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琳 《南方经济》2005,(4):33-35
弱势群体的存在已成为我国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并且日益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已越来越为全社会广泛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政府在其中无疑承担着重要职责。政府只有明确自身的责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逐步解决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由弱渐强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社会分层凸显弱势群体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可能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正视社会转型期的弱势群体问题,化解这一问题累积性爆发可能产生的社会风险,健全弱势群体由弱渐强的社会支持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城市弱势群体就业促进的实践模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规模巨大,并呈迅速增加趋势,失业、下岗人员已成为城市弱势群体的主体,要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必须采取特殊的就业援助。目前国内形成的典型就业促进模式主要有:社会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支持模式、政府就业促进与扶持政策模式、公益性、福利性就业模式、社区就业与NGO、NPO就业模式、政府、企业、社区与社会综合支持体系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农村弱势群体的凸显是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深层矛盾的反映。他们的弱势地位凭借自身能力很难改变,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和支持。如何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需要创新扶贫方法;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增强“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5.
下岗职工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其社会化问题也成为我国现阶段是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越来越为全社会所关注。下岗职工实现社会进程的关键在于自我适应与社会支持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农村弱势群体的凸显是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深层矛盾的反映。他们的弱势地位凭借自身能力很难改变,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和支持。如何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需要创新扶贫方法;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增强“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7.
弱势群体的产生与社会经济发展和阶层分化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改革的必然结果。目前,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深入研究当前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弱势群体的构成、基本状况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的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背景下构建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应该以政府为主导,保障弱势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环境;以社区为平台,构造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以大力发展NGO为抓手,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以法律为途径,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等。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一个负责的、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在新旧体制的交锋和摩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地出现了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其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强。解决弱势群体困难,从法律途径探讨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孔斐 《魅力中国》2014,(23):312-312
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必须迫切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通过社会保障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但有关弱势群体的立法还不够完善,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如何采用法律手段来加强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本文首先归纳了弱势群体的含义,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现状,最后提出有关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