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如何应对国外对华出口产品的反倾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关税税率不断降低的今天,利用反倾销这种被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合法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做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使用,其中不乏一些国家和地区滥用反倾销措施,进行贸易保护。中国已成为国外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大规模的对华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头号拦路虎。我国产品屡屡受到国外反倾销调查,这提醒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国外的反倾销我们应该依法应对、积极应对、理性应对。  相似文献   

2.
当前,反倾销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政策选择和主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和主要表现形式,针对国外反倾销及其影响,提出国内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南茜 《江南论坛》2003,(9):29-30
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所谴责的一种不公平的低价出口行为,反倾销则是世贸组织允许使用的一种抵制倾销的手段。然而不少国家以反倾销为借口,目的却是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有时达到滥用的程度,使反倾销变成贸易保护的工具。中国的出口产品在过去的20多年中几乎成了国外反倾销的众矢之的,频频遭受反倾  相似文献   

4.
南非20世纪90年代开始贸易自由化进程,此后频繁使用反倾销保护其本国产业,成为最主要的反倾销使用者。本文考察了南非1995-2006年对外反倾销数据,分析了其国别以及行业特征,指出反倾销是南非应对传统贸易保护手段弱化的工具。此外,文章还考察了南非对中国反倾销数据,分析其特点及原因,提出了中国应对南非对华反倾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数字     
《经济导刊》2007,(5):13-13
37% 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保护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发起的反倾销案数量为187件,欧盟发起的反倾销案占到其中的35个,居全球之首,传统上使用反倾销手段最多的国家印度排名第二,发起了31个案件。近年来,以中国为目标的案件所占比例正日益增长,从2003年的23%升至2006年的37%。  相似文献   

6.
反倾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也是用来对付不公平竞争的必要工具。它具有形式合法、容易实施、能够有效保护国内产业且不容易招致报复的特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国企业启动反倾销调查的国家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曾对我国出口商品提出反倾销的国家近四十个,除了原来的英美  相似文献   

7.
安立丰 《时代经贸》2008,6(9):112-1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贸易自由化的提高,各国的关税税率在不断地下降,一些非关税壁垒的保护措施也在步被取消。由此,很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纷纷转而采用反倾销这种已经被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合法手段,作为进行新一轮贸易保护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王冰心  王淑婧 《时代经贸》2008,6(5):129-130
近年来一些国家频繁使用反倾销措施,将反倾销诉讼作为保护本国产业的手段,从而出现了大量不当反倾销诉讼。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我国成为受到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其中很多又是针对中小企业。面临不当反倾销诉讼,中小企业如何应对,以保护自身权益,成为广大中小出口企业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这篇论文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国际贸易的各种摩擦中,反倾销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无论是从涉案金额还是从反倾销国家数量上,均排在世界第一位.作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之一,反倾销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赵立泉 《现代财经》2007,27(11):67-70
反倾销是保护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平贸易的重要手段,但近年呈现被滥用的趋势。我国出口产品始终是遭受反倾销的重灾区,给我国经济和贸易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国外对华反倾销增多的机理进行剖析,同时加强自身发展,制定相应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1.
范明 《经济师》2007,(2):275-276
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赋予缔约国抵制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进口国可以采取的保护本国工业免受进口产品冲击,实现对本国贸易保护的合法手段。近些年来国外对浙江企业频繁实施反倾销调查,影响了浙江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阻碍了浙江企业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文章阐述了国外对浙江企业反倾销的现状,分析了国外对浙江企业反倾销的原因,并提出了浙江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反倾销愈演愈烈,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新趋势。第一,反倾销数量在迅速飙升。第二。反倾销的发展呈全球化趋势。第三,亚太地区成为国际反倾销案件的新发起地和受影响最为集中的地区。第四,中国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严重的国家,是国外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第五,反倾销成为现阶段贸易保护主义的合法外衣。第六,反倾销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形式。面对反倾销这些新的趋势和特点,笔者认为中国的长期对策是推动世界贸易体制的反倾销改革。短期对策是:第一。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反倾销机制。第二、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第三,推行企业国际化战略。绕过反倾销贸易壁垒。第四,推动更多的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承认,减少在反倾销调查中第三国价格确定的严重价格扭曲。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一种贸易救济手段。反倾销措施贸易救济效果的相关研究也成为了近期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反倾销立案调查的主要对象国。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了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角色转变。作为WTO的主要成员国,如何合理运用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国利益,维护贸易公平是历史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本文使用中国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结合商务部公示的对外反倾销措施实施案例,对反倾销涉案国家和地区及涉案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贸易额,按照海关税则号整理后,对立案调查、征收反倾销税、无损害结案、撤销调查和价格承诺这几种形式是否存在贸易救济效果,分别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4.
反倾销本是一种针对不公平竞争的纠正手段,WTO及其前身GATT都制定并完善了反倾销协议,各国也制定自己的反倾销法规,对倾销行为进行打击,以维护公平贸易秩序。由于反倾销虽然在保护国内一部分相关产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可能损害到国内下游用户及最终消费者等利害关系方的利益。同时由于反倾销协议本身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使许多国家以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滥用反倾销措施进行贸易保护。因此,有必要规定公共利益原则,从最大程度上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滥用。  相似文献   

15.
何时有  陈洋 《时代经贸》2008,6(1):88-90
中国近几年来对国外一些产品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对保护本国产业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利影响。本文从探讨中国反倾销的特点和原因出发,试图对中国对国外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实际效果和经济效应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从而为中国如何更合理的利用“反倾销”这一贸易救济手段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WTO《1994年反倾销协议》及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反倾销协议》同以前的反倾销守则相比,有了很大进步,在规范和统一国际反倾销法、保护国内产业免遭进口产品倾销所带来的损失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但仍有一些条款不够科学和严密,因此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在关税及其他保护措施受到限制的今天,入世后,《反倾销协议》对中国的影响会更大,因此应认真研究与对待。  相似文献   

17.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王世春日前指出,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不断发展,国外对中国商品采取以反倾销为主的贸易救济措施越来越多,成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预计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国商品将继续成为国外反倾销的主要对象,贸易摩擦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8.
反倾销:现状、原因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产品出口受到反倾销调查,贸易摩擦成为困扰我国出口业的首要问题并引起国人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倾销与反倾销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提出有效利用入世的机会,掌握世界贸易的反倾销规则,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国外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实行反倾销已经成为中国出口的"拦路虎",反倾销这种"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已成为一些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实施歧视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认清国外对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反倾销指控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化解反倾销风险并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中国企业才能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0.
最新统计显示,外国对华商品反倾销起诉近年来大幅增加。到2000年底,中国出口商品遭受29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起诉,总计达到412起,给我国出口造成的损失累计高迭100亿美元。其中欧盟90起;美国78起;印度后来居上,对华反倾销达到38起,居第三;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墨西哥对华反倾销起诉均超过20起。其中,五金、矿产、化工领域更是中国遭受国外反倾销投诉的“重灾区”。仅2000年中国商品总共遭受36起反倾销之诉。 反倾销是世界组织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按反倾销法规定,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进口国市场,并使进口国市场已建立的产业受到实质性伤害或构成这一威胁,或实际上使进口国产业延迟建立。世贸组织成立后,传统的贸易保护做法,如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受到严格约束,而反倾销具有形式合法、易于实施,能够有效地排斥外国产品的进口并且不宜招致报复的特点,因此被发达国家视为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