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君 《现代企业》2007,(7):61-61,67
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实务中通常所说的“假帐真算”就是指的这种情况。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虽然会计事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的经济活动,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即“真帐假算”。当然也有二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即“假帐假算”。  相似文献   

2.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会计工作秩序不佳,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会计造假和会计操纵。  相似文献   

3.
防治会计信息失真新途径:实施事项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黄聪 《财会月刊》2012,(22):12-15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国内外会计学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本文首先从信息的哲学含义出发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了重新定义,进而按其流转环节将其具体分为三种情况。然后本文简要介绍了事项会计,并提出了基于防治会计信息失真视角下的事项会计信息系统。最后结合具体案例分别介绍了该事项会计信息系统对三种情况下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机理,并对事项会计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它可以分为主观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物价指数变动、币值变动,会计原则之间不协调导致主观方法介入等客观因素导致的会计失真。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运动状态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和对广大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会计信息失真谈一些看法。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从广义上理解,是指会计信息没有达到信息质量要求;从狭义上理解,是指信息质量反映不真实、不完整、主观性大,经不起严格的验证。会计信息质量的…  相似文献   

6.
任益智  丰明 《审计文汇》2005,(4):45-45,44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会计信息失真包含二层含义:一是“会计信息处理失真”,即各单位对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违反规定的会计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既可能是合理合法的,也可能是不合理而合法的。造成这种信息失真的主要责任人是单位某些领导和会计人员。  相似文献   

7.
一、主观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者失去了真实客观性,它可分为主观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物价指数变动、币值变动,会计原则之间不协调使主观方法介入导致的会计失真。会计人员失误也是客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所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局限在会计作弊方面,我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二是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区别就在于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如果失真的会计信息产生于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并且其依据是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过程,这就是一种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相反,如果会计信息的失真是基于某种违规会计处理,那么,它就是一种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缺陷与制度失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会计信息是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是对会计数据的解释,其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而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和核心。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证.其中又以真实性问题最为突出。对此.许多学者更多地从人为因素的角度去分析会计信息的失真.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会计作弊。然而,即使是以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依据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也同样会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这是因为,会计理论、会计政策、规范和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完全真实.并且在实务中.会计人员可能会因为不同的目的在会计制度允许范围内对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选择.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也就是说.会计理论的缺陷和制度的不完善和约束缺乏也会使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应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会计信息既要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及企业外部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近年来,虚假会计信息大量存在,严重干扰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以致误导各相关信息使用者并损害其利益,因此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根本。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是:有些是由于会计事项失真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事项本身未能客观反映经济活动,如“假账真做”;有些是由…  相似文献   

11.
在会计实务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某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会计技术规范没有明确的规定.以致于令人无所适从,交易或事项游离于规则之外了,通常要从会计理论或者会计的一般原理之中寻找答案。但可能又会发现.甚至会计理论或者会计的一般原则也不能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这就是会计的模糊性。会计应用账户对大量的企业交易“进行分类以便浓缩信息”,也就是说,分类和汇总是会计的基本方法,而会计所分类和汇总的经济事项本身又具有模糊性和复杂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由此导致会计信息必然具有模糊性。会计内在模糊性和信息模糊性是会计信息合法失真的客观原因,而且是会计信息主观性失真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小议假账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就是假账的泛滥,为此,朱镕基同志为上海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假账就是虚伪不真实的会计记录,目前,由于假账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利益驱动,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是指一般通用会计规则中未做出规定的会计事项或具有较大选择权的会计事项的处理制定权的合约安排。在实际工作中,滥用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可以分为主观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物价指数变动、币值变动,会计原则之间不协调导致主观方法介入等客观因素导致的会计失真。  相似文献   

15.
傅林龙 《现代企业》2005,(12):64-65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会计信息失真有其历史性、会计学科本身的局限性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关键的是会计执业环境。在会计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内在动因下,会计执业环境的缺陷给会计信息失真创造了可乘之机。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它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目前我国由会计舞弊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非常严重。本文分析了会计舞弊和会计差错的不同,会计舞弊的相关内容,以及为了识别会计舞弊需要掌握的查账方法及技巧。  相似文献   

18.
会计基础工作是单位会计工作的根本。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更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看似简单,做起来相当困难。由于各种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会计基础工作是单位会计工作的根本。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更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看似简单,做起来相当困难。由于各种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对交易或事项真实性的判断,按照会计要素定义确认、计量、登记交易或事项的财务影响。根据帐簿记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全过程。而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212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严惩性已引起高度重视,现行《会计法》已将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