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至1994年,上海郊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精神,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实现了“三年大变样”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新三年上海经济运行的操作性思路黄宝平一一个区域的经济是否能高速,平稳的发展,取决于该区域能否实现资本的净流人。在整个八十年代,上海经济运行始终在偏紧情况下进行。进人九十年代,特别是前三年中,上海的经济迅速实现了良性运行。前三年最主要的经验,是将“中国...  相似文献   

3.
最近召开的中共上海市委七届十次会议提出,2002年将是上海的“持续发展年”。从1992年到2001年,上海实现了连续十年超过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如何在过去十年连续快速增长的平台上,在中国入世之后发展背景发生变革的情况下,进一步谋求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是上海需要思考的战略性课题。显然,2002年在上海持续发展中具有夯实基础、提升水平的历史性地位,我们需要为未来的良好发展盘点思路。对此,从三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在经济、社会、环境的整合中保持高速发展 上海新—轮的持续发展需要有高起点的思想平台。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 …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多年,上海的农村城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2年,乡镇企业崛起的阶段,农民“离土不离乡,农忙又返乡”;第二阶段,从1993年到2006年,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离土又离乡,务工进工厂”;第三阶段,2007年以来,上海城镇化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阶段,农民“离土离乡加保障,进城落户身份变”,目前上海城镇化接近90%。  相似文献   

5.
一、上海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 1、大型企业集团数量积聚膨胀,占全市企业数比重提高。 90年代以来上海大型企业集团迅速增多。据统计,目前上海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522家,比1992年新增了247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3.3%,比1992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特大型企业23家比1992年增加了12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0.15%,大一型企业155家比1992年增国了97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1%,大二型企业344家比1992年增加了138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2.2%。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发展呈现提速势头,从1992年至2002年,上海的GDP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2.5%。人均GDP从1992年的1114美元增至2002年的5000美元。人均GDP5000美元,标志着上海经济发展进入中等收入水平阶段。在今后五年到十年,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上海经济发展将再上新台阶。 一、上海特色经济的主要表现 多年来,上海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呈现出如下特点: 1、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上海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上海委、市政府提出了产业发展战略,调整了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1992年以来,上海农垦系统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遵照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指示精神,努力奋斗,使全局经济三年上了三个台阶。1992年、1993年全局实现利润连续两年比上年翻了一番,1994年又比上年增长55%,创造了上海农垦发展史上的奇迹,也使上海农垦的经济效益在全国农垦系统中名列榜首。1994年全局三个产业的销售收入150亿元,比1991年(下同)增长2.2倍;粮食常年亩产843公斤,增长7.25%;固定资产投贤完成额18亿  相似文献   

8.
自从第8个五年计划以来,特别自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讲话对上海提出“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重要指示后,上海郊区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广大干部群众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抓住机遇,奋力拼搏,郊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郊区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虹口区经济在城区经济乃至上海经济中已有一席之地,研究虹口新三年经济发展对促进城区经济发展和上海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一、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潜力过去三年,虹口经济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四川北路商业街繁荣兴旺,城区改造走出新的路子,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财政收入可达到17.2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3.7%,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22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64.9%,商业销售收入可完成23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3.53%,工业销售收入可完成35.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5.6%,全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均高于…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当今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在上海重化工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即将初步完成之际,上海经济要取得新发展,必须要推进新一轮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构筑以高科技产业和高层次三产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重新塑造上海产业发展的新优势。一、上海经济发展新阶段要求实施新一轮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结构调整是上海上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92年,上海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标志着上海产业发展开始进入了重化工业的中后期阶段,为适应这一阶段的要求,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确定了以第三产…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上海经济增长的压力将加大 2002年,上海经济发展的表现相当不错,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 0.9%,比全国高出将近3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是1998年以来5年中最高的增幅,也是自1992年以来上海连续第11年的两位数的增长。 2003年上海经济增长态势,将遭遇到若干特殊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上海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深刻的,处理得不好,上海的经济增长可能会逐步放缓。  相似文献   

12.
正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在松江区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掀起了投资开发的热潮。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松江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新要求。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中,松江区又抢抓机遇,主动担当,推出了《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总体方案》,拉开了松江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幕。经过几年的努力,松江G60科创走廊已经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十分耀眼的亮点、国内外科技创新投资的热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先进典型、上海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13.
正回顾当年上海郊区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三个集中"战略决策的情况,至今仍历历在目。20世纪80年代,上海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同时也促进农民转移,农民"离土不离乡,农忙又返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特别是198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农民自理口粮进镇落户、务工经商的政策,上海出现了一批像奉贤洪庙那样的小集镇,吸引了一部分务工农民进镇落户。据统计,1978年至1992年,郊区农业户籍人口从453,05万  相似文献   

14.
最近10年,上海经济保持了很快的发展速度,从1992年起,经济增长率已连续9年超过10%,同时上海经济的稳定性,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也都有大幅的改善,上海在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中也日益显示出其经济龙头的作用,当前,在面临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上海又及时地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1993年至1997年这五年是上海外贸稳定、快速、全面发展的五年。有形贸易、无形贸易、劳务合作等呈全方位立体发展态势。五年预计共出口约558亿美元,年均增长18%以上。其中技术出口累计约18亿美元,年均增长34%以上,;进D累计约386亿美元,年均增长16%以上。服务贸易出口,1996年比1992年增长约70%,其中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增长约4.5倍。整个五年,上海外贸出口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约5个百分点。近五年上海外贸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经济政策的正确,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得益于近几年国…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上海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标志着上海经济发展经过1992年以来连续6年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发展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重化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根据上海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对策,关系到上海能否在迈上3000美元这一台阶之后顺利迈上人均GDP10000美元这一新的台阶,即能否顺利从重化工业化中后期过渡到后工业化社会阶段。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四川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广农用科学技术,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一、农村经济总收人突破千亿元大关,增加额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2模全省农村经济总收入120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增长幅度比1991年提高了9.9个百分点,年增加额229.42亿元,比上年增加112.19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从10大行业看,商饮业、建筑业增长最为迅速,与上年相比,增长速度在53%以上;其次是服务业、工业,增长45%;第三是运输业,增长38.3%,种养业比上年增长8.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三年里,上海郊区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好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标,形势是好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业本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以来,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上海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在第二产业内部,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步伐,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协调。 三产业,同时,在第二产业内部,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步伐,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协调。 一、“三、二、一”的战略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支撑了近年来上海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自1992年以来,第…  相似文献   

20.
到今年七月,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成立就整整三年了。三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在中共辽宁省委、省科协、省社联、省农学会、省经团联的直接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会员的积极努力,使学会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三年来,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 召开了三次全省性的农业经济学术讨论会,对全国特别是我省面临的一些重要的农业经济问题进行了学术讨论。第一次是在一九七九年七月学会成立同时召开,中心议题是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