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梦晓 《商业科技》2013,(26):191-192
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现象日益增多,但实践过程中有关上市公司收购的立法却存在很多缺陷,也因此使得目标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目标公司收购过程中中小股东地位的分析,并提出了在完善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过程中各方应遵循的规则,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5,(8)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将空闲资金投入到上市公司,然而越发频繁的上升公司舞弊案件,让投入资本的居民和个人损失惨重。上市公司舞弊不仅仅影响了公司自身的价值,而且也损害了股东的利益,由于信息不对称,大股东往往能够预先作出防范,公司的舞弊更多的是波及中小股东的利益。随着中小股东无奈"用脚投票"的情况日益增加,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将加大,整个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将受到挑战,进而阻碍的国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彭小平 《中国市场》2011,(24):52-56
控制股东的掏空行为成为近年来公司治理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控制股东通过掏空侵占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控制股东掏空行为发生的历史和制度背景,总结了控制股东所采用的主要掏空手段或方式,指出了控制股东掏空行为的危害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加强中小股东利益法律保护是限制控制股东掏空行为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股东补偿、激励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申尊焕 《财贸研究》2003,14(5):76-80
公司治理理论表明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 ,但已有理论缺乏对其侵害原因的分析。依据公共选择理论 ,大股东提供的监督服务是一种俱乐部产品 ;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博弈分析表明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是为补偿其监督成本 ,且大股东数量越多 ,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越小。为防止大股东侵害行为的发生 ,并提高大股东的监督水平和公司长远利益 ,就应对大股东的监督进行补偿 ,并给予激励。  相似文献   

5.
雷婕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163-164
在我国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在博弈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现状,即:小股东"搭便车"从中获利和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基于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在博弈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现状,即:小股东“搭便车”从中获利和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基于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7.
类别股东表决制--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新举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别股东表决制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一种新举措。本文分析了我国推出类别股东表决机制的背景 ,阐述了这种表决机制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剖析了该制度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局限性 ,最后指出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姚楠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252-253
随着东北高速成功进行公司分立,公司分立这一优化公司组织结构的资本运作手段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实意义逐步凸显。而在公司分立中,如何对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是一个值得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东北高速公司分立的启示,分析研究现状,并参酌国外的一些做法,试图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公司分立中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公司法》确立的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对保护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防止控制股东对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预防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不公平关联交易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行立法对该制度的适用范围、主体和救济措施等规定尚不完善。从加强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角度来看,应针对以上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  相似文献   

11.
A common opinion is that power has shifted from states to compan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pects of power possessed by companies and by states. A more adequate comparison than that between company sales and gross national product is the one between company value added and GNP. Also more adequate i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ublic sector and company net profit. These rival measures take down company power to about a tenth of the sales measure. Also in qualitative terms the "exit power" of the company gives a low impact compared to governmental action and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company power by common measures is overestimated. However, the aggregated long-term effect of the market economy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s most significant. But it is a mistake to use that judgment as an argument for the opinion that business executives are the major power holders in modern societies. Perceptions of power also have an impact on which expectations and commitments that can be judged as realistic and therefore the issue of power is central for the normative discussion abou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studies how firm performance is influenced by the strength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 (or industrial district) in which it is located. The paper presents estimates of firm-level employment and patent growth models for a range of '5-digit' aerospace industries in the UK. In these models, employment in the firm's own sector and employment in other sectors is taken as a measure of the strength of the cluster. Strong positive clustering effects are found in many sectors, but nevertheless some clustering effects are negative. Entry into clusters of this industry is also examined and some sectors are found to attract new entry while others are only attracted.  相似文献   

13.
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测算1997—2002年的市场占有率、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对我国造纸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和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造纸业出口缺乏竞争力的结论。在分析我国造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张雷宝 《财贸经济》2012,(12):31-36
基于复杂和失范的转型时期制度环境,本文运用公共财权资本化风险这个学术新概念,重点剖析了广义公共财权资本化风险的核心内涵、生成条件、外部影响、诱发因素以及路径控制机制,初步构建了转型时期公共财权资本化风险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的分析表明,财政收支失范是表象,公共财权滥用才是根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力存在形态,公共财权资本化风险的孕育、生成及其扩张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效应,主要包括政府公信力的消减效应、经济资源的耗散效应、利益群体的分化效应以及价值观念的溃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讲,公共财权资本化风险意味着公共权力蜕变成了资本权力,权力主体也主动或被动地被额外租金所俘获。基于转轨时期公共财权资本化风险本身的隐蔽性、复杂性和危害性,防范公共财权资本化风险客观上需要采取渐近与倒逼双重改革机制,构建制度内外用力、软硬兼施的系统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传统投融资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就促进我国电力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就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证实了服务贸易通过增加人均资本、加快制度变革进程对人均产出产生正面影响。但是,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的经济增长效应相互不平衡,并且总体上落后于货物贸易。而实证检验中所发现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功能的偏离,为完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银行业创值能力分析--EVA体系对银行经营绩效的考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高莉  樊卫东 《财贸经济》2003,(11):26-33
中国经济要保持高速、稳定增长,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实现质量型增长.其中,关键是资金效率.中国资金运用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占社会资金78%以上的银行业的资金效率.为此,本文应用EVA分析体系来综合系统地分析中国银行业的绩效.分析结果显示,上市银行虽然好于非上市银行,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比重较大,银行业整体创值能力明显较弱.建议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效率为当下改进社会资金运用效率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8.
从项目管理的视角.根据电力企业内部实施机组大小修管理的特点,探讨了在电力企业用项目管理原理实施机组大小修管理的意义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欣  赵进 《国际贸易问题》2007,289(1):71-76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探讨了外国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江苏省的数据表明外国直接投资相对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人均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动以及对外贸易等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但人力资本不是外国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显著途径。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物流产业集群的信任机制研究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产业集群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路径。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具有其自身的规律与内在机理。信任机制是物流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之一。文章首先对物流产业集群以及信任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以声誉约束机制为切入点,剖析物流产业集群单次交易中信任的形成机理;其次,利用博弈论相关工具阐释多次交易中信任的形成机理;最后,以相关理论分析为基础,提出促进物流产业集群信任机制形成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