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由《老子》中“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一言探讨“人”在质量管理这个“域”中扮演的角色,进而联系《老子》的衍生思想“君无为而臣有为”分析了质量管理中员工参与的重要性,然后根据《老子》中“善用人者为之下”的观点对员工作为内部顾客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应用《老子》的思想探讨了如何发挥员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老子》不但是一部哲学书、为政书、兵书,也是一本管理科学的书。现代意义上的管理职能如领导、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在《老子》中都已涉及到,发掘老子管理思想生发出现代管理艺术并获得符合时代精神的新鲜启示,对我们加强和深化现代管理理论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子的思想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其核心就是“无为而治”,并在此基础上引早出来的人本思想,柔性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老子的“无为”出发,引申到现代企业的模糊管理,从“人大”出发引申到现代企业的以人为本,从“以弱胜强”出发,引申到现代企业的柔性管理,挖掘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加强和深化现代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4.
老子道家始祖,《老子》道家典籍;企业管理现代社会的概念,似乎风马牛不及。我把这两攥掇在一起,写成“老子与企业管理”文章,合适吗?笔者认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正>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管理思想在当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又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对人在社会中重要性的强调,正是《老子》一书中的主旨。老子的“道法自然”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老子的“无为”终究是为了“无不为”是为了实现人的意愿与目标。《老子》对个体人的推崇的思想与当代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思想互相暗合,本文旨在从《老子》中挖掘出当代企业建设的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6.
一、道法自然的管理本质 管理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古今中外,道家治道管理的本质是把握管理对象客观化基础和执掌事物规则,即"道法自然"。“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也是老子管理思想的中心。《道德经》开篇中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  相似文献   

7.
荐书     
《商道如水》老子曰:“上善若水。”以水寓道,《商道如水》从新视角透视现代商业,阐述为人之道和从商之道。从老子的无为到德鲁克的管理,从范蠡的散财到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从曾国藩的谨慎不争到施振荣的圆通融合,本书以古老东方的智慧解读现代管理,提出“商道如水”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8.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了很多“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他深刻地指出“为无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矣!”意思是说,只要真正做到“无为”,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也没有什么治不了的。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体现了管理的理想境界,表现在企业管理中.就要求企业领导不能事无巨细一把抓。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自然无为、柔弱虚静等柔性特质构成了老子柔性思维方式的显著特点。伴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智力资本渐凌驾于传统的生产要素之上,“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逐渐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向。老子的经典之作《道德经》内蕴含的柔性思维对当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深入的指导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建筑施工现场上的监理行为,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等条例进行。本文提出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抓“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有个老子.老子有本《道德经》.《道德经》中有"无为而治"的思想.西方现代有众多杰出的管理学家,现代管理思想五彩缤纷,夺目灼人.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还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彰显出极大的魅力。本文就“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展开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GB/T 19580—2004)参照国外质量奖评价准则、结合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同样把“领导”列为评价要求的第一部分,足见领导在组织创造卓越绩效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和核心作用。显然,充分认识和把握领导及其领导力的作用,是组织贯彻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思想大家,其哲学思想至今仍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老子的预防思想与现代质量管理相结合。从预防的重要性入手指出质量管理中应当以预防为主,而后系统地阐述了预防机制的展开要点,最后强调了预防机制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李贵清 《公司》2001,(2):27-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我国产品质量的法制化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但是这部法律没有对“质量”术语进行正式定义。 ISO9000族标准则对“质量”术语提出了规范而统一的定义。该文认为,质量管理是有高度依赖性的组织行为,即“质量”是社会技术进步和社会观念进步的结果。企业在追求产品和服务的卓越质量时,必需弄清楚“质量”的标准内涵是什么。由于在供给——需求交互互动的结构变迁过程中,质量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变迁,我们的质量观念因此也必需随时更新、改造。希望此文能引起更多的人对质量观念的初始关注。现…  相似文献   

16.
牛锐 《现代企业》2006,(2):15-16
目前,在发达国家,政府或行业对企业的评价除了经营业绩指标以外,更注重领导团队、发展战略、过程控制、人力资源、市场与顾客等方面的活动内容,以引导和激励企业追求卓越,提高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能力。在我国,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已经借鉴了美国马尔克姆·波多里奇的《国家质量奖评奖标准》,从领导作用、战略策划等七个方面对企业的“经营结果”进行全面评价,逐步完善我国“全国质量管理奖”的评价内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我们可以试行以下原则,对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充实和完善,逐步构筑企业集团新的管理平台,不断增强企业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7.
《上海质量》2008,(10):23-23
改革开放50年,同时也是我国引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50年。按照《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关于“建立质量奖励制度”的要求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举办改革开放50周年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50周年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以及中国质协和上海市2008年质量月活动的统一部署,经过上海市各行业质协、区县质协(工作站)、市质协各工作委员会和有关单位推荐,并经审定,上海市质协对10位上海市质量管理功臣进行了表彰。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乡镇企业局、省技术监督局在不久前联合发了《关于在“两个转变”中加强全省乡镇企业质量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共提出10条举措,除强调各级乡镇企业领导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方针,把质量工作放在首位,要把发展速度建立在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的基础上,树立“质量立业”的思想外,对  相似文献   

19.
论质量经营     
我国加入WTO已一年有余,人们除了对新的经济规则日渐熟悉之外,对“质量”二字的理解也更趋深入。质量正逐步从单一的实物质量向企业从生产、管理到经营、文化方方面面的综合指标拓展。“质量领导力”、“优化质量功能”、“质量是本钱而不是目的”、“经营质量以及质量经营”等新理念在质量界逐渐升温。12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由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主办,《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杂志社承办的“首届中国企业质量经营战略高层论坛”上,我国质量管理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的最终作用是指导实践。本刊摘其本届论坛上获一二等奖的部分论文的部分章节,旨在使企业界的读者了解我国质量管理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运用质量经营的新理念,做好今后工作。  相似文献   

20.
吴士权 《上海质量》2009,(10):39-43
近期在上海进行的一项企业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中一半以上认为,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这项调查的比较发现,通过质量管理等体系认证的企业其质量管理成熟度全面优于未认证企业。这表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的贯标认证工作对于全面推进和提升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水平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小企业在生产过程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成熟度较低,特别是“产品检验”、“过程控制”和“标准化”方面。为此,我们向企业经营管理者、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推荐《以过程方法为主线——对贯彻ISO9001:2008标准的认识和探索》一文。文章较全面地解读了质量管理体系,并对企业如何贯彻ISO9001:2008标准进行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