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2年,在全球电信业深陷低迷的同时,中国电信业在经历了一场深刻地产业重组后依然保持了一枝独秀,给处于严冬状态的世界电信业平添了一道亮丽的光彩。那么,今年,中国电信业是否能够继续保持这种上升的发展势头,也就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财经界(学术)》2009,(5):10-13
2009年对于中国电信业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电信业可以借助国家拉动内需之机加快网络建设,尽快实现3G网络商用,甚至及早尝试全业务运营、发展创新业务,为未来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重组后的资源整合费时费力,一些运营商还面临着严重的客户流失,经济危机对国内的影响可能会陆续在用户增长、利润等方面体现出来,对电信企业的管理和应对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现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电信业相互竞争的市场化格局。在一些业务领域,竞争十分激烈。随着我国电信改革的深入,电信业竞争将在更高的层次展开。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支建华在5月27—28日举办的“IT与电信发展高峰论坛"如此描述中国电信业现状。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日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加入WTO的谈判中,电信业是公认的最艰苦的谈判之一,当时最担忧的就是,外资一旦大量涌入世袭垄断的电信业,中国电信市场会在加入WTO后面临惊天动地的变化。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加入WTO之后,互联网泡沫破灭,欧美、日本、韩国等国的电信巨头无力染指众所瞩目的中国电信市场。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因此得到绝佳的喘息机会。他们苦练内功,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两年过去了,如今结果如何?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24日,中国国内6家电信运营商正式宣布重组,国内电信业进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强争霸的时代。对电信业务外包进行了简要探讨,讨论了电信业应外包哪些业务,外包风险的规避等问题,希望能给电信业务的外包提供一些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三网结合的大背景下,中国电信业开始了重组,中国移动作为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成为了中国目前最大的全业务运营商,本文对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行的新特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程  朱盈盈 《现代商业》2007,(30):195-196
中国电信业市场规模庞大、潜力无限,但同时面临行业垄断和行业主管部门垄断保护等问题。随着世界经济浪潮的冲击,国际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中国电信业目前尚处于传统垄断阶段,这对其发展极为不利。本文对中国电信业垄断产生的原因以及垄断对国家、企业及消费者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打破垄断以促进中国电信业健康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24日,中国国内6家电信运营商正式宣布重组,国内电信业进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强争霸的时代。对电信业务外包进行了简要探讨,讨论了电信业应外包哪些业务,外包风险的规避等问题,希望能给电信业务的外包提供一些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戚佳峰 《江苏商论》2010,(12):147-148
本文分析了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国电信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在全球电信业融合以及电信运营商转型趋势下中国电信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移动通信业务发展十分迅猛,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么迅速的发展呢?主要是由技术、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竞争这三种动力共同驱动的。首先来看中国电信业的竞争态势,中国电信行业竞争强度目前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随着普及率的提升,竞争强度在不断的增强,国内电信  相似文献   

11.
电信何往     
中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方式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1月下旬召开的“2010年中国通信产业发展形势”报告会上,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余晓辉透露,2009年中国电信业发展速度遭遇历史最低点.2月为历史最低点,也是过去30年来增长速度最慢的—个月,全年增速预计在4%左右。  相似文献   

12.
信誉,是作为国有企业的中国电信业的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电信业市场化改革的真正内涵。本文在把信誉作为一项制度的理论前提下,分析了作为国有企业的中国电信业由于目标取向上的本末倒置导致的“非经济责任”缺失的现实,并把它看作是中国电信业市场化改革中“信誉缺失”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信誉缺失”已经成为中国电信业市场化深化改革的制度瓶颈,而要破解这种制度缺失则需要有效的“信誉制度”的供给。  相似文献   

13.
韩晶晶 《商场现代化》2008,107(6):238-239
<正>一、引言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自美国率新打破电信业的垄断以来,随后世界各国的电信业纷纷效仿,并不同程度的将市场竞争引入到本国的电信业中。因而如今从全球来看,各国的电信产业正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并且机遇与挑战并存。然而,随着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这种新的增值业务的出现与发展,从而为电信业的转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前,商业模式创新已经被提升到了战略高度,本文在分析中国电信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中国电信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程  朱盈盈 《现代商业》2007,(36):195-196
中国电信业市场规模庞大、潜力无限,但同时面临行业垄断和行业主管部门垄断保护等问题.随着世界经济浪潮的冲击,国际问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中国电信业目前尚处于传统垄断阶段,这对其发展极为不利.本文对中国电信业垄断产生的原因以及垄断对国家、企业及消费者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打破垄断以促进中国电信业健康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电信业的重组已经成为国资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它不仅影响到我国电信业的前景,海外资本市场的形象,80万电信业员工的发展,同时也是国资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一环,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经表示,电信业肯定要重组,不过不是简单的四合二或者几合二,或者说拆分联通。我国电信业改革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改的问题,即通过什么方式,既可以有效地提高电信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改革成本,又可以稳定海外投资者的预期,减少资本市场不必要的震动,达到一个多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古典经济学的竞争与垄断理论模型,对当前中国电信业的竞合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电信业在垄断与竞争中一系列动态的均衡点,并在均衡的不断建立和打破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8.
3G时代增值业务运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次电信重组昭示着中国正式迈入3G时代,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当前国内电信业竞争环境,随后重点从组织架构、产业链建设、运营支撑环境、新业务研发和市场推广五个方面探讨了运营商如何做好3G时代的增值业务运营.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加入WTO的两年来,国际、国内电信市场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世通公司、互环球电讯等电信巨头的破产,使全球电信业一度陷入了低速。电信业的改革及对外扩张从激进又重归谨慎。  相似文献   

20.
资讯:脸谱     
高书生:有线发展不应过分追求增值业务 1月9日-10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在论坛上做了主题演讲。高书生在演讲中表示,之所以强调策略,因为我们在广电有线网络的发展闯题上,有一种趋势,就是过分地去追求电信业现在的增值业务,我觉得可能我们这样走的话,是有困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