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连锁与特许》2004,(1):10-11
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蓬勃发展,许多台商和国外的咖啡连锁业者对大陆这块大饼跃跃欲试,除了早期的上岛咖啡外,最近几年星巴克、西雅图、真锅、伊是、两岸咖啡也纷纷向大陆市场迈进,而2003年7月占据加拿大品牌龙头地位的百怡(BLENZ)连锁咖啡电正式登陆大陆.大  相似文献   

2.
纪辛 《国际广告》2010,(1):52-53
从“味道好极了”开始,雀巢咖啡借助娱乐的力量,将咖啡这种苦味黑色饮料慢慢融入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并成为“改变中国人生活的外国品牌”。在完成消费者对咖啡的启蒙教育之后,近年,雀巢咖啡做出战略调整,向高端市场以及二、三线市场渗透。  相似文献   

3.
据最新资讯数据显示,我国咖啡销售量在2011年有望达到36亿美元。由此引发全球咖啡连锁行业巨头开足马力积极开拓中国市场,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正在终端市场展开。而另一面,面对世界主要咖啡出口国产量出现的下降趋势,原材料的购买渠道已经不满足逐渐庞大的市场需求,咖啡行业巨头不得不从源头上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垂直整合。  相似文献   

4.
《北京商业》2006,(1):28-29
星巴克是国际领先的咖啡零售和焙制品牌,目前在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和中东等地区开设了超过1万家店面。星巴克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18个城市拥有165家咖啡店,其中约有120家坐落在北京或上海地区,在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内的大中华地区,星巴克店铺数量不足400家。据称,在中国市场,该公司未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在中型城市稳步增加新店铺,  相似文献   

5.
陈颐 《成功营销》2008,(2):70-70
前瞻观点:人们更喜欢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到咖啡馆与朋友聚会,哥伦比亚咖啡的竞争优势是市场细分。目前,中国许多咖啡消费者喝速溶咖啡。这是由于他们经常喝茶养成的习惯。因此,我们将在中国推广和普及喝自磨的咖啡,并在中国开设咖啡馆。星巴客咖啡不是我们的竞争者,而是推广哥伦比亚咖啡品牌的一个渠道。 2007年影响力:有着真人原型的标识,代表着哥伦比亚56万名咖啡种植者的形象。经过大力宣传和推广哥伦比亚咖啡与“胡安瓦尔迪兹”品牌专利,并通过一个老汉和一匹马的商品标识,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哥伦比亚咖啡真品。  相似文献   

6.
品牌     
《连锁与特许》2008,(1):62-63
法国国宝级珠宝品牌CHAUMET登陆上海,台湾咖啡连锁品牌85度C出击大陆市场,美国生蚝首进中国超市。  相似文献   

7.
2006年夏天,娃哈哈集团推出了“非常咖啡可乐”。娃哈哈集团试图运用差异化策略,使产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饮料市场上能够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但是差异化策略的运用是有原则的,那就是不能使自己的产品脱离产品应有的消费价值。娃哈哈“非常咖啡可乐”将咖啡与可乐融合在一起的做法忽视了两种饮料的根本差异,这种差异包括饮用方法、文化内涵、固有消费群体等,“非常咖啡可乐”步入了“差异化误区”,娃哈哈运用差异化策略的失败,直接影响到了其它营销策略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刘海波 《中国广告》2007,(10):26-28
非常可乐以“非常可乐,中国人的可乐”主打民族品牌,但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包围下转战农村市场,在农村市场取得成功后,非常可乐推出非常咖啡可乐,意欲“农村包围城市”,于城市市场占一席之地。非常可乐有着辉煌的开始。骄人的业绩,跻身中国可乐市场三甲,但因为品牌传播等各方面原因,使其多年来一直不为主流市场消费者接受。始终徘徊在主流市场门外。非常可乐品牌的营销传播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9.
<正>一、中国咖啡馆的主要经营模式看到中国咖啡市场的蓬勃发展,许多咖啡连锁业主都对中国这块市场跃跃欲试。除了早期的上岛咖啡外,最近几年星巴克、西雅图、两岸咖啡也纷纷向大陆市场迈进,而占据加拿大品牌龙头地位的百怡(BLENZ)连锁咖啡也正式登陆中国。中国的咖啡市场逐渐呈现百家争鸣、互相争夺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告》2003,(1):83-84
咖啡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城市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超市里,咖啡产品被摆在显眼的位置;街道旁,装饰独特的咖啡馆不断涌现。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来中国的咖啡消费量正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在西方餐饮文化中占有重要席位的咖啡,曾被人们视为一种高贵、西化的饮品,而咖啡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其蕴含的文明色彩在淡化,而被现代传媒所渲染的生活情调感所代替。为了准确了解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及咖啡市场的现状我们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温州、杭州、南京8个城市的2465名近3个月曾经喝过咖啡的普通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并按年龄层次和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的咖啡产业在生产、加工、消费和进出口方面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在中国的咖啡产业增长如此迅速的情况下,主导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仍是进口咖啡。本文从中国国内咖啡生产产业的基本情况、进口咖啡的市场现状和国内外咖啡品牌的优劣对比这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咖啡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进口咖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咖啡市场的蛋糕将会怎样切分?变化总是很快,而重围之下的星巴克能否继续坐稳第一把交椅呢?"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用他们不同的方式理解和演绎自己的咖啡文化,咖啡正在成为评价城市现代化和时尚化的一个新指标,也成为了中国小资、时尚一族们的精神依赖。  相似文献   

13.
《成功营销》2009,(11):52-55
在消费者心中,现煮咖啡与速溶咖啡不属于同一级别,而星巴克历来是前者的代表。星巴克选择了险招,旨在速溶咖啡领域再切出一块市场来。  相似文献   

14.
据最新资讯数据显示,我国咖啡销售量在2011年有望达到36亿美元。由此引发全球咖啡连锁行业巨头开足马力积极开拓中国市场,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正在终端市场展开。而另一面,面对世界主要咖啡出口国产量出现的下降趋势,原材料的购买渠道已经不满足逐渐庞大的市场需求,咖啡行业巨头不得不从源头上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垂直整合。于是,卖咖啡的也要开始自己种咖啡了。  相似文献   

15.
当喝咖啡成为一种都市时尚时,咖啡连锁品牌在中国的竞争才真正开始。国际化与本土化如何融合?如何定义个性化体验?市场如何切分?已知的是市场会有赢家,未知的是谁会成为赢家。  相似文献   

16.
咖啡是世界第二大大宗商品,仅次于原油.全球人口每天会喝掉20多亿杯咖啡,即使在咖啡市场基数不算很大的中国,平均每年的消费增长也超过25%,与咖啡相关的其他产业也由此受到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17.
像很多食品行业一样,咖啡的市场被划分为信奉“方便、便宜但味道一般”的大众市场与“精致、讲究但昂贵”的高端小众市场。但很少有哪个其他行业中的两个世界之间如此不可逾越,其间的界墙就是咖啡里面的一种芳香油脂,它一旦遭遇空气便会迅速氧化,为了尽可能保护这脆弱的芳香,咖啡豆必须装在充满氮气的密封袋里运输,现场研磨。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的市场运营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大的产品利润,很多企业禁不住要进入高一级(或更高一级)市场,生产高端产品。因为将一个品牌由主流市场移入高一级市场的动机很明显:高端市场比中层市场以及大众市场有更高的利润率。并且,新出现的高端细分市场,通常会重新激活一个整体上已经缺乏吸引力的产品群。看一看微型酿酒作坊、特制咖啡、豪华汽车、高级服装、数码产品、电子产品,  相似文献   

19.
金荣新 《华商》2014,(13):50-52
流失的门店 对于上岛咖啡,天津市场一直是其开拓市场的风水宝地,不过在近两年,上岛的加盟生意不再顺风顺水,门店不但没有新增,反而还关闭了一些。 “关门的有加盟店,也有直营店。”上岛咖啡天津分公司的加盟经理张靖(化名)告诉笔者,上岛咖啡1999年进入天津市场,在2010年达到事业巅峰,拥有将近70家门店,现在只有40余家。  相似文献   

20.
《销售与管理》2006,(10):30-32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目标是除美国之外的最大市场。”美国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公司董事长霍华德&#183;舒尔茨说。在进入中国的几年里,星巴克已基本完成在一线城市和热点地区的圈地布局,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已有140多家店铺。自去年起,星巴克已显示出了进军中国二线城市的长期目标,先后在成都、重庆及大连开设新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