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应对资产进行减值确定,实施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体现了谨慎性原则。本文阐述了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核算不能准确确定、会计人员不能客观地做出减值判断等。本文认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应用对会计信息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合理地判断出固定资产是否减值、减值多少,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未来需要进一步考虑完善市场信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规章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形成规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在这写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完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杨琳 《商场现代化》2005,(11Z):248-249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都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反映着固定资产的现实价值.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因而在实务中对两者的差别认识不清,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时间不长.通过与累计折旧进行对比,可以较为准确的把握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4.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前提是出现资产减值迹象。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使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进一步完善,保证了企业利润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5.
所谓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体现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但是在会计实务中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还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6.
所谓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体现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但是在会计实务中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还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对会计问题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霞 《商业会计》2012,(11):63-65
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用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关键需要在资产负债表日合理判断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新会计准则中对已确认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的规定,有效遏制了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行为。本文对固定资产减值对会计问题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特别是对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对会计问题的影响做出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都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反映着固定资产的现实价值,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因而在实务中对两者的差别认识不清。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时间不长,通过与累计折旧进行对比,可以较为准确的把握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9.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净值的减值,即固定资产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的真实经济利益,从而防止固定资产价值的虚增。累计折旧则是用来反映固定资产价值转移情况,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  相似文献   

10.
杨琳 《商场现代化》2005,(32):248-249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都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反映着固定资产的现实价值,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因而在实务中对两者的差别认识不清.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时间不长,通过与累计折旧进行对比,可以较为准确的把握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1.
李涛  万莉莉 《致富时代》2010,(11):28-28
分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二者的关系以及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折旧核算问题,最后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折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企业会计制度出台后,企业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更加规范,但在实际操作中,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仍存在很多的困难,如何正确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是本文的思考重点。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企业就应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以后,要重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现笔将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对计提折旧的影响(本假定固定资产采用直线计提折旧)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企业会计制度》为了全面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资产至少定期或在年末进行检查,对其可变现净值低于帐面价值的部分,作为减值准备处理。这对那些计提减值准备而不需要摊销的资产(如应收帐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等),其核心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而言,既要计提减值准备,还要正确计算折旧或摊销额,因其价值补偿有了两个渠道,会计上就面临一个问题,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影响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金额的确定。对此,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未予明确规定,笔者以固定资产为例,对上述问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现行有关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于已经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种因素发生了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对以前期间已经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当转回。笔认为,对于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可以分为3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核算方法 ,在账务处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根据会计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 ,笔者认为 ,每一会计损耗的转销 ,最终是以折旧方式体现的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只对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进行调节 ,这样可防止出现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价值又得以恢复时 ,其可收回金额大于按原方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所计算的账面金额 ,从而高估资产价值的情况 ,真正体现了会计处理上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当期计提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与上期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成比例,公司的资产规模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多少也不存在明显关系。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会影响以后期间的累计折旧与净资产收益率,但在实际中这个影响并不明显,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不突出。  相似文献   

18.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必须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如果在未来不能带来如期的经济利益,就表明其价值降低了,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后,还会影响其折旧数,需对折旧率和折旧额进行调整,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9.
罗小霞 《商场现代化》2016,(12):126-127
一个企业,不论是它的生产活动还是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各种有形资产,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固定资产。通过固定值产减值,固定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本文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固定值产减值准备计提业务中的减值金额和时间的判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完善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20.
新《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我国企业从上市公司开始率先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该项会计政策实施几年来已取得良好而积极的效果,提高了企业对外公布财务信息的质量,对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的虚增资产的势头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作用。然而,该项会计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减值准备的所得税会计处理等。特别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所得税的计算和处理中涉及较多的会计问题。本文拟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所涉及的所得税会计问题进行简单地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