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
王竞孜 《中国外资》2009,(16):216-217
在世博会这一重要契机推动下,以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为核·心的总部经济已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形态,也是上海产业转型和推进“两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笔者服务于外资银行咨询部,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纵向论述总部经济在上海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上海的区域性优势,并进一步将上海与北京,香港和新加坡作横向比较,分析目前全球经济疲软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从而提出推进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吃紧等多重挑战,在各项政策支持下,上海中小微企业表现出极强的韧性和活力,生产经营逐步恢复正常,为经济、就业和民生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过程中,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以下简称"上海总部")围绕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强化货币信贷支...  相似文献   

3.
论银行总部圈与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总部是金融中心的标志.金融市场与银行总部互为条件,银行总部圈的层级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能量.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率先成立以及大型商业银行营运机构在上海的逐步集聚,为发展银行总部圈奠定了必要基础.比较若干模式,交易、创新型功能总部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以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功能型总部为突破,形成中外资银行共同参与合作竞争的高层级银行总部圈,增强对长三角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并走向综合化、国际化,这是积极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这三次典型的"去"与"留",跨国公司选择落户地的考量因素已经越来越明显。市场大小、增长快慢的确重要,但并不能左右一切。经过十多年悉心经营,上海"总部经济"已有所成就,在沪跨国公司总部机构数量已超过千家。这样大的基数下,出现一定程度的"有去有留"并不意外。但同时,跨国公司总部的流动,也为分析上海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益视角。"来的"为何而来,"走的"又因何而去,"去留之间",上海该如何扬长避短,打造新优势?在上海市发改委主办的上海"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成果表彰会  相似文献   

5.
《金融博览》2005,(9):1-1
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举行揭牌仪式。设立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本市场的变革之路(胡汝银)1 4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07年上海总部各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 4当前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效应分析(李成姜柳)3 4论后WTO时代金融的长期稳定(冯莉何德旭)4 4人民币升值条件下的货币和利率控制(陆前进)5 4新一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推进策略(陈志)6 4对我国汇率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李成蔡达建刘佳)7 42007年上半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货币政策分析小组)8 4试论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根源及调节(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外汇管理部课题组)9 4…  相似文献   

7.
2005年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揭牌仪式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标志着央行上海总部正式落户上海.央行为什么要设置上海总部?央行上海总部将行使哪些职能?央行落户上海将对上海的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本刊记者特专访了上海金融学院贺瑛教授.  相似文献   

8.
都市经济的总部经济化正在成为我国许多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这是一个主要由企业总部的都市化所驱动的过程,也是企业在企业总部都市化的收益超过企业总部都市化成本的条件下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处在这一阶段的城市地方政府主要应在规范和放松对总部企业的规制以及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1.11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回顾了2010年上海总部的主要工作并对2011年上海总部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一是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二是积极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配合总行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基础性建设,扩大金融  相似文献   

10.
总部经济模式下的税源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部经济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理念.总部企业在某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聚集,会对该区域产生税收贡献效应,正确认识总部经济模式下的税源特点,对进一步研究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上海总部正式运作的完整起步之年。本文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央行上海总部必须加快上海总部建设以及加强基层央行建设,全面履行好中央银行职责;必须正确认识和判断我国金融业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所面临的形势;必须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2.
行业动态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挂牌成立本刊讯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揭牌仪式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出席仪式,并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共同为上海总部揭牌。上海市市长韩正、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上海总部主任项俊波、交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分别在仪式上讲话和致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兼上海总部副主任马德伦主持仪式。周小川从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规律的角度,谈了设立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必要性。他说,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对金融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央银行总行的调…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组建上海总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完善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同年8月10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正式挂牌成立,作为总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履行一部分中央银行业务的操作职责和管理职能。一年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认真落实人民银行总行的要求,按照“精干、高效”原则,圆满完成组建工作。同时,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工作人员面向市场的视野放大,工作职责范围大大扩展,与总行的工作联系更为主动,对金…  相似文献   

14.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05,(9):64-64
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成立。上海总部主要以现有的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为基础进行组建,作为人民银行总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总行的领导和授权下开展工作,将主要承担部分中央银行业务的具体操作职责,同时履行一定的管理职能。设立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央银行体制、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中作用的制度性安排,也是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总部经济正日益成为促进地区经济长期增长的强劲动力。虽然江苏金融业总部经济的发展势头良好,但与上海、浙江和广东等金融强省(市)相比,其发展程度和速度仍相对落后。后危机时期江苏金融业总部经济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如全球金融危机下国际金融格局变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及国家与江苏省的政策支持等。为抓住各种机遇,江苏应采取措施,积极出击,做大、做强金融业总部经济。  相似文献   

16.
北京"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定位"。总部经济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特征,是提高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对于进一步促进北京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升北京城市控制力、影响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上海总部顺利完成支付系统上海处理中心搬迁工作 本刊讯日前,上海总部完成了支付系统上海处理中心全部主机设备和网络设备的搬迁工作.与搬迁同步,上海总部还完成了机房老旧UPS设备更换工作.此次搬迁改善了上海CCPC的运行环境,为上海CPCC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北京CBD被认定为"北京市总部经济集聚区"和"北京市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在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下,智慧CBD建设提上日程。本文分析了现代中央商务区的智慧需求,构建了智慧CBD指标评价体系,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全面推进智慧CBD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会娥  贾彤 《时代金融》2014,(8Z):64-64
北京CBD被认定为"北京市总部经济集聚区"和"北京市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在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下,智慧CBD建设提上日程。本文分析了现代中央商务区的智慧需求,构建了智慧CBD指标评价体系,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全面推进智慧CBD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银行总行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总行指导下全面开展上海地区的金融IC卡发卡、受理改造、行业结合应用和宣传推广工作。在上海地区各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以及银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