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的增多,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除去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期货市场和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至今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金融市场也有一席之地。本文在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基础之上,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提出金融衍生品市场当下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张国兴 《致富时代》2010,(12):14-1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和金融的联系更加紧密。许多国家和地区以交易所为依托,陆续开放和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加强本国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力。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只有三十多年,然而却成为发展最快,交易量最大的金融工具,但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风险。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金融衍生品就对危机产生了放大机制,这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妍芳 《商业时代》2012,(11):59-61
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正在逐步复苏,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有效防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金融危机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进行了再认识,阐述了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最后针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监控对策。  相似文献   

4.
金融衍生品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具有很强的避险功能,,还具有放大风险的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无法阻止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应该不断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从而稳定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结合金融衍生品的特征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分析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完善金融衍生市场监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金融衍生品呈现飞跃式发展,合约金额总量成倍增长,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交易品种.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衍生品交易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因素、道德性风险等弊端逐步暴露,给全球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我国也深受其害.如何在市场和监管中构筑一种新的平衡,以增强金融市场运作实效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市场现状为切入点,对金融监管理论进行考量,并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从法律和制度上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6.
孟丽娅 《商》2014,(20):104-104
金融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这其中金融监管在一系列金融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阶段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国各金融行业面临着全面的外部开放环境以及国际化金融产品的强有力竞争,在对我国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创新的同时相关的风险也大大增加了。为此,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也继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便于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推行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工业开始从垄断经营走向市场竞争,以电价剧烈波动为首的市场风险凸显.电力金融衍生品交易固有着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已逐渐成为电力市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为了实现对电力市场的风险管理,保障其稳定运营,国外成熟电力市场相继引入了金融衍生品交易该文对电力金融市场和电力金融衍生品进行了详述,介绍了世界上开展电力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国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进程和特点,提出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电力金融市场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代领 《商业科技》2014,(15):115-115
近年来,在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及金融环境不断改进的形势下,我国的金融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随之而来所面对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所以了金融行业为了提高自己面对风险的能力,则从金融业务、金融制度及金融市场等多个方面开始了创新之路。金融创新在加快金融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又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风险。所以需要对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更好的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不仅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影响了市场的竞争环境。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就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现在的金融市场,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现在本身就是自由经济时代,不仅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深入,国内的市场环境也越来越有秩序,这样无形之中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但在金融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金融行业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现代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金融会计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金融会计所涉及的内容均是该行业的基础性内容,因此其工作质量与该行业的发展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利率衍生品是较为高端的金融创新工具,它的发展标志着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而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相对发达国家较为滞后,本文从我国利率衍生品的发展现状切入,分析得出它与货币政策不是单向影响,而是存在互相作用,但同时也形成“悖论”。对此,本文提出改善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国治 《商业时代》2011,(28):51-52
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文章认为我国金融市场虽然发展强劲,但是和国际水平以及周边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接着指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基本原则、发展模式、产品发展顺序、金融创新、相关立法与监管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商》2016,(9)
<正>金融是一个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业,同时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组成。金融行业的发展充满了各种风险。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金融体制、方式的创新越来越快,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如果金融业内部的风险不断积累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将会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在法律制约、行政监管及本行业固有的自律方式结合在一起,及时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发展体系,是将金融风险防范于未然的必要措施。公证制度可以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国家信贷和银行等行  相似文献   

13.
透过当前金融危机我们发现市场经济并不完美,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漏洞百出.随着我国金融行业面向国际化的发展,金融衍生品也不断推陈出新,风险也越来越大,文章以发达国家为鉴对今后我国经济未来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衍生品作为非实物性的产品,其在创造高额利润的同时,也蕴涵了巨大的风险性。金融衍生品具有高杠杆性、高风险性、跨期性、联动性与定价复杂性等特点。当前,我国衍生品市场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衍生品市场参与的结构失衡,同时存在非理性行为,金融衍生品发展滞后,法律建设落后于市场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要不断创新,发展多层次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善法规与监管体系,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罗喜德 《商》2014,(40):157-157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而利率衍生品更是众多金融衍生品中的新宠和焦点。关于利率衍生品的风险研究也是在学术领域备受青睐,尤其是利率衍生品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本文旨在为日益深化的衍生品市场的利率衍生品的信用风险防范做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在金融市场改进、科技创新的环境下,要想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逐渐贴近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迅速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增强了其综合实力。国内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尚处在初级阶段。笔者就国内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控制展开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的演变非常迅速,尽管煤炭类金融衍生市场的进步相对缓慢一些,但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在对已有煤炭金融衍生品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我们对今后金融市场的演变趋势也进行了预期。金融衍生工具、指数期货、期权等均为未来市场演进的趋势,它们将共同组成一个更加完善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机制,给煤炭市场的转型升级及定价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陈宬旭  李晨 《现代商业》2011,(15):55+54
信用衍生品是信用风险防范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信用衍生品的创新在我国OTC市场出现。本文主要分析了Basel协议对信用衍生品推进的影响及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市场准入与风险控制。在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尤为重要。然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市场结构不合理,过度投机严重,风险控制不足,市场监管不力等问题。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应提高金融衍生品的核心竞争力,以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的,以银行间外汇衍生交易为切入点,以利率类衍生产品为长期发展方向,加强内控建设,防范金融衍生交易风险。  相似文献   

20.
面对金融人才培养和金融市场脱钩的现象,对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多,各个高校也在不断扩大金融专业招生规模,但是,由于高校的专业教学和金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协调,导致金融专业毕业生很难在金融行业立足,同时又有一些金融行业的岗位招聘不到需要的人才。面临这种局面,必须对金融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让金融专业毕业生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