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三农”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但联系农村实  相似文献   

2.
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坚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及其它各项改革,坚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农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滞后 ,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就无从谈起。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这将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 ,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一、加强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 ,既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保障条件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  相似文献   

4.
今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东北考察时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从1992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历次农村小康建设会议精神,通过大力度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以小城镇为重点的村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为我们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就不可能有国力的增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各级农业部门肩负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这一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一定要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和战略机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创新,使农业发展有新思路,农村改革有新突破,农业对外开放有新局面,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也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小康社会。党中央站在战略的高度,提出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完全正确的。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开发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进  相似文献   

7.
新年钟声刚过,党中央和国务院即召开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新世纪初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这对于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新阶段农业的发展和"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放在今年经济工作的首位。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去年在遇到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新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进入新世纪,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的工作仍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一刻也不能放松。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壮大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 ,搞活农产品流通 ,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1] 。恩施是湖北省唯一少数民族自治州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就必须面对现实 ,与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宏伟而坚巨的事业。江泽民同志一针见血的明确指出;“实现小康社会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村,焦点在农民。”现在距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只有十六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指标硬,是摆在农村基层工作者面前的十分重要课题,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重任在肩,不能有丝毫懈怠和麻痹。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做好农村工作、巩固基层政权的政治保证。在这个问题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含糊。"当前,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村各种利益关系也进行着深刻调整,农民增收致富愿望更为迫切,在新形势下领会江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我们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稳定的"主心骨"在农村,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矛盾的解决,稳定的责任,首先直接地落在了基层组织的肩上。  相似文献   

11.
新年钟声刚过,党中央和国务院即召开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新世纪初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这对于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新阶段农业的发展和"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放在今年经济工作的首位。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去年在遇到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新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进入新世纪,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的工作仍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一刻也不能放松。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关键要通过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依靠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强调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逐步缩小,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与全面小康社会相去甚远.要推动低水平的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必须化解三大突出矛盾,缩小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21世纪头20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完成党在新世纪的这个奋斗目标,提出了“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四新”要求,为我们在新世纪的发展上指明了方向。下面就本人学习十六大报告,结合农一师实际,谈点粗浅的认识。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发展的新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未来20年的奋斗目标,它体现了发…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所作的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63.78%,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全面、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应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尽快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要把农业科技作为科技的重中之重,近期内,应该加大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加快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为农村、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免费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加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力度,西部地区农业职业中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大学应该完全实行免费教育。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保证粮、棉、油和“菜蓝子”生产和供应●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3月23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指...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金钥匙"。作为党的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先进生产力的忠实代表,首先,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振兴地方经济为己任,组织群众学科学、用技术,让群众在致富路上有业可为,有钱可挣。为此,我们长沙市芙蓉区东岸乡党政领导班子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主题,做了大量的工作,赢得了农民群众的赞誉。一是夯实基础设施,致力于农业生产旱涝保收。我们乡在没有向农民摊派一分钱的情况下,配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部署,体现出中央对"三农"工作战略定位和方针政策的长远谋划,顺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顺应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向往,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并强调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求“国家要加大对粮食生产区的扶持”。这充分表明党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一、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攀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三步走”战略中的前两步提前实现。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54美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