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华新  刘海莺 《改革》2012,(1):154-159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金特和西蒙斯将理性预期、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引入宏观经济计量分析,研究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其开创性的研究为宏观经济实证分析提供了核心方法,被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广泛采用。此外,萨金特与其他学者创立的鲁棒控制理论已成为现代控制论的主要方法,西蒙斯提出的理性疏忽理论也对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热点问题之一,现在的汇率水平是多方博弈的结果。我们看到,中央政府在调控汇率时综合考虑了经济因素、公众预期等因素,力求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以阻断预期自我实现的机制,避免汇率水平持续大幅度升值。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研究政府调整汇率的步骤与时机选择,认为在相机选择政策下,政府的汇率调整在短期内可以影响公众预期,进而促进国际收支的均衡,但长期效果不明显,政策成本也比单一规则为高。  相似文献   

3.
房价的形成是政府、房地产商、银行、消费者(投资者)和专家自身行为同环境博弈的理性选择。房价又是利益相关者理性选择的共振结果的外在表现,利益相关者博弈使得共振强弱和路径趋向于非均衡,并加大房价波动的预期,从而决定了房价形成过程由发散到收敛的多次循环,发散的起因决定了收敛结果。该文根据前面的分析思路和各利益相关者同房地产市场博弈失衡问题。给出一些针对房价在上涨和下跌过程中如何减小波动幅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下经济一般被认为是由一些企业或个人抵制和逃避政府的管制、税收和监察的经济活动并由此获得的收入构成的.根据政策制定者、受调查者、观察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作用系统的样板,即"观察者-受调查者-政策制定者"反馈系统.通过三者行为的博弈分析可以论证得出:信息系统的完整化和公开化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浩 《华东经济管理》2000,14(3):60-61,105
本文从投资乘数入手 ,着重分析了我国近两年来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过程中投资效应仍不理想的内在原因。指出在当前我国经济回升乏力 ,投资波及效应、带动效应不理想的形势下 ,为坚持扩大内需启动经济 ,有必要进一步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并将此政策的运用同启动社会民间投  相似文献   

6.
常春凤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8):88-92
文章通过建立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双边动态博弈模型,从博弈论的角度比较分析了不同经济环境下规则与相机抉择两种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的经济效应水平,进而讨论了各种环境下操作方式的选择问题,发现操作方式的选择与政策制定者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且不同方式之间绝非简单的替代关系。政策制定者所要做的应是在良好的经济随机波动和信息控制下寻求规则与相机抉择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7.
对于新兴市场的政策制定者来说,虽然FDI促进经济增长是一个基本信念,并且在实际政策操作中也呈现出这一倾向,但也有部分研究表明FDI对GDP的影响并不如传统理论预期的那样有效。不完全金融市场状态的重要性可能是分歧的重要原因。文章在考虑了东道国不完全金融市场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42个新兴市场国家1985~2015年面板数据的回归表明,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将显著地影响FDI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的发挥,并且相对于增加资本存量,这一影响机制更多意义上是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渠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日元贬值的效应分析--兼驳"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近3年来日元对美元的走势,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持续走跌,日本政府的公开诱导行为更是增加了日元贬值的步伐。日本政府诱导日元贬值,目的是促进经济复苏。而笔者在对日元贬值的效应进行分析后则认为,日本政府此举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近期日本又开始宣传“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其实质则一是意在遏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二是企图通过将国内问题国际化,以此为口实,转移日本民众对政府经济政策失误和改革裹足不前的指责。  相似文献   

9.
日本     
第三季度经济增长超过预期日本经济在2010年第三季度相比第二季度修正后上涨了1.1%,超过了政府预测。尽管修正数据有所上升,但这对于担心本季度经济增长状况的政策制定者而言帮助甚微,近日虚弱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0.
日元汇率变动不仅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而且通过商品、资本溢出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本文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考虑汇率变化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分析日本银行与外国央行不同阶段的支付函数与行为策略,讨论外国央行报复、不报复情况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以日本1991~2010年的外汇操作为例,剖析了这一时期日本银行的汇市干预及不同时段的干预特征和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