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许多人认为,做农资经销,是个个错的买卖,农资需求大,钱好赚。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大种植业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需求量大。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有力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使用,带动了各地农资市场的繁荣,引发了许多人对农资市场的高度关注与参与,不少人都看到了农资市场的商机。  相似文献   

2.
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打击力度 一是开展农药市场专项执法行动.全市9个县(市、区)的农药管理站(执法队)以及市农业综合执法办公室的执法人员,组成9个检查组,采取市场暗访与检查督办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夏季农药市场执法督察.共检查9个县、市、区,35个乡镇的169个农药经营门店,共查处农药违法案件44件,收缴假劣农药及其含有甲胺磷等五种剧毒农药的混配剂284公斤,罚没18919元,对经营标签不合格的农药产品的经营单位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该类产品的销售,并退回生产厂家.  相似文献   

3.
《农家之友》2009,(24):50-50
国家工商总局9月22日下发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规范农资市场经营行为。办法就化肥经营、农资交易市场开办以及农资连锁经营等有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资料是一种特殊重要的商品,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的稳定。从1993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农业法》、《农技推广法》以及种子、农药等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规范农资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从淮阴市来看,农资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引发的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当前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资经营渠道较为混乱,超过一半的经营者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农资产品合格率偏低,不合格种子、农药占三成左右;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活动频发,屡禁不绝;部分合法农资经营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内部管理混乱,不依法经营的事也时有发生;农业执法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不仅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而且执法队伍也不健全,从而导致对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加强2005年“三夏”期间农资价格和市场监管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今年夏收、夏种、夏管期间农资价格和市场监管。通知指出,“三夏”期间是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电力等能源供应和消费的旺季,认真组织好农资生产供应,稳定农资价格,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价格违法行为,对实现全年粮食增产目标,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和保护农民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推进连锁经营.农资连锁经营可以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流通方式改变现有农资市场各自为战的营销状态,规范无序的市场竞争,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创造安全可靠的农资市场环境.近年来,江苏省农业厅在全省农业执法工作会议上多次要求支持农资连锁经营发展,对农资连锁企业在项目支持等方面予以倾斜,在规范经营等方面加强指导,发挥农资连锁经营引导农资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形式创新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8年,农资市场可谓大戏连台,精彩纷呈,国家农业部、发改委六项农药管理新规定的出台、农药商品名的取消、农药登记管理活动年的启动,一次次搅动着农药市场这池“春水”;产品同质化、销售价格大幅波动、营运成本的不断上升、国家质检、工商部门对农资产品的抽查频次和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农资经销商感到经营压力倍增;不期而遇的自然灾害又给农药市场的供求增添了很多变数……  相似文献   

8.
为根本解决假劣农资坑农害农问题,我国工商部门在对农资产品进行专项整治的同时,探索农资市场科学监管途径,通过四项监管制度的建设,构建农资产品长效监管机制。一是加强“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今年,各地工商部门将通过对农资市场和农资经营资格的检查,继续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清查主体资格,规范农资经营渠道。二是完善农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工商系统将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进销货发票,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农资商品质量责任书等“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度。三是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加大对失信、严重失信农资企业的监…  相似文献   

9.
《江苏农村经济》2011,(2):31-31
一、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1.农资经营市场呈多元化,增加了市场管理难度。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农资市场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打破了行业垄断的经营方式,股份制、连锁店、个体经济占主导地位,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灵活的经营格局。近年来随着市场信息流通的加快,种子、农药、  相似文献   

10.
一、现状和背景 农资经营由计划经济时的农资公司、供销社、农技推广站等主体的经营,演变自今以个体经营为主。目前各地以县为单位从事农资(种子、农药、肥料)经营的少则几百户,多则近两千户。从经营者和直接从事农资经营、面对老百姓的从业人员的层次来看,中等专业以上学历的仅占20%,初高中学历的占30%,还有50%的人为文盲或基本文盲。  相似文献   

11.
3月4日,甘肃省2005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确定,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渔机渔具等7大类农资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工作人员届时对现有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资质进行复查,对不符合办理条件或骗取、套取许可证的企业依法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并规范农药经营主体,争取经营主体合格率达80%以上;争取20%的龙头单位实行连锁经营;争取常规农药品种质量合格率90%以上,农药标签合格率50%以上。此外,每个市、州成立一个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以兰州、武威两市为重点检查农机具及零配件市场,农机零…  相似文献   

12.
维权办法     
尽管近年来农资市场的经营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但假劣种子、假劣化肥、假劣农药的现象仍屡禁不止。遭遇了假劣农资后,农民不仅损失了本钱,而且贻误了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未果,可以向消协或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相似文献   

13.
做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工作是保障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我市农资流通市场出现了供销社农资企业、国内化肥生产企业、农业三站和其它成份企业及个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市场供求失衡,价格波动,假冒伪劣农资商品不时流人市场等,这些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且势必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农资经营资源进行整合,按照有利于市场供应、有利于价格稳定、有利于农民需求、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原则,对全市农资经营点、线、面进行重组,尽快形成覆盖整个农村的服务网络。就这个问题,最近,我们通过对邯郸市供销社农资经营情况的调查,研究制定了加快改革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狠抓现有相关农资监管制度的落实。目前有“两账两票一卡一书”、重要农资商品入市备案、种了留样备查、不合格农资商品下架召回等制度,但落实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要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首先就是要加火力度落实各项髓管和经营制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盼管制度的落实,增慢监管人员的责侄意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地农资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基层农资网点无序经营高毒农药的报道依然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6.
《农村工作通讯》2005,(3):46-47
工商总局近日印发的这份方案,要求各级工商机关以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及零配件4类农资商品打假为重点,深入开展农资市场整治行动。  相似文献   

17.
连日来,盐城市亭湖区农委采取得力措施,坚持安全监管“四到位”,加大农资安全监督检查频率,积极组织农业执法人员深入全区226个农资经营门店,扎实开展农资生产经营安全大检查活动,努力排查农资安全隐患,筑牢农业生产安全“防火墙”。一是农资安全宣传到位。今年以来,该委借助亭湖电视台、亭湖报、亭湖农业网等新闻平台,发布禁用农药名录,农资安全预警信息,向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农资经营门店、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宣传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发放农资安全明白纸i.2万份,造浓舆论氛围,增强全社会农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农委有关人士表示,2005年全省农资市场整治的重点是,提高种子、肥料、农药、兽药和饲料等农资产品的质量,整治的目标是基本消除假劣农资导致重大恶性农业生产事故发生,促进农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农药整治重点:产品标签和质量合格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扶持一批粮食生产大县的病虫防治专业队,与诚信农药企业建立直供联系;清理、取消800个以上农药产品的超期临时登记;按照高毒农药削减方案,撤销457个高毒农药复配产品的登记,示范、推广高毒农药替代技术1000万亩以上。安徽:重点加强农资质量监管@耿元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有关技术监督部 门不断加大打假工作力度,使 农资市场逐渐趋于规范,消费 者的权益得到了保障。但事实上,像化肥、种子、农药、农机具等假劣农业生产资料在农村市场上仍有少量的存在。特别是随着良种的不断普及,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竟将普通种子经过涂色加工后,公然投放市场以次充好,廉价出售,造成没有鉴别真假种子能力的农民误入骗局,蒙受损失的事时有发生。 呼吁有关技术质量监督、工商、涉农等部门紧密配合,敢动真格,对农资产品进行质量跟踪检测,并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向农民发布农资产品质量信息,确保假劣农资全部…  相似文献   

20.
近日从山东省泅水县有关部门获悉,该县秋季农资市场整治活动成效显著,共检查123处农资经营点,取缔无照经营5户,查获假劣种子1.2吨、过期变质农药800瓶、不合格化肥8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