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奥迪为什么能够这么成功?它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从大多数庸庸碌碌的豪华品牌堆里升腾出来?《汽车商业评论》通过此书给你一个寻找答案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品牌半径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有的品牌可以进行品牌延伸,有的品牌却无法进行品牌延伸?为什么有的品牌可以进行较大范围的品牌延伸,而有的品牌却只能进行小范围的品牌延伸呢?  相似文献   

3.
杨与肖 《经营者》2014,(22):50-51
法拉利将保持其纯粹性,同时不再受菲亚特集团拖累,阿涅利家族将可以从独立的法拉利获得更多利润 法拉利要独立!为什么?10月29日,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发表声明,计划剥离法拉利品牌。目前,FCA拥有这家豪华品牌90%的股份,另外10%掌握在法拉利创始人恩佐·法拉利的儿子皮耶罗·法拉利手中。  相似文献   

4.
迈凯伦赴宴     
《经营者》2013,(20):46-47
在赛场领域历史悠久的迈凯伦立志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超级豪华跑车品牌,中国能够成为它的福地口马?  相似文献   

5.
张嫣 《经营者》2014,(2):132-137
外有沃尔沃、奔驰等豪华品牌,内有东风、一汽等自主品牌,斯堪尼亚在中国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6.
晓庄 《中外管理》2011,(5):124-125
为什么日本人面临地震海啸灾难能临危不乱,异常冷静?为什么千里之外的中国人却在疯狂抢盐?但又为什么爱"抢购"的国人,面对某日用品牌的集体涨价,可以表现得相对泰然?事实上,认知将决定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相似文献   

7.
乐天 《新前程》2010,(6):20-25
“在鱼龙混杂的营销咨询行业,为什么何慕能够将联纵智达做成过国内为数不多的高端品牌?”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近何慕。  相似文献   

8.
贾可 《经营者》2012,(10):110-115
“传统意义上的豪华品牌都是欧洲来的,我们要创造的就是亚洲第一豪华品牌,亚洲人也可以造出不亚于欧洲人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刘杨 《经营者》2010,(23):84-87
从一个新的年轻的品牌起步追赶更高的目标,那么一定要打破过去的常规,不能孤芳自赏。吕征宇如何开创这个豪华品牌在中国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品牌制胜"五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是品牌,品牌知名度越大吸引力就会越大,但是怎样才能使品牌更靓丽呢?为什么中国的央视广告“标王”大都昙花一现?中国品牌的平均寿命只有7.5年, 往往壮志未酬身先死。为什么索尼在中国一年的电视销量只有50万台,利涧却相当于中国整个电视行业的总和?为什么我们许多品牌抗风险能力很差,一篇负面报道就会毁掉一个品  相似文献   

11.
品牌到底是什么?品牌为什么这样炙手可热?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品牌到底有多难?让我们看看台湾统一企业创建“左岸咖啡馆”的品牌历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孙铭训 《经营者》2011,(11):68-72
是什么让两个濒临破产不被看好的豪华品牌,变成塔塔汽车手中的摇钱树,并且这棵树的未来潜力还很可观?  相似文献   

13.
争夺豪车主     
《经营者》2013,(12):66-66
在刚刚进入重购阶段的中国豪华车市场,用户品牌忠诚度并不高,尚未形成品牌共鸣与品牌粘性。怎么办? 谁是推动中国豪华车市场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答案竟然是现有豪华车用户。 最近几年,中国豪华车市场快速发展,增速高于乘用车市场,即使在乘用车市场增长放缓的2012年,增速仍近25%,中国成为各豪华品牌全球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柳柽  孙兆鹏图 《经营者》2012,(17):92-99
什么样的车可以称为奢华?日本人也许会是追求舒适与配备的极致,美国人也许会认为是追求大气与奢华的极致;德国德国人也许会觉得机械和工艺的极致才是豪华品牌的根基,而英国人也许会认为传承数十年的贵族气质永远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15.
奥迪为什么能够这么成功?它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从大多数庸庸碌碌的豪华品牌堆里升腾出来,成为已经可以超越奔驰和宝马的最主流豪华品牌?《汽车商业评论》通过此书或许可以给你一个寻找答案的线索。自2009年在德国上市以来,《如何避免变革管理中的七宗错》已经重印一次,作为主要作者的威力波特·施罗约特博士正准备为中国读者改写这本书。威力波特·施罗约特长期在奥迪的研发部门工作,现在还是奥迪的员工,阅读这本书你就知道,奥迪的成功在于它有了使其成功的理念,这位先生就将这些理念总结成了变革管理中的7大错误。比如不谈论自己的缺点是许多企业的管理之道。作者认为,开放文化和直言不讳是变革的必要条件;比如许多企业经常将变革的希望寄托在外来专家身上,请他们对公司流程进行再造,作者认为自己的问题必须自己解决,变革不能外包;比如许多企业喜欢和风细雨,但是作者认为革新不会在和风细雨中产生,一个公司需要有种创造性的烦躁不安的环境。等等。改变管理就能够改变公司,这个想法不仅适用于汽车业,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各种各样的公司。《汽车商业评论》征得作者同意,从本期开始通过施罗约特自己在奥迪的故事为读者讲述这七宗错。  相似文献   

16.
沃尔沃之春     
贾可  段喜茹 《经营者》2012,(10):94-103
被吉利并购的沃尔沃汽车凭什么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家豪华汽车公司正走在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上?李书福能够使它在未来走得更远吗?  相似文献   

17.
刘宝华 《经营者》2014,(10):274-276
帝豪、全球鹰、英伦三个品牌回归统一的吉利品牌。过去分是对的,现在合也是对的。为什么?汽车品牌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跨国车企来说,  相似文献   

18.
束司长(注:束克欣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说:30%的人可以买房,70%的人应当租房。 网民说:如果你保证我能租到合适的房子,我为什么不租房?如果你保证我现在不买房以后还有可能买得起房,我为什么不租房?如果你保证我租房同样能够享受到正式市民待遇,我为什么不租房?……  相似文献   

19.
所有的品牌都是从平庸起步的,但为什么其中的一些品牌变得杰出,而大多数品牌仍然在平庸的命运线上挣扎?这中间的秘密就是有无"定位"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都说现在品牌专柜已沦为网购的试衣间,同样热卖的衣服,为什么代购就能比专柜便宜3—4折?其中的奥秘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