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亚洲金融》11月11日】目前,各方日益看好韩国经济的复苏前景,这主要应归功于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和央行的大力降息。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经济的惊人反弹令投资者印象深刻,与其他亚洲经济体相比,就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6,(13):21-24
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日本和欧洲直到不久前还是拖累世界经济增长最主要的经济体,但它们或许很快就会成为支撑增长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逐渐形成,以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石油危机为转折点,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从霸权治理演变为"合作治理"。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完善。文章对新兴经济体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崛起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缘起及其演进。  相似文献   

4.
全球资本新避风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经济衰退不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很大损害,但各经济体各自面临的问题,可能会使全球资本都涌入中国。  相似文献   

5.
记者12月22日荻悉,雷曼兄弟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亚洲(未包括日本)评论——《中国:一个远比想象中庞大的经济体》,认为中国2005年可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6.
中国连同其他正在崛起的大国印度、巴西和前苏联国家有效地使全球劳动力翻了一番,大大提高了世界的潜在产出,因而未来的繁荣前景更加光明。较之以前或目前的亚洲新兴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较大,这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大军;中国经济是开放型经济,而且开放程度异乎寻常。  相似文献   

7.
纵观2011年,尽管全球经济在经历过金融风暴后保持着复苏的势头,但仍存在很多不可预料的危险信号:欧债危机、发达经济体的总体下滑趋势仍未扭转、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大幅反弹但能否持续复苏仍未可知、全球性通胀、汇率动荡、失业率攀升及消费不振的阴影仍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8.
纵观2011年,尽管全球经济在经历过金融风暴后保持着复苏的势头,但仍存在很多不可预料的危险信号:发达经济体的总体下滑趋势仍未扭转,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大幅反弹但能否持续复苏仍未可知,全球性通胀、汇率动荡、失业率攀升及消费不振的阴影仍挥之不去。此外,日本大地震、埃及和利比亚局势都给2012年的全球经济“输送”了不少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兴经济体从未处在现在这样一个如此有利的位置: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维系需求。而对于整个世界来说,这一点也从未像现在这么重要。但这种情况可行又是大家想要看到的,却并不意味着它就会出现。乐观人士认为,新兴经济体终于与美国脱钩了。但事实可能会证明,这种乐观想法不过是异想天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过去12个月充分证明亚洲多么依赖它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可能回暖,美国经济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然而中国10%的经济增长越来越成为亚洲希望的支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迅速,但也开始暴露出不少自身固有的阻碍经济发展的顽症。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环境下,经济增长前景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本文以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国际储备、短期债务、货币余额与利率等相关金融指标,分析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综合经济风险,并且为新兴经济体的未来的经济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受俄乌冲突爆发并持续、全球通胀率破纪录攀升、美联储高频幅加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2022年世界经济的疫后复苏进程被打断,增长势头明显下滑。展望2023年,随着通胀高位运行、俄乌冲突的长期化及全球产业链的加速重构,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面临衰退风险,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与此同时,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快速恢复,世界经济“东升西降”的趋势更为明显。高通胀、高利率与低增长的前景对全球贸易与投资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全球金融环境可能因边际影响弱化而有所修复,高科技行业和绿色低碳领域可能重新成为增长亮点。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反弹,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将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5,(20):33-33
国际金融研究中心(IIF)警告,面对起伏不定及信心欠缺的全球金融市场,新兴经济体仍然脆弱不堪,连拥有庞大外汇储备且经济增长快速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也不例外。IIF总经理达拉罗表示,警讯包括美国利率攀升、经济降温和通胀的隐忧,都可能影响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健全。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走势判断 从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情况来看,发展的困难有从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转移的趋势,尽管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有所推迟但预期未变,大量资本开始流出新兴市场,对新兴经济体股市、债市和汇市将带来严重冲击,新兴经济体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发达经济体的逐步复苏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回暖,明年全球经济形势会略好于今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09,(6):16-16
近日,世界知名投资人罗杰斯表示,单靠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世界经济“仍无法走出泥潭”,而全球经济的衰退在短期内也不会结束。他说,“中国解决不了世界的问题。中国是一个极佳且增长的经济体,但无法带领全球走出泥潭。”  相似文献   

16.
纵观201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犹如病毒一般从周边国家向核心经济体蔓延;全球经济滞涨风险加大,受美联储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亚洲等新兴经济体遭遇输入性通胀威胁;  相似文献   

17.
新兴经济体复苏始于春季,亚洲复苏势头尤为强劲工业生产、商业调查等供应面的经济数据和先行指标显示,新兴经济体的复苏始于今年春季。以年率计算,24个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工业生产在连续两个季度的急剧下滑之后,在2009年2季度增长了17%左右。如果扣除中国和印度,那么主要新兴经济体2季度的平均增速有所降低,但也.超过了10%。在各主要地区之中,亚洲工业生产的复苏势头尤为强劲,而且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8.
国际扫描     
《中国经贸》2014,(21):7-9
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新华网华盛顿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日前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3%,并警告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大多数经济体仍需将“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报告预测,全球经济今年将增长3.3%,比7月份的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报告指出,世界经济面临的短期风险包括地缘政治局势恶化、低利率环境下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中期风险包括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同时面临潜在增长下降局面,一些发达经济体还可能出现停滞。该组织将2015年全球增长预测下调至3.8%。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6,(28):23-24
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加息或抽紧流动性弓I发的全球市场动荡或许远未结束,但对市场的影响和震动的程度,可能已趋于缓和。市场的这一轮调整对中国经济整体而言,利大于弊,有利于中国经济朝着稳健的方向发展。首先,全球这一轮加息,普遍比较温和。目前,各国的通胀并不严重,未来加息幅度有限。加息只是使全球经济增长降温,但不会带来世界经济的全面衰退。因而,中国经济依然面临良好的周边环境,对出口的打击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14,(15):64-64
从国际机构近期发布的全球经济预测来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世界银行将全球经济预期从之前的3.2%下调到2.8%,IMF则将此预期下调0.3个百分点至3.4%,而IMF和世界银行分也别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4%和7.6%。当前全球经济弱增长态势已成定局,但主要经济体复苏之路存在分歧,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继续保持复苏,但欧元区步伐相对迟缓;而新兴经济体整体增速仍在放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