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金融IC卡在世界上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拥有广泛的使用度。我国近年来逐渐推广金融IC卡,在我国支持金融IC卡的基础设施不断发展的今天,金融IC卡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而实际上,这可能意味着传统银行尤其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对银行业发展环境变化的一项有力措施,可能会带来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的进一步分化,在传统银行中,随着金融IC卡拥有越来越多的功能,地区性的银行垄断可能会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成本也越来越高,高成本的农业对农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政府发放农资补贴是降低农业成本的一项重要手段。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科技的不断提高,银行出现了IC卡,且IC卡的用途也越来越多。文章首先简要的论述了农资补贴的政策,再针对基于银行IC卡的农资补贴系统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并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2016年以来,天津社保局一是要求已经开通即时发卡业务的银行,尽快扩大网点覆盖范围;二是要求未开通即时发卡业务的银行尽快立项完成。同时,天津社保局已着手推进以金融社保IC卡代发养老金的计划。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天津分行(以下简称"邮储天津分行")作为天津市代发养老金市场占比第一的银行,有必要尽快上线金融社保IC卡即时发卡业务,继而提高新增客户数量及质量,巩固未来养老金市场,并解决存量金融社保IC卡客户因补换卡周期长而流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商》2015,(49)
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了金融领域最受关注的概念之一,它代表了大数据时代金融业发展的方向。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也在不断创新,寻求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方法和路径。作为传统银行,面对金融领域的不断变化,必须要顺势而为,保证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和长远性。下面我们就针对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创新,提出一些传统银行应对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传统银行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邹锐 《中国电子商务》2012,(19):165-165
随着我国社保事业与金融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合作,金融IC卡推行为社保和金融的普及发展提供了一项现代化的多方面应用成果,它不但具有安全、便捷的金融功能,还为社保提供了便民的服务,在现代化的金融和社会保障逐渐普及的服务经济时期,发挥了重要的服务经济和民生的效益,可以说,金融IC卡的推行和发展是一项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工程。本文通过对金融Ic卡发展的可行性入手,进而分析金融IC卡的发展现状,为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进一步探索,以期构建社保金融Ic卡的多应用的服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一、比卡和磁卡相比,孰化教劣?IC卡即“集成电路卡”,通过将具有数据存储、加密及处理功能的集成电路芯片模块封装于和信用卡尺寸一样大小的塑料片基中,便构成了IC卡。在国际上通常称为“SMAflTCAflD”或“肥CARD”,在亚洲地区则通常称为“智能卡”。IC卡由于具有防磁、防  相似文献   

7.
《市场周刊》2014,(3):13-13
下一个塞浦路斯在哪里?哪个国家的银行问题威胁到整个国家的经济?一个简易的衡量指标就是看银行资产和GDP的占比。一个国家的银行规模大并不是坏事,事实上,大银行健康经营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如果大银行风险敞口过大也会造成致命威胁,就像塞浦路斯一样。这份“全球十大银行风险最大国家”清单援引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2013年12月的报告数据,目标是全球各大上市银行——  相似文献   

8.
耿玉德  孙侨 《现代商业》2011,(30):20+19
我国信用卡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时至今日,我国信用卡产业已经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并逐步成为我国金融行业良好运行及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各家银行2010年年度报告,仅国内四大银行2010年累计发行信用卡达14391.4万张。但由于外资银行的市场进入,加之2011年4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发表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国内银行的信用卡市场受到威胁。文章从我国信用卡使用行为现状出发,对国内某商业银行信用卡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该银行信用卡良性及需要改进的指标,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促进该行信用卡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9.
应聘与老板     
郑熔  徐强 《饭店世界》2001,(3):34-34
新旅网是“北京新旅网酒店度假村投资管理公司”的简称。新旅网公司经营的产品表现为一张“IC消费权卡”,持卡可在IC卡有效期的任何时间中,在IC卡面额范围内,在加入新旅网网络同盟的任何一家酒店或度假村的经营房产中拥有房产消费权;对售卡收入,新旅网和入网企业在每结算期末,根据当期各企业实际的持卡客户入住收入情况,按预先确定的分成系数分成在售卡持续期(约为1年),基本将本笔售卡资金对各企业预支付完毕,以后则不断随客户入住情况不断在各企业间调整。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期间,人民银行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磁条银行卡整合替换成金融lc卡的发展战略,其试点城市正作为样板带动金融IC卡的发展和应用向全国推广,以推动城市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更广泛应用,实现与城市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金融IC卡产业的创新型发展,解析了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艳玲 《饭店世界》2001,(4):40-40
新旅网是“北京新旅网酒店度假村投资管理公司”的简称。新旅网公司经营的产品表现为一张“IC消费权卡”,持卡可在IC卡有效期的任何时间中,在IC卡面额范围内,在加入新旅网网络同盟的任何一家酒店或度假村的经营房产中拥有房产消费权;对售卡收入,新旅网和入网企业在每结算期末,根据当期各企业实际的持卡客户入住收入情况,按预先确定的分成系数分成在售卡持续期(约为1年),基本将本笔售卡资金对各企业预支付完毕,以后则随客户入住情况不断在各企业问调整。  相似文献   

12.
贸源泉 《消费导刊》2013,(4):162-163
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需要制作大量IC卡并为这些IC卡贴上识别标签,目前采用的手工贴标签技术效率低下、容错率低。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技术的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的IC卡标签处理系统。先对IC卡表面打印标签,再扫描二维码读出标签内容,根据标签内容写入相应的IC卡信息,不仅提高了IC卡处理效率也提高了IC卡处理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李海涛 《商业时代》2005,(10):43-43
"为你理财,帮你管理,方便快捷化,加油IC卡"。IC卡加油作为中石化推广的一项现代零售技 术,已经开始运作。从加油站运作的情况看,IC卡加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IC卡经过最近十年的迅速发展,以其便携性、数据安全性和无法仿制等特性,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商业网络安全通信中最好的用户端解决方案,使用者只需携带此卡片即可被系统确认,卡片会自己实现数字签名、加密解密的安全运算,而不会导致任何关键信息的泄露。本文主要探讨基于IC卡的电子支付模型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15.
虽然国内城市市场上已经生产使用了预收费IC卡表.但是这种卡表还是单体运行、分项收费。而“一卡通”收缴费管理系统,既拓宽了业务范围,又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从而实现了一站式收缴费。  相似文献   

16.
《商》2015,(26):191-19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在积极引进信息技术,银行工作也是如此。当今时代已经成为了富含海量数据信息的大数据时代,想要在此背景下从众多信息中迅速挖掘出想要的信息,比以往要困难很多。对于银行工作来说,数据基本决定了其发展,但是有些银行目前却还没有发现海量爆炸性数据所造成的威胁,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以重视,引进数据挖掘技术,实现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信用卡品牌的竞争延续着银行业问激烈的竞争态势,一个信用卡品牌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突出自己的辨识度、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是每一家银行都必须面对的挑战。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各商业银行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盲目扩张发行、推广信用卡,致使现在无效卡、死卡、代利用率卡等低端卡占大多数,而高效利用的优质卡却为数不多,致使国内信用卡发卡量很高,但利用率却很低。  相似文献   

18.
王艺 《财经界(学术)》2011,(22):46-46,49
“饭票”一个熟悉又逐渐陌生的词语,现在已经逐渐变成一张张印有美丽风景的卡片.并具有了多重功能。那么像图书室、娱乐室、招待所、食堂、乘车等能不能也用一卡解决呢?电台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好,职工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便利.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内部成本核算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我们的目的是要做到一卡走遍电台,让IC卡替代传统纸质介质甚至货币。下面我将叙述一下我在IC卡应用过程中的实践经历。  相似文献   

19.
非接触式IC卡在现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这项技术的应用中,对电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本文就是以非接触式IC卡为背景,对其RF接口电路的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现代商业》2005,(10):60-61
NCR公司在2005年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上宣布,随着全球银行业不断推动支持芯片卡交易,NCR将全力配合中国的银行做好ATM设备升级工作,以符合国际EMV标准(由Europay、Mastercard、Visa三大信用卡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IC智能卡金融支付应用标准),为打击日益泛滥的磁条卡欺诈,帮助银行挖掘潜在增值业务迈出实质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