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雪颖 《时代金融》2009,(7X):165-166
本文在讨论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意义的基础上,比较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与税法对研发费用的界定,进而指出当前研发费用在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事业资产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计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研发期间发生的费用是当期费用化还是资本化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的评价。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除了管理上不符合一般企业的管理特点外,在会计处理上和一般企业几乎没有区别,其无形资产的计价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许多企业为了掌握更加核心的技术,正在进行技术创新——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此时,企业自行研发费用占总体支出的比例不断增加,结合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对自身开发的无形资产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根据现行所得税法的规定,了解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文章通过对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进行详细概述,根据所得税法对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相关规定,对不同研发阶段的无形资产作出相应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企业的发展,研究与开发的支出不断提高,于是如何对研发费用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本文就这个变化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光良 《云南金融》2011,(3X):20-21
随着企业的发展,研究与开发的支出不断提高,于是如何对研发费用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本文就这个变化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这对高新技术企业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新会计准则,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7.
部分网游公司对内部研发的游戏项目在研究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均选取了费用化处理,使得游戏版权形成的无形资产在会计账面上无记录或仅有少量记录,但可评估作价后投资入股.以费用化无形资产投资入股的财务处理,目前研究资料较少,而网络游戏版权的评估价通常高达数千万元,甚至过亿元,其财务处理恰当与否对企业的损益影响重大.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600633该类业务财务处理的研究,以期对同类业务的判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比较我国新旧会计准则对企业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分析新准则变革的优点以及缺憾,探讨企业如何在新准则下建立健全的内控机制,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一、前言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之前,企业研发支出在发生当期全部计入损益,即全部费用化,新会计准则在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IAS)的接轨,即将研发过程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对研究阶段的相关支出费用化处理,而对开发阶段的相关支出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予以资本化,即所谓"有条件资本化"。显然,新会计准则中关于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思路体现了财务精细化的趋向,符合准则所规定条件的研发支出已基本满足了确认无形资产的条件,对其资本化处理符合区分收益性支  相似文献   

10.
试论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君 《上海会计》1999,(1):46-48
研究与开发费用(ResearchandDevelopmentCosts)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向来是会计界争论的问题。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没有专门对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作出规定,只提到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按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数入帐。1998年新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也没有专门对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作规定,但对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作了与原制度和基本准则不一致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对依法取得无形资产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支出作无形资产入帐,开发…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荣忠 《会计师》2010,(11):29-30
<正>在我国当前经济大转型环境下,研究与开发活动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有关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其中"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按照会计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以无形资产为主导、以创造品牌价值为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的背景下,企业均以增加研发费用、人力资源的投入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会计是否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会计的相关性是否能客观真实地看待智力资本是亟待业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软件产品是指记载有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的存储介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等),没有实物形态.其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会计处理上一般按《企业会计准则一无形资产》执行,即从外部获得的软件产品,按实际支付的价款或以合理方法确定的价格入账;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但是笔者结合企业研发软件的实际情况,认为存在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4.
实务中,每到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时,企业财务人员就深感力不从心,一旦遇到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问题时,就会倍感头痛.为此,笔者认真研究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进行分析和整理,供读者参考.一、案例概况2009年1月1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并决定为研发该专利技术向非金融机构借款1000000元,年利率10%(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年利率6%),期限2年,年末付息,到期还本.  相似文献   

15.
现行无形资产会计存在的问题: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狭窄;自创无形资产的确认不够全面;无形资产在财务报表中的揭示不够充分。无形资产会计改革的设想;扩大无形资产要素范围;将研究与开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改革无形资产报表揭示。  相似文献   

16.
为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对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会计与涉税处理进行了归纳,并通过案例说明了其具体的会计与涉税处理方法,对实务界人士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面临来自国际上拥有雄厚技术实力的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进行自主技术开发已成为企业提升自己国际竞争力的刻不容缓的任务。但进行自主技术开发的研究与发展(R&D)费用一般较大,对企业的影响也很大,如何对研发费用进行会计处理就非常重要。本文拟通过比较国际上几种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其中的资产确认、计量标准及会计处理的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制订我国研发费用会计处理规范提供一些参考。现行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美国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作出规定的主要是财务会计准则第2号公告“研究和开发成…  相似文献   

19.
陈彬 《财政监督》2004,(9):31-32
无形资产的核算是国际会计核算的难题之一,我国对无形资产进行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对无形资产的经营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多年来,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也主要是引进他人的经验,虽然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对其核算进行了规范,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将就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一、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对资产的计量,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中规定应该遵循历史成本原  相似文献   

20.
崔晓钟 《会计师》2010,(1):10-11
<正>一、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部分资本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8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中对研究开发支出的处理作了如下的规定:"在项目的研究阶段,企业不能证明存在将产生很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因此,该支出总是在其发生时确认为费用。由于开发阶段比研究阶段更进一步,在有些情况下,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