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地处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开始了新一轮来势汹涌的纺织投资热潮。印度政府计划总投入1500亿卢比(约34.4亿美元),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实现纺织加工能力翻一番、纺织品出口500亿美元的目标。据印度纺织工业部的消息,占印度纺织75%的棉纺规模至少要超过6000万锭,纺织业总体在设备方面的投资将达25亿美元。而印度现有各种纺织机械制造厂仅120余家,仅能够提供普通的设备,先进的设备只能依靠进口。服装行业在印度纺织业中占据半壁江山,巨大的服装生产市场必定要造就缝制设备生产业的繁荣,同时缝制设备生产反过来又给予服装生产巨大…  相似文献   

2.
加强设备维修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对于增加纺织产品产量、提高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纺织工业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曾就我市纺织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进行过一些调查研究,现就纺织企业设备状况、形成原因及改进措施提出以下粗浅看法。一、设备状况我市纺织工业已发展成为岳阳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市拥有纺织企业50家,14.5万锭棉纺设备,设计规模达20.5万锭;苎麻长纺设备3000锭;各类织机2423台;还有化纤、缫丝、服装、袜子、线带设备及小型乡镇企业的设备和各类辅机等。目前纺织设备存在一  相似文献   

3.
杨度 《中国纺织》2011,(7):139-139
6月24日,中国纺织巨子华芳集团旗下棉纺产业落子河南修武县,一个总投资20亿元、装备能力50万棉纺纱锭的棉纺项目蓄势待发。华芳修武纺织项目规划总投资20亿元,总规模50万棉纺纱锭主要开发生产各类高档精梳棉纱系列产品。一期总投资15亿元,规模为30万纱锭。此次投产的一号车间7.6万锭,全部采用国产最先进的设备和一流的进口设备。  相似文献   

4.
与国际大都市上海一江之隔的江苏省海门市,是全国闻名的纺织之乡、建筑之乡、科技之乡、教育之乡和长寿之乡。自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三厂,开创海门纺织工业先河起,经过近一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足发展,形成了化纤、棉纺、织造、印染、针织、服装、纺织制成品(家纺)、纺器等各具特色、配套齐全的纺织大产业。2003年858家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0.3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34.2%,产值超亿元的纺织企业有12家,近年来海门纺织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加快了技术改造步伐,目前全市35万锭纱锭中有近20万锭纱锭是…  相似文献   

5.
近日,上海纺织集团联合国内有关企业,在非洲启动“新型纺织产业园”项目,建设棉花种植-轧花-纺纱-织布-染整-服装家纺等纺织产业链及配套基础设施,包括9.3万公顷棉花种植基地、20万锭纺纱厂等。项目总投资金额100亿美元,一期投资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纺织服装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出口创汇的第一大产业。据统计,纺织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总额的11%,在全国出口创汇每五美元中有一美元来自纺织服装行业,2001年出口532.8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顺差为396亿美元,是全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1.8倍,而广东省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纺织服装外贸出口创汇的第一大省,在全国同行业出口刨汇四美元中就有一美元来自广东。佛山市又是广东多年来纺织服装生产及出口较大的城市之一。仅属于佛山市新纺织公司规模统计的22家大中型纺织企业,2000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8.43亿元,其中出口10.14亿元,…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棉纺行业的总产值占到全省纺织总产值的50%以上,棉纺总锭数超过3000万锭的规模,占到全国棉纺锭数的近1/3,山东省去年棉花缺口达300万吨,占到全国缺口的60%以上,因此目前实施的棉花滑准税税率对山东棉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纺织工业,特别是棉纺织行业,一度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增长的局面,造成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从1993年开始,我国纺织行业出现连年亏损,亏损最为严重的是1996年,亏损额高达106亿元,成为国有工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为严重的行业。 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纺织行业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突破口,提出了“压锭、减员、扭亏”三大任务。压锭工作吸取了1997年以前“一边压一边涨”的历史教训,坚决控制纺机源头,扭转了棉纺行业重复建设难以控制的局面。同时,考虑到国有纺织企业包袱重、困难大、产业退出难的现实情况,国家给予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如压锭财政补贴与贴息贷款政策、企业兼并破产政策、优势纺织企业优先上市政策、压锭企业土地置换及一线生产工人退休政策等。 到1999年底,全国累计压锭906万锭,其中1998年压512万锭,1999年压394万锭;分流安置116万人;国有纺织企业实现利润8亿元,提前一年基本实现3年目标。 到2000年底,累计完成压缩落后棉纺能力940万锭,压缩落后毛纺能力28万锭,压缩落后缫丝能力100万绪,分流人员140万人,国有纺织企业实现利润67亿元,纺织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整个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走出了一条路子,在压缩总量的同时,纺织行业把压锭和结构调  相似文献   

9.
1、设备: 韩国棉纺设备规模顶峰期为1989年,达369万锭,随着老设备的淘汰及自动化设备的引进,近几年锭数持续减少,至2002年6月底为181万锭,与2001年相比减少了8%。另外,在海外8个国家22个工厂还有107万锭。 2、生产: 2002年上半年棉纱类的生产总量,与去年同比减少了1.8%,为14.6万吨。生产量降低是由于老设备的减少和从印度、巴基斯坦、印尼进口便宜棉纱增加的缘故,因此,国内的棉纱生产规模持续下降。 3、出口 2002年上半年棉纱的出口,金额与去年同期持平,  相似文献   

10.
9月25日,中国纺织巨头华芳集团投资20亿元、装备能力50万锭的新疆石河子棉纺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投产。这是在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一个典范;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建设的规模最大、装备档次最高的纺织类投资项目。华芳何等实力如此大手笔挥洒?请看——华芳集团是一家以纺织为主业,以棉纺为核心,集棉纺织染、针纺织染、毛纺织染于一体,兼有酒店、房地产业,股票(G华芳)已发行上市的大型股份制企业。目前拥有总资产80多亿元,占地面积300多万平方米,下辖棉纺纱线、色织布、织染布、针织布、精纺呢绒、服装等…  相似文献   

11.
今年1-2月份,全国棉纺行业的主营利润额23.8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利2亿元,一些人士对国有纺织企业、尤其是棉纺企业经济效益做出不甚乐观的分析。 据专家分析,国有棉纺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原因有三: 一是国内棉花价格同比增加了23%。与此同时,国际棉价一直持续走低,美、澳棉GM级到岸价仅为55美分/磅~56美分/磅,比目前我国129级棉价低17.9%,国内外棉价相差约1800元,如果再加上虚报等级质量的成分,价差就更大,纺织企业产品销售成本同比上升了3.87%,产品销售费用同比增加了7.97%,致使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我国纺织产品的竞争力下降。今年1~2月份,我国纺织品和服装一般贸易出口38.76亿美元,同比下降0.59%,来料加工贸易出口12.82亿美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2.
棉纺、服装,产业集群以及承接转移都是谈安徽纺织不能不谈的几大优势资源。寻找安徽纺织未来发展的新蓝天,也许我们能从安徽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严立鸣的话里一窥端倪。《纺织服装周刊》:请谈一下安徽纺织业在全国纺织行业中的地位。严立鸣:安徽省纺织服装业在全国各省份中排行第13位,总量优势并不明显。但近年来,安徽纺织发展很快。2006年,全省纺织业和服装业规模以上企业仅为656家,工业增加值67.13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10%和3.8%。到了2007年底,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为857  相似文献   

13.
一、压锭改造由来己久针对棉纺产能居高不下、部分装备陈旧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的问题,国家经贸委、原纺织工业部于1992年在全国实施压锭技改专项,尽管压缩了465万锭,但由于宏观失控,因而各地擅自又新增444万锭,至1996年末,全国棉纺环锭仅减少了ZI万锭。长期以来棉纺总量居高不下,导致中低档产品过度竞争,纺织企业日积月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暴露得更加突出,纺织工业步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1997年11月初,朱铝基总理在上海主持召开了三省一市减员增效、压锭技改、实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针对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纺机设备的需求量必然会随纺织规模的扩大而有所增长,但量的增长幅度会逐渐放缓,更多的是更新改造和减少用工、提高自动化水平的需求。目前棉纺行业在产的设备中至少有6000万锭需要更新改造和进行技术提升,包括纺织企业为减少用工为细纱机短车配置自动落纱小车等。今后更新改造市场将占据主流。纺织企业的转型升级、减人增效对纺织机械设备的市场需求至关重要,是拉动纺机市场需求的重要支撑点。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棉纺企业,能把万锭用工降低至50人以下的企业都已采用细纱机长车配集体落纱及细络联作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大都市,政府在工业领域追求的目标一般是将都市塑造成高新技术和规模经济产业的积聚地。大量传统产业的小企业能不能在都市中生存,以何种形式生存,中小企业群生存的依据又是什么,本文以纺织服装工业为例来讨论这个问题。一、我国“都市型工业”的提出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大城市中分布了大量的“大规模”的传统制造业,这类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但职工人数多、占地面积大、能够达到本行业的经济规模。以上海纺织工业为例,1991年底,上海国有纺织服装企业494户,在职职工53.5万人,退休职工28万人,工厂占地81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75亿元,棉纺能力241万锭,职工人数超过10000人的企业有好几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上海纺织业不可避免地陷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对纺织服装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是世界上公认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约有13万多家企业,近2OOO万从业人员,1998年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为7347亿元人民币。80年代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业走上了外向发展之路,近20年来,出口创汇达3300多亿美元。在1986年至1995年的10年中,纺织服装一直是我国第一大类出  相似文献   

17.
自国务院确定纺织突破口战略以来,我们积极贯彻,狠抓落实,于1998年1月23日在上海敲响了全国棉纺压锭第一锤。两年来,共压缩落后棉纺锭862916锭,其中1998年完成压锭 703436锭,1999年完成压锭159480锭,超额完成了85.6万锭的目标。全公司两年中共减员10.5万人,其中棉纺压锭企业安置分流3.53万人。随着突破口战略的实施,全公司从大规模的生存性调整转向了建设发展时期,1998年艰难爬坡,经受了严峻的市场形势的考验,呈现了大局挺住,平稳发展的趋势;1999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定了面料、化纤、产业、服装四大产业发展重点,经济形势出现了回升,总  相似文献   

18.
一、纺织工业基本情况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现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1411家,2001年纺织工业总产值(不变价)8895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5%;纺织品服装出口533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0.1%;职工760万人,占全国工业企业职工的14%;实现利润268亿元,占全国工业利润的6%。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贸易国,是影响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重要力量。我国纺织工业纤维消费量占全球的近1/4,棉纱、化纤、丝绸、服装等主要纺织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纺织品服装  相似文献   

19.
动态发布     
挺进俄罗斯中纺协会召开座谈会为了落实中央关于开拓俄罗斯市场的指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8月2日召开了开拓俄罗斯市场的座谈会。中商集团欧洲中心的负责人蔡桂茹主任到会,全面介绍了俄罗斯的经济情况以及俄罗斯的纺织服装的市场情况,听取并回答了参加座谈会的企业对开拓俄罗斯的市场的想法和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料表明,俄罗斯纺织品和服装的加工能力不足。现有棉纺锭339万锭,织机11.6万台,毛纺锭50万锭,产品产量不能满足俄国人民的需要,每年需进口40亿美元的纺织品和服装。据海关统计,2001年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纺织品服装13.4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纺机     
中国纺机在印尼受到关注第七届印尼万隆国际纺织服装机械及器材展览会于2006年6月7日~11日在印尼万隆市Dirgantara展览馆举行。有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中国台湾、香港、美国、印度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厂商参加了本次展览会,展出的设备包括化纤、纺织、染整、服装加工等机械和各类配件,以及面料、服装设计的CAD系统及其辅助设备。展会共有近1.5万余名各类专业人员参加,展馆面积约2万平方米,展会的80%以上的展位是以实物展出的,其中服装机械占展会的近50%。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纺织分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