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我市所辖的一个县因为农村审计中的纠纷问题打了一场行政官司,引发了我们对农村审计风险的思考。规避审计风险是农村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注意从以下六方面入手来化解。1.尽快出台农村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审计地位。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既不同于国家审计,也不同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国家目前尚无专门的法律法规,农业部1992年颁发的《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中的个别条款,已不适应农村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地方出台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又不能作为法律依据,这样造成农村审计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工作中存…  相似文献   

2.
农村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我市农村审计站对62个单位进行了审计,审计金额达8900多万元,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为此,笔者略作探讨分析,并提出几项对策。一、农村审计存在的问题1.农村审计体制未理顺。(1)农村审计机构未健全。我市尚未建立乡(镇)农村审计站,各乡(镇)有关审计事项都报市农审站统一办理,存在“头重脚轻”的现象,造成审计行动不便,工作不顺;(2)农村审计的独立性不强。审计三大特性之首是独立性,客观、公正与否取决于独立性强弱,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而当前农村审计机构采取和农…  相似文献   

3.
李权 《农业经济》1996,(7):31-32
要强化农村经济审计李权农村经济审计是运用独立地位和超脱工作,采取政府行为,对农村经济实施全方位的经济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农村经济审计,是农村经济微观管理的客观需要,也是宏观管理农村经济的一种必要手段。1986年6月党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财务审计中,积极推行“二会二制”,可以有效地规范审计程序、强化群众监督、提高人民的满意度。“一制”,即农村审计公示制。审计结束后,在农村财务公开栏张贴审计公告,告知村民审计时间、审计范围、审计单位、审计组成人员、联系电话、联系地址,请干部、群众在公告之日起10日内提供有关违反财经法规问题的审计线索与证据。  相似文献   

5.
农村审计是强化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搞好审计工作,关键在于审计证据的取得。下面介绍几种收集审计证据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开展农村财务审计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简便实用的农村审计操作程序,并把这套程序编成农村审计“三字经”,以便于熟记和灵活运用。已得到当地农村审计人员的一致肯定,对规范审计行为、完善农村审计程序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现推介给广大同行。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营管理》2001,(4):28-29
吉林省九台市其塔木镇农村审计站自 1993年批准成立后,充分发挥农村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逐步加大农村审计工作力度,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办事,逐步扭转了农村财务前清后乱的局面,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主要做法是:   (一 )强化基础,严格规范农村审计工作的业务管理。一是组建权威性的审计机构和队伍。该镇农村审计站成立后,配备了 6名具有中专以上文凭,业务精通,坚持原则的审计员。审计站由镇政府和市农业局双重管理,审计站长由市农业局任免,审计员经省农村审计站考试考核合格后,由省政府颁发审计证,实行凭证上…  相似文献   

8.
郑玲 《山西农经》2023,(21):141-143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新部署,吹响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奋进号角。文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和农村审计在服务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分析了农村审计现状,阐述了新时期对农村审计的要求,针对现有问题及要求,提出了构建“三位一体”审计支持模式、加强农村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引入大数据审计工作方式、强化对村干部“小微权力”的监督等措施,完善农村审计模式,旨在推动审计创新,实现审计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 (简称农村审计 ),对于建立农村经济秩序具有重大意义。现对如何加强农村审计谈几点看法。   (一 )统一认识,明确农村审计的重要性。认真开展农村审计,是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外部监督机制的需要。切实搞好这项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而且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遏制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农村财务清理和公开工作成果。因此,农村审计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促进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服…  相似文献   

10.
何波 《农村经济》2001,(1):19-21
经济管理是社会分工协作的客观要求,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加强管理和内部控制。审计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农村经济审计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它对推进农村改革、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开展农村经济审计的必要性及其职能作用作些探讨。(一)农村经济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审计体系主要由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3部分组成。在现阶段就其审计的职能、范围、内容来讲,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都不适应监督管理我国繁杂经济成份、经营层次…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村审计工作重点环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审计对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促进农村法制建设、维护农村发展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应从健全审计法规、规范审计程序、加强农村审计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农村审计工作的发展,使审计监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及党的农村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如何调整工作思路,保持农村的发展稳定成为摆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为适应农村形势,凤城市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依法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上来。全市1999年至2001年三年审计875个单位,审计总金额64900万元,其中违纪违规单位182个,金额443万元,贪污侵占公款案15件,贪污侵占金额117万元,退赔104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的利益。几年来,凤城市农经管理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东阳市农村审计站立足监督与服务,当好农村经济“守护神”。据统计,自1990年成立审计站以来,共审查240多个村,审计总金额8.6亿元,查出违规金额200多万元,为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4.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会计错弊没有发现,审计后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采取对应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使其在维护农村经济秩序和农民权益及集体利益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从1997年开始对全市农村财务进行全面审计,通过四年来的审计工作,强化了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管理,有效地整顿规范了全市村级财务秩序,为保护农村集体经济,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稳定,发挥了应有作用。一、摆正位置,强化审计职能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审计和监督,整顿规范村级财务,实现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是国家法律赋予农经管理部门的神圣职责。我们认为,要切实履行好农经部门的审计职责,首先要摆正农经部门在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1997年以前,由于政策、体制、…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金湖县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促进了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审计网络,切实握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建立县、镇两级审计机构,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培训经费,从整体上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到2005年底,全县11个镇全部建立了审计机构。配备农村审计人员34人。各村通过民主选举成立了会审小组,初步建立起一支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审计队伍网络。  相似文献   

17.
刘亚男 《农业经济》2022,(2):110-112
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迎来快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肩负着保护集体资产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规范资金合规运行的重要职责。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组织发展滞后,审计独立性不高、审计人员素质低下、手段方法落后、审计成果利用不好等问题。为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长足发展,必须规范审计组织形式、加强独立性、提高人员素质、促进成果运用,全方位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85年以来,绥棱县在实践中建立起县、乡两级专职审计服务队18个,有专职审计人员52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审计服务网络,常年开展农村审计,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职能作用,使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经常化的轨道,强化了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义乌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于1994年建立,与义乌市农村经营管理站合署办公。近年来,为了规范审计行为,义乌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与镇街审计人员紧密协作,从审计程序、审计文书规范、审计工作的开展到审计结果的处理,始终坚持第一线蹲点,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确立了适合义乌农村实际的审计工作一般程序:  相似文献   

20.
遏制财务无序状态须加强长期性审计监控王甲午张力华深入开展农村审计,加强乡、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监控,遏制财务无序状态,对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一)几年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相继成立了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