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叶雷 《云南金融》2012,(6):64-65
中国的经济正正在一个十字路口,一面是“风景这边独好”,特别是欧债危机下,“中国救世界”的论调不断被媒体抛出,世界在看中国;另一面,房地产巨大泡沫正在受到打压,美同逼迫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会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甚至担忧中国经济会不会崩溃,世界同样在看中国。可以肯定的是, 中国还没有能力担任世界的救世主。至于中国会不会重蹈日本覆辙,则先要分析清楚日本“失去二十年”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业绩。伴随着这一发展过程,中国金融事业也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空前的新业绩。  相似文献   

3.
2008年8月,一个话题在激动着全中国。在中国,似乎很少有什么话题能让中国人如此激动,似乎很少有什么话题,能将如此之多的中国人卷了进来,并让中国人如此兴奋,激辩之烈,面红耳赤,声如鼎沸。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件事与中国每一个工薪族的工资袋有关。  相似文献   

4.
新闻事件:中国股市两会行情上演恐怖大片 2012年3月,每年一届的人大政协两会,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如春风送暖,让人们对2012年的中国经济充满希望。可中国股市是个例外。按常理,中国股市是中国经济最敏感的神经,反应最快,最强烈,也最直观。  相似文献   

5.
中国投资基金市场:运作效率及发展战略张静,阙方平中国投资基金市场是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1987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首创中国投资基金业务,标志着中国投资基金市场的诞生。从此,中国投资基金市场步入了一个由无到有,由国内基金发展到...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近期刊登评论说,金融危机正波及全球,据说欧美将发生百年不遇的大危机。我们必须正视其对中国经济的风险。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中国存在资本管制,中国货币政策稳健,这三大因素将使中国经济不会受到太大冲击。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中国官、商、学各界千万不可低估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1872年由李鸿章创办的招商局,迄今已走过了140多年的历程,招商局曾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支商船队,开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电报局,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等等,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和其他许多近代经济领域,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民族企业百年历程的缩影”。实际上,在近一个半世纪里,招商局也一直扮演着中国金融业探路者的角色,从唐廷枢自设保险招商局,盛宣怀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到袁庚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再到平安保险拉开中国保险业海外引资的序幕……招商局不断用“第一次”引领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宽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开放的新境界,当天,外经贸部网站刊登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由于上网浏览的人数过多引起了网络塞车,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说,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世界最大市场,中国入世后将提供巨大商机,全世界都会从中受惠。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不仅仅是物质产品,也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随着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国外民众通过中国产品认识了快速发展的中国,还留下了“价廉质次”的不良印象,成为打造中国软实力中的软肋。当前中国制造的形象广告正在全球播放,无疑会为中国制造的形象起到加分的效果。但是对于全面提升中同制造形象而言,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范新  陈伟  谈建军 《现代金融》2012,(12):52-53
20世纪30年代,中国币制混乱,美国白银政策加剧了中国白银的外流,币制改革如箭在弦。英美支持中国币制改革,日本则实行抵制政策。美国以稳定价格大量收购白银,为中国稳定汇率提供鼎力支持,并不谋取利益,中国币制改革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月19日,中国北京。 伴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契机,伴随着中国金融业改革前进的脚步,倍受瞩目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来自政界、经济、金融界的高端人士汇聚一堂,共商中国金融改革大计,一系列围绕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将有所确定。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资本、劳动力、土地等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在劳动密集型的中国经济结构体中,乘着中国改革开放东风,作为中国吸引外资主体的FDI企业,在分享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红利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经济复苏,世界范围内交易量上升,热钱外流给中国带来什么?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系列冷却措施的出台以及全球市场的逐渐复苏,更多中国投资者开始关注海外市场,同时更多的海外投资者也瞄准中国。在过去五年中,伦敦、纽约、悉尼等老牌“安全港”持续吸引大量中国资本,而随着中国投资者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上常有议论,说中国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否则为什么美国经济复苏没有中国经济好,但股市会涨?中国经济是高速增长,但股市却是长期低迷?我认为总的来说,中国股市与中国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晴雨表的作用在不断提高。典型的是20年前,炒股票看庄家,现在炒股票更多地是要看央行,看央行政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不少外资金融机构做出了积极反应,在华设置办事机构或将机构升级,特别是很多外国银行打算将自己的后台办公室转移到中国。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把银行后台办公室转移到中国来表明了外国银行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参与中国金融业务并获取利润的决心;第二:中国人力资源比较充足且相对比较低廉。由于中国经济建设方兴未艾,广大海归赤子与内地英才都投入其中,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而银行后台办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环境,决定了中国民营企业需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进行跨国经营。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加强对中国民营跨国经营研究,以利于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成本降至最小化,以利于引导中国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少走弯路,顺利腾飞。  相似文献   

17.
外企动态     
《中国外资》2007,(1):72-72
美国广告时代电子媒体进入中国,澳铁矿新军FMG来中国掘金,NCS集团拓展中国IT业务,联合利华向中国集中研发资源,西门子对华增资100亿,以色列ZIM公司在华签署合资协议,日本东芝进入中国核电领域,国际联合投资机构泛美公司总部在河北省落户,富士康投资10亿建立生产园。  相似文献   

18.
张永 《新理财》2008,(5):30-33
近年来,中国企业大量的海外购并,引起了世界上很多企业和政府的关注。中国企业在国外,也遇到了很多的投资壁垒。这些投资壁垒,有些是针对所有国家的,并不是只针对中国的。但是,有一些问题是只针对中国的,比如说出于战略的考虑,在能源、资源、高科技产业,给中国的企业设置更高的门槛。但是,另外某些方面也是中国企业自身的问题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杨彩  冯丹霞 《中国外资》2008,(11):50-51
煤炭是我国的支柱能源及重要的化工原料,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非常突出,通过对近几年来中国煤炭资源的发展状况分析,本文阐述了中国煤炭资源的现状,分析了中国煤炭资源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中国煤炭资源面临的危机,提出了中国煤炭资源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王悦平 《金卡工程》2010,14(6):343-34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念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七大以来,国内理论界围绕“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什么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问题开展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我们更有效地开展大众化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