的他发行第三张个人专辑《回到你身边》,这也是刘德华第一次以歌手的身份出现在内地的音像架上。这是一个起始。此时,他们尚无法想象未来将有多么辉煌而夺目,但却并不妨碍脚步坚定。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2013,(2):172-177,17
2013年,中国汽车之父饶斌诞辰100周年。为此,按照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的指示,由工信部部长苗圩部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等参与筹备的纪念饶斌同志百年诞辰活动已进入倒计时。饶斌是中国汽车工业建设杰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13年3月3日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他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派赴晋西北参加开辟和坚持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日本投降后,他被派回东北;全国解放后,任中共松江省委第一副书记、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哈尔滨市市长、东北计划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务。饶斌的汽车人生始于1952年12月28日。当天,第一机械工业部(52)机干技字第27号文令:(一)任命饶斌为汽车工业筹备组长春六五二厂厂长,郭力、孟少农、宋敏之为副厂长;(二)免去郭力汽车工业筹备组长春六五二厂厂长职务。此后,饶斌同志历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汽车工业管理局局长,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二汽车制造厂党委第一书记、厂长兼中共十堰市委第一书记,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兼汽车总局局长、部党组书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等职务。1987年8月29日,在考察第一个中外合资轿车企业上海大众过程中,不料心脏病突发,74岁的饶斌在上海因医治无效逝世。"他临行前,我正好去看他,曾劝他天气稍凉一些再去。"李岚清同志在为《饶斌传记》作序时这样写道:"但他心系汽车工业,执意前往。"《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纪念饶斌同志诞辰百年活动由以下五部分组成:一是举办座谈会,主要邀请汽车界的老领导、老前辈,饶斌同志亲属,国内主要汽车企业负责人参加,邀请中央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二是出版纪念文集,组织采访汽车界老前辈、饶斌亲属以及汽车企业领导,收录相关纪念文章并出版,《饶斌传记》将在座谈会上首发。三是出版纪念画册,按照中国汽车工业编年史选择珍贵历史图片,记录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大事件,体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汽车工业的关心和指导,展现饶斌同志对中国汽车工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四是在画册基础上收录当年留存的影像画面,制作纪念光盘,在纪念座谈会上播放。五是重新设计饶斌塑像。准备做四尊塑像,两尊全身放在一汽和东风;两尊半身放在上汽和北京汽车博物馆。在此背景下,本期《汽车商业评论》杂志特邀请老一辈汽车人李刚、张兴业、刘书泽、吴庆时、韩玉麟、王荣钧以及其长子饶达或口述或追忆饶斌同志的片断往事,以此深切缅怀这位被喻为"中国汽车之父"的奠基人。此次口述历史以及所刊用的部分老图片,得到各位讲述者以及一汽张学东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相似文献   

18.
杨与肖 《经营者》2013,(2):140-140
按照基督教的解释,在上帝眼中,所有孩子都是他的宝贝,即便这个孩子患有残缺。 2012年6月1日,一汽-大众奥迪宣布与爱佑慈善基金会结成“高级战略合作伙伴”,同时“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正式落成。  相似文献   

19.
惊人的目标     
杨与肖 《经营者》2013,(8):114-117
在华发展25年后,一汽-大众奥迪希望在中国形成能够承载年产销百万辆的体系能力。这是能够实现的梦想吗?"张总这是在批评销售部门卖不到这个量。"7月25日,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葛树文在接受采访时,颇有几分调侃味道地打断了一汽-大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丕杰的讲话。葛是张的老部下,两人搭档多年,话语自然有些随意。此前,张丕杰正在谈及奥迪未来  相似文献   

20.
新年伊始,一汽-大众奥迪品牌携2006年奥迪全线车型于长春举办“奥迪引领未来科技点燃激情—2006年冬季冰雪体验”活动。此次活动,一汽—大众奥迪品牌以全新的面貌、强大的阵容迎来了新年开门红,表现了企业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巩固在中国高档豪华车市场领导地位的信心。活动期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安铁成正式宣布了奥迪事业部的成立。奥迪事业部将融合中德双方各自的技能和优势,整合资源,全力发挥自身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奥迪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安世豪(WernerPaulEichhorn)先生及张晓军先生分别出任奥迪事业部部长和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