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梅生 《东南置业》2008,(10):38-43
1、2007年采取了加大供给、抑制需求以期稳定房价的调控政策,采取的手段如下:房地产政策方面以改善住宅供应结构和调整需求为主,大力建设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商品住宅价格普遍上涨较快,某些城市的房价甚至出现“飞涨”。造成房价过快、过大幅度上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1998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把住宅建设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一系列刺激住房需求措施的“惯性”作用;二是前一段时期的宏观调控着力在控制土地供应、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等抑制房地产供给措施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中国房价一路高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频出、开发商在二线城市迅速扩张、消费者持币观望。本文利用中国1998-2010年房地产价格和销售面积等相关的年度数据,运用Eviews6.0建立关于房地产需求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行印证。结果表明:房价由多个因素影响,其中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对房价起决定性作用。最终提出解决房价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适用房的供给,同时辅助以在刚性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层次改进,通过抑制房价的上升,最终使房价回归正常轨道。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是房地产业的政策年。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业而言,重点是抑制投资过热,主要表现在银根紧缩、限制供地。但是这些措施在使房地产投资增幅回落的同时,反而强化了房价上涨的预期。这是因为房价最终还是供需关系起决定作用,宏观调控控制了房地产市场供求“供”的一面,但“求”的一方热情却不减。根据房地产建设开发两到三年的周期,2004年的土地供给减少的直接影响要到至少两年后才会发生,  相似文献   

5.
2007年已悄然过去,但市场调控政策的不断出现,也给2007年留下房地产新政执行年的称号。回顾2007年全年的房地产走势,是在改善住房供应结构、稳定房价的呼声中走过。国家在抑制房价上涨太快、投资过热等方面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调控力度逐渐加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也已经进入了并购整合阶段,土地、信贷的收缩直接带来房地产行业资金门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信息都会不同程度在股市中得到反应。居民住房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了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规范房地产市场,抑制价格非正常上涨,促进户型结构多样化,打击房地产行业的违规违法行为。但是,从20世纪末期到现在,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且在持续暴涨,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房屋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档房屋比重太大,与普通老百姓的中低档房的需求严重脱节;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机构和个人囤积房屋,哄抬房价,炒房现象十分明显;房屋空置率过高,但大量的普通居民由于过高的房价而无力购买,需求预期又是非常强烈。所有这些,严重制约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建立和谐社会极为不利。2006年中央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房地产行业市场,抑制房价非正常上涨,努力推动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一、计量经济学视角的房价因素分析根据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方法,商品的价格由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房地产价格也是由其相关因素通过影响房地产的供给与需求来实现的。从供给方面看,主要包括房地产的成本、房地产卖方对于出售的预期等;从需求方面看,主要包括房地产的价格水平、房地产买方的经济实力以及对未来房价的预期等。  相似文献   

8.
夏喆  徐莎 《企业导报》2014,(18):1-2,5
2002年以来,作为我国经济命脉的房地产行业出现了爆发式的发展,房价迅速飙升。从2010年到2013年,虽然中央政府先后颁布了"新国十条"、"新国八条"、"新国五条"等一系列政策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升。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沪、深两市房地产行业的股价变动进行考察,分别分析"新国十条"、"新国八条"、"新国五条"三个政策颁布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资讯声音     
《房地产导刊》2010,(10):18-18
“稳定房价是政府重要责任。”—9月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谈及中国房地产时表示,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土地、财税、金融政策,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引导市场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  相似文献   

10.
我国税收中房地产税对于房地产价格起到调控作用。房地产税主要包括在房屋交易阶段的增值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和房屋保有阶段的房产税。近年来,国家政府为遏制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不合理上涨,利用税收政策,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调节房价,整顿房地产市场经济秩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经济措施,但其调控效果有待加强。本文将结合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从房地产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税收在我国房地产价格中的调控作用,并对现行房产税改革作出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实行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条件下,青岛市房地产市场由前几年的高速发展渐渐趋平稳和规范,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得到了抑制,供应结构趋于合理,房价增幅回归理性,市场秩序走向规范,房地产调控政策已湿成效。  相似文献   

12.
"增供给、抑需求"的政策组合,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实施,预计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将取得明显效果9月下旬以来,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监察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了有关土地、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的调控政策。这些调控政策的实施,将对房地产市场的后续运行带来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北京房地产》2006,(11):63-64
国家宏观调控对房地产投资额、市场交易量、商品房房价等方面部产生了影响。目前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正朝着平稳、理智、健康的方向发展。数据显示,今年“国六条”实施以来,全市房地产投资曲线上升明显趋缓。但是,这种影响传递到抑制房价上是最为滞后的。要落实到房价,则还需要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分析 针对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2003年以来,我国从调整住房和土地供应结构,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政府负责制等方面进行了三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应该说,房地产调控在抑制投资需求、稳定房价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调控效果并不明显,房价进一步上涨,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  相似文献   

15.
借鉴货币最优政策模型,从机理上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变动规律,发现推动房价正常上涨的本质在于成本推动以及人口迁移下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其他政策虽然短期内可调节房价波动,但长期过度使用会导致房价不可逆转的畸形。进一步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与干预分析模型讨论了我国政策冲击下的房地产市场发现:房价波动短期内会影响房地产销售,但长期内房地产销售不受房价波动影响,房价上涨与销售额增长均具有自身内在的推动力;政策调整对房价调控的冲击出现逆效性,短期内可以抑制房价上涨,长期内则会造成房价的更大波动。  相似文献   

16.
在房地产市场供给不足和需求不断增加的双重作用下,部分城市房价畸高,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主要因素是炒房行为.因此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需要从市场供求两方面着手,既要增加供给,又要调整需求结构.抑制炒房是调整市场需求结构的关键,必须增加调控措施的针对性,既要有效降低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成分,同时又应当支持和保护首次购房、改善性购房需求,使房地产市场回归到正常运行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杭东 《上海房地》2014,(9):17-18
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且有逐年上涨的态势。过高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居民正常需求的满足,不利于我国的民生。对房价进行调控成为当下政府的关键任务。分析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在制定调控政策时有理可依.实现政策的高效性。 一、我国房地产价格趋势分析 从房价收入来看,我国的房价与收入的比值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从2005年以来.房价收入比逐年上升.说明房价的上涨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收入增长速度.居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满足其对房地产的需求,房价开始超出居民购买能力.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投机性。  相似文献   

18.
王佳蕾 《企业导报》2014,(9):103-104
近年来我国各地房价节节攀升,国家为稳定房价,从2009年12月开始针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最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此轮调控政策手段多样,力度空前。由于吉林省房价较低,住房市场以刚性需求为主,为避免全国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我省房地产市场的打压过大,本文从房地产企业、购房者和吉林省政府三个角度提出应对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加之普通老百姓对购房的刚性需求又进一步加热了房地产市场。老百姓在叫苦连篇的哀声中观望着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期望能遏制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泡沫,保障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分析我国政府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仍然无法有效抑制居高不下的房价的经济学原因,以期能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有所建言。  相似文献   

20.
微博声音     
《房地产导刊》2013,(Z1):37
任志强知名开发商去年的中央经济会议是"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要让房价回归到一个合理水平"。今年只有前半句,少了后半句。是因为房价已经回归到了合理水平,还是将市场的还给市场呢?当市场能让需要充分释放,同时用充分的供给平衡价格时,市场才是合理的。用抑制需求也抑制了供给时会造成今后更大的麻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