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归化与异化:多层视角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文的归化和异化是近年来翻译界探讨的热点。作为跨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归化与异化并没有优劣之分,各有所长。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和文化四个层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翻译实践中。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翻译中始终存在着归化与异化的处理问题。由于影视艺术是视听双频的大众传播艺术而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又存在着较大差异,影视作品的英汉翻译呈现出更为复杂的自身特点,因而在英汉影视翻译的过程中,归化与异化的处理也有着特殊的要求。本文从语言学和文化两个层面分析英汉影视翻译的归化与异化问题。作者主张,英汉影视翻译在语言学层面上采取归化法;在文化层面上,归化或异化则依据目的语受众对源语文化的熟知程度、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时空距离以及源语文化是否强势等而异。  相似文献   

3.
虽然翻译界一直存在着归化与异化的争论,但总体上归化翻译是主流。然而,文化研究的兴起打破了这一局面,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语境下,归化的翻译被认为是文化的殖民行为而受到批判,异化翻译则是对他文化的尊重并有利于文化交流而得以张扬。从文化实质而言,异化翻译的主张并非偶然,而是当代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相对主义对文化普遍主义进行抗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应是互相排斥,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归化或异化,甚至综合使用二者,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归化翻译法是英汉翻译中译文应以译语文化为中心,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是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读者带入译语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归化翻译法的理论基础。其次,从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译文的接受性和可读性需要、汉语词汇的空缺、形象转换以及归化与异化逻辑上的共生关系等五个方面探讨英汉翻译中归化法的理据,借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异化和归化是文化翻译研究和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策略,前者主张以源语文化和原文作者为归宿,而后者则主张以译入语文化和读者为归宿。论文将以异化和归化作为理论支撑,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英译进行描述性研究,语言方面的分析包括人名、颜色词、拟声词等的翻译,文化方面的分析包括对特定文化词汇即对习语的处理。经分析研究认为,张爱玲在小说《金锁记》的英译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来处理其中的语言和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韦努蒂通过对西方翻译历史的研究,对归化的翻译原则提出了质疑,主张异化的翻译原则,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存异"而不是"存同"。该篇论文主要探讨了韦努蒂翻译思想中的归化和异化原则,进一步阐释了翻译的目的是要表达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多元系统论的理论视野中,翻译文学在译语文学多元系统中所处位置的变化可以带来不同翻译策略的变化,即:当翻译文学处于本国文学系统中心时,译者倾向于采用异化式译法;当翻译文学处于本国文学系统边缘时,译者更多使用归化式翻译方法;当翻译文学介于本国文学系统中心与边缘中间时,异化与归化会呈现均衡拉锯状态。"归化"和"异化"只是一对描述性概念,由特定历史文化条件决定,并不存在高下正误之分。  相似文献   

9.
论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和归化是英汉翻译中的两种基本方法。异化和归化译法各有千秋。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合理、适度地使用异化和归化法,才有利于中英文化的顺畅交流,才能促进中英文化建设的互补和繁荣。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没有无民族文化的语言,也没有无可用语言描述的文化.所以文化因素被纳入翻译的视野.而归化与异化是处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从对二者的概念作深入剖析入手,用实例阐述了它们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并且,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译者都应遵循一条原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应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相似文献   

11.
《围城》中包含大量的中国文化负载词,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处理原文文化因素的两个策略.文章分析《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交际学认为,文化因素给人们的交际带来很大障碍。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过程中,为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采用了异化和归化策略,使用了直译、直译加注、意译、释义法、拉丁语化、替代、音译和省略等译法。  相似文献   

13.
词汇是语言符号和体言中的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载体,对跨文化词义的社会性、文化性、民族化、地理环境和喻体相异性、习俗的文化意义等进行比较,有助于跨文化翻译.采用异化法、异化解释法、归化法、归化意译法等方法,将翻译置于跨文化交际中进行,以达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效应最大近似或对应.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翻译要求译语要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再现源语所要传达的意义与风格。在对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异化和归化,语用等效等方面,本文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归化与异化作为具体的翻译方法,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各有所长,互为补充的,因而也就无所谓优劣。在习语翻译中,可采用异化法,也可采用归化法,或两者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名中文化信息的翻译处理,总体上有归化向异化转变的趋势。但有时归化与异化交织互补,具体体现为文化意象的移植与替化,文化对等词的替换或是以译名的基本信息替代原名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7.
韦努蒂的异化理论为跨文化交流中译者对外语文本和外国文化所表现的道德态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首先澄清了中国译学界对韦努蒂的异化理论的误读,并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在新闻翻译中的运用,指出二者需要统一起来,以保证新闻翻译在及时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功夫熊猫》电影为例,对英汉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进行了讨论,从译者主体性和文化因素角度分析了归化和异化策略在影片字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翻译的趋势:归化走向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与异化是两大翻译策略。翻译的发展趋势由归化逐步走向异化。异化翻译的运用对于本土文化的传播和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方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电影翻译不仅是文字翻译,更是文化翻译,因此,要把握好异化和归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