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近年来,江苏省溧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到2009年6月底,全市累计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92家。比2007年底的47家增加145家。在19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农机专业合作社34家,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45家,禽类养殖专业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现状、发展瓶颈及政策需求,宝山调查队于近期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随机抽选了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问卷调查。一、样本基本情况以下是受调查的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按经营类别看:从事粮食种植的有11家,从事蔬菜种植的有9家,从事水果瓜果种植的有6家,从事花卉苗木种植的有3家,开展水产养殖的有3家。按经营年限分:经营年限在5年及以下的合作社有1家,5至10年的有16家,超过10年的有3家。按经营内容分: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生产为主,11家以生产、销售为主。从经营规模看: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经营面  相似文献   

3.
<正>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按照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上取得一定突破的同时,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夯基础带增收至2018年底,全区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23家,创建示范社3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现代农业建设和带动农民增收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浙江省嵊州市把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作为优化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跨越式发展.据统计,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56家,2012年合作社总产值109145万元,其中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8家,200万一500万元的25家.  相似文献   

5.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呈较快发展之势,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1.16万家,江苏省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居全国第二,入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登记注册方面的制度规定更加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很快呈现遍地开花的状态。以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为例,2007年至2011年,该镇共成立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在合作社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其发展的质量和规范性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金山区积极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截至2011年12月9日,全区共有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19家,其中粮食合作社150家,蔬果合作社21O家,水产合作社54家,畜牧合作社34家,农机合作社20家,林业(花卉园艺)合作社30家,其他合作社21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溧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到2009年6月底,全市累计已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9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总额达8.86亿元,合作社成员发展到1.86万人,带动农户10.8万户.  相似文献   

9.
合作社发展犹如井喷,却普遍质量不高,两会代表委员"对症下药",提出对不合格合作社应不予注册、及时整改。作为农村重要的新型经营主体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发展呈现井喷之势。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全国已登记60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2007年的15万家,翻了两番。然而笔者采访到的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10.
青浦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诞生已有近10个年头.10年来,它在帮助农民组织生产资料、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是事关"三农"工作的大事,必须正确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业现代规模化经营方向转型发展. 一、青浦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 现状与值得注意的问题 至2012年末,全区经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近400家,经各镇、街道调查统计,在农业生产经营运作的有193家(其中,粮油类62家,占321%;蔬果类76家,占39.4%;渔业类35家,占18.1%;畜牧类6家,占3.1%;农业服务类14家,占73%).这些合作社带动农户36522户,占全区农户数的35%以上;年销售产值95亿元,占全区农业产值的30%左右.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全国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8.43万家,实有入社农户3870多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为农村地区的第四大市场主体,成为近两年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一大突出亮点。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未来发展表现出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自2009年农业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进一步了解闵行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国家统计局闵行调查队于2018年5月至6月在区内5个镇抽选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一、被调研合作社基本情况被调研的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包含3家闵行区级示范合作社,成立时间为1-12年不等,其中12家成立时间为6-9年。从经营方式看,12家为"合作社独立经营",7家为"家庭农场+合作社",1家为"公司+合作社+农户"。从经营规模看,有11  相似文献   

13.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以来,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数量激增.至2012年底,全国登记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68.9万家,出资总额达1.1万亿元.作者通过对吉林省蛟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了解发现,一些合作社在发展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离规范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十堰市经管局在大力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的同时,六措并举加强合作社内部财务管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步入良性发展快车道: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达132家,其中,一季度新增17家;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浙江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建立了五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县市,上虞市就是其中之一。支持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成长,浙江上虞农村合作银行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到2006年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为74.33亿元,农业贷款余额8.58亿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贷款余额2536.2万元,累放3526.3万元,其中合作社出面的贷款5家,余额139万元,社员贷款183户,余额2397.2万元。在上虞农合行的倾力支持下,目前,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4家,其中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家,绍兴市级示范和先进专业合作社5家,社员2061人。2006年上半年合作社销售额达1.33亿元,带动农户9812户。  相似文献   

16.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经营的农民,为了维护和实现共同利益,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松江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03年在叶榭镇试点,并于2004年下半年全面铺开。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的踊跃参与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2006年9月,全区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3家,其中粮食合作社33家,蔬菜合作社10家,果业合作社7家,花卉、苗木合作社2家,畜牧业合作社2家,水产业合作社5家,农产品营销配送合作社1家,其他专业协会3家。另有25家粮食合作社正在筹备中。目前合作社人社社员有5632户,农田生产规模82025亩,合作社年农产品销售值超过5亿元,占全区农产品销售总产值的15%。  相似文献   

17.
金山区积极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截至2011年12月9日,全区共有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19家,其中粮食合作社150家,蔬果合作社210家,水产合作社54家,畜牧合作社34家,农机合作社20家,林业(花卉园艺)合作社30家,其他合作社21家。通过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合作社带动农户数达到1.94万户,比2010年合作社带动农户数增长33.7%。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自2007年7月1日实施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了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至去年底,全国工商机关共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26397家,成员总数共计350947人,成员出资总额共计159亿元。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运作机制逐步规范,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至今年3月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8万家,登记  相似文献   

20.
<正>200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特别是2010年3月《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垦区农民(工)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壮大,正在成为垦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目前,垦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近1600家。一、发展专业合作社是家庭农场现阶段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