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商务周刊》2011,(7):36-40
在一个社会体制转型.经济高速发展的市场之中,一家跨国公司如何能“轻舟过万山”,行过种种暗礁和激流,与这个经济体共赢共生共发展,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其实为其他“全球最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  相似文献   

2.
关注: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重视 自1899年美国钢铁集团集团创始人安德鲁·卡内基在其所著《财富福音》一书中提及“企业社会责任”,距今已有逾百年历史。恰在整整一个世纪之后,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1999年提出“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一说,旨在倡议作为经济全球化趋势中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一、“入世”与“狼来了”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前,中国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上海举行的《财富》全球论坛;二是中美之间关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取得成功.中国一旦“入世”成功,将面临着全球跨国公司大举“抢滩”中国市场的严峻形势.如果中国企业再不“强筋壮骨”,将难以“抵挡”跨国公司的“经济入侵”.  相似文献   

4.
《上海工商》2003,(4):10-10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中国正式加入WTO后,有心人猛然发现,在华的跨国公司中,正悄然兴起一场规模日渐扩大的“东迁运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经或正准备将其地区总部从我国香港、新加坡甚至日本东京等地移师上海。一时间,“迁都”上海仿佛成了跨国公司中的一种“流行”。  相似文献   

5.
未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战略将发生新变化,可能由目前流行的“中国+1”采购战略,转变为“金砖四国+n”的采购战略。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应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2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以“新挑战新机遇新发展——经济危机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和全球责任”为主题的“2009跨国公司中国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跨国公司承担着特殊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记者带着前所未有的对细节的专注,试图深入一个价值2880亿美元的商店在中国的部分。一个全球商业帝国在此,裸露了其平凡、繁琐的日常,也展现了在其中孜孜以求的职业素养和价值关怀,而这一切均导向一个价值2880亿美元的商店文化的正面和背面。 从1996年沃尔玛中国第一家店在深圳落地,与其攀登世界500强顶峰的步伐相比,沃尔玛在中国并没有显示出强势的美国宝它扩张,反而屡屡因为在适应“中国政经”周期的竞赛中落后于对手,而被冠以“折戟中国”的判定。只有沃尔玛在中国庞大的采购,因为深深契合于这个国家所追寻的“世界厂”崛起道路,才似乎为这家全球最大的公司在中国建立了“权势”和荣耀。这可能不是沃尔玛中国的真相。 毋庸置疑,十年之间,在独特的中国政经周期和商业环境中,跨国公司在中国选择了相当变通的生存方式。一个现象是,十年之间,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由“神”,走下了“神坛”。这本来是中国商业界的一大幸事,可能意味着双方消除自卑和傲慢之后,回到商业本身交汇。 但太多的案例正在显示,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正在将中国那种“关系”运作得炉火纯青,正在将我们所期待的商业革命,变换为“中国功夫”,并为此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太多卷人其中的中国人,即使如抨击微软的强势时,也不由自主劝诱其适应所谓的“中国规则”。而这种规则不幸很多时候是我们正要努力摆脱的枷锁。事实上,这种过于中国化的跨国公司竞争行为,已经被惩罚。那些正在被曝光的案例,无不在显示一个商业组织的腐败,失控,公司价值的道貌岸然。应该穿越那些中国式竞争中繁荣的表象。回到零售业,当那些关于商业的政经限制——消失之后,唯一能决定胜负的是什么呢? 我们相信公司价值会大兴其道。在我们的记者敏感地捕捉到员工因为藏起特价商品、下班时购买而受到惩罚等等之类的细节时,一个公司坚定的公司价值,数以万计的训练有素、信奉公司价值、行动热忱的员工正在浮现,而这些价值没有在变通中被变质。这样的发现无疑在部分恢复沃尔玛中国的真相,也对未来竞争格局的演变挑出了一个线索。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通过“收购、控股、兼并、品牌输出”等形式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国际化浪潮,正以惊人速度逼迫裹挟越来越多的企业受控于自己的势力范围。跨国公司控制全球70%的海外直接投资和50%商品出口,控制行业标准、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竞争的游戏规则和发展形势。因此,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被国际化的危险”。目前我国酒业是站在”国际化浪潮”的最顶端、浪尖口,尤其是啤酒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国际并购浪潮,  相似文献   

9.
以市场换技术,是指为了吸引外国跨国公司投资本国而“让出”部分国内市场,使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生产的产品就地销售;同时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即“投桃报李”。然而,值得国人深思的是,我们以市场换来了什么技术,我们又丢掉了多少市场?“以市场换技...  相似文献   

10.
联合利华被物价部门处以200万元罚款后,发表了_一份耐人寻味的声明:“联合利华作为一家对中国有长远承诺的跨国公司,我们充分了解中国国情,尊重国家发改委及上海市物价局的决定。作为负责任的跨国公司,联合利华一贯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及联合利华全球商业准则。我公司本着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原则,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唐丽 《市场周刊》2004,(2):27-28
在国际间以国家、地区和民族为交流融通主体,各种民间团体和跨国公司的政治、经济、文化行为为辅的新的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背景状态中;言经济则似乎必谈全球化,任何一种商品和服务的最终发展都将面对整个世界,市场的疆界比营销者的鞋子所能涉足的地方更为广泛。可以说:全球市场营销战略正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郑彦 《销售与管理》2006,(10):42-45
美国营销专家Larry Light在分析21世纪的营销趋势时曾经说过:“未来的营销将是品牌的战争一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而目前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恰恰是缺乏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知名品牌。” 今天的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是成本优势和产品优势,而品牌竞争力较弱。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的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10%. 因此.如何建立中国品牌的高品质形象,快速扭转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印象,已成为考验中国企业家最棘手的难题之一。 来自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KGSM)的三位洋医生走进本期《对话》,与本土专家一起为华旗资讯总裁冯军先生的“爱国者”作一个细致的诊断,一起探讨中国品牌在走向世界舞台中的优势和劣势,在追求利润和选择品牌过程的两难境地中如何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小岛清对“雁行模式”理论进行了完善,描述了日本→“四小龙”→东盟国家→中国大陆的区域梯次产业分工与发展模式。在跨国公司全球产业转移背景下,对长三角地区上海与江苏在经济发展、利用外资、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了与“雁行模式”相似的特征,提出“区内雁行模式”的概念。上海应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先进生产性服务业,苏南地区应重点发展资本、技术密集的大型工业制造业,苏北地区应以发展劳动力密集的中小规模工业制造业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日趋降低,这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同样面对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压力,一些跨国公司却在中国取得了更大的市场与利润。一份名为《2007-2008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报告显示:将中国作为其全球供应链中一环的公司,远比那些将中国视为廉价劳动力市场和资源市场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相似文献   

15.
在跨国公司的商业利益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获得“双赢”的同时.层出不穷的跨国公司腐败行为似乎正在成为外企生存的一种“潜规则”。  相似文献   

16.
张阳  廖飞 《江苏商论》2003,(3):19-20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链条”在全球经济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在刺激中国本土企业的同时也对本土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首先对“全球化链条”进行剖析,然后分析中国企业的相对优势,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R&D国际化是指跨国公司将研究开发活动扩散到母国以外的其他区位,利用多个国家的科技资源、跨国界的开展研究与开发活动。一、跨国公司R&D国际化向发展中国家拓展由于市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跨国公司若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在国际范围内建立研究与开发网络,这样既能从新的市场中获取信息,又有利于在国外市场加快从新产品开发到推向市场的速度。一直以来,跨国公司海外R&D大部分集中在美、欧、日“三极”区位,但自8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也开始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设置战略性R&D,为地区或全球市场开发普通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浙商》2010,(19):70-71
从“成本领先”向“技术领先”转型,张道才正引领着三花迈向“全球性的跨国公司”之列,在他的旗下有一支“多国部队”。  相似文献   

19.
新兴国家市场是跨国企业进行全球布局的重要棋子,它往往意味着超常规的增长速度和利润空间。但近期发生的谷歌撤出中国这样的事件也说明,跨国公司可能因为遭遇它们难以适应的“商业风俗”而水土不服。  相似文献   

20.
以“新挑战新机遇新发展——经济危机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和全球责任”为主题的“2009跨国公司中国论坛”2月27日在京举行。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在开幕致辞中明确表示,希望发挥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的积极作用,与中国的国有、民营企业一道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与会嘉宾也纷纷围绕跨国公司在经济危机中的下的全球战略与全球责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