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乡镇经济》2004,(3):1-1
做好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直观地看,是要解决好农民增收和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两大问题;从本质上看,是要研究和探索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这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统筹城乡经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如何破解“三农”难题,现结合江西省上高县实际,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一、看“三农”问题要有新认识认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破解“三农”难题,首先必须提高认识,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三农”问题。1、要认识到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3.
《广西经济》2007,(3):13-14
2006年,我区继续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全区粮食总产稳定增长,优势产业加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发展比预想的要好,粮食产量比预计的要多,农民收入比预期的要高,突出表现为农村经济实现了“两个重大突破”、农业农村发展呈现了“三个强劲势头”、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五个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3日-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3月5日上午9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11年工作成绩与不足。对2012年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列出今年中国政府的九项主要任务,提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更加重视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本刊现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取关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配发多位“三农”领域专家与此相关的理论成果,予以深度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农民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落实好“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着眼于建设长效机制,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6.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业本”。农业是悠久而又现代化的产业,因此,农业增长既是老话题,也是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2004年主要任务时说,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并做出“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是个新兴工业城市,也是个农业大市。温总理报告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措施。我们要按照报告精神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一、调整农业、农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深刻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都密切关注的大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鹤山市的具体做法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坚持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三化”并举来解决“三农”问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充分说明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苏北作为革命老区,要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较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笔者针对苏北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振兴苏北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1.
张虹 《辽宁经济》2005,(7):29-29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转变,农民收入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民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增长速度缓慢。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央提出的“三农”问题的核心。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农业与农村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制约着农业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农村社会进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武琪 《发展》2007,(2):73-7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不仅在第二部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而且第三部分的第5条,又分别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改革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个方面专门讲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此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对我们发展农村经济有什么重要意义?“新农村”“新”在哪里?当前建设新农村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它和建设和谐农村有什么联系?对此,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马卫光 《宁波通讯》2012,(23):58-59
十八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深刻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些新论断、新要求发展了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理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必将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开创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背景 解决“三农”问题,一方面要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转移出农村;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从事农业的那部分农民的收入,同时要促进农村社区的稳定和繁荣,这就涉及到改革与完善乡村的治理结构。中国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做了深入考察和研究,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这些理论对于解决当代中国“三农”问题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6.
吴静 《北方经济》2006,(10):75-7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建设农村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还是适应日益提高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和新环境下日渐强烈的农业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因此,发展循环农业需要协同政府、企业、农民三方面的力量着重解决农村能源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影响青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无论从深度和广度,还是从艰巨性和复杂性而言,都是绝不亚于1978年的由农村发起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农村革命,  相似文献   

18.
今后五到十年,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府是健全完善农业基本经营体线指挥部,直接担负着本地区的筹划,管理组织和协调的领导责任,要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大力度,突出抓住城乡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五个关键环节,认真落实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解决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面临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9.
跳出三农看三农——关于三农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最近闭幕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其报告中明确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又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今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三农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对“三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长期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进入新世纪的中国能否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然而,解决好“三农”问题首要的是要解决好8亿多农民的问题。我国农民数量非常庞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总数达8亿多,其中农业劳动力估计在5亿人以上,但是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2,而农民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农民人均耕地的1/3,若按中等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我国现有耕地仅需5000万农业劳动力。显然,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