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1997年颁布实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以后,对于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了积极作用。至此,也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规范进入到一个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存的时期。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本文讨论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必然性和影响,研究了准则趋同的具体内容,分析了我国对国际趋同的态度,最后对新会计准则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宇 《现代商业》2008,(6):135-136
我国财政部颁布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企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到报告的整个会计过程,研究其在新会计准则下如何选择会计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而为企业人员职业判断做出符合自身的会计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浅析新会计准则的变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会计准则已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2项会计科目、会计报表规定。新会计准则相对于原准则,在会计处理上有很大的差异。在体系的完整性方面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革笔者对新会计准则和旧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和归纳,总结了八个方面的主要变革:变革1:会计基本原则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  相似文献   

4.
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新会计准则,这是中国会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新准则体系的公布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2009年9月10日财政部发布公告:拟于2012年全面实施企业新会计准则,将“实质性趋同”推进到“全面趋同”。在我国会计国际交往中,由被动的“会计准则国际接轨”发展到“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最终阐述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这是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静虹 《中国市场》2014,(39):139-140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包括一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不仅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变革,而且也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而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属性,纳入到了企业会计实践活动当中。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发展历程、相关理论、应用问题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也将为我国的会计行业带来一个全新的开始。本文就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做以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CAS),公允价值被列为五种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38项具体准则中有18项准则涉及.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标志;同时,我国新会计准则也在其中表现出若干重要特征.然而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问题,我国应该怎样应用公允价值?本文将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新会计准则的发布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智群 《商场现代化》2006,(13):291-29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正如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所言,新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审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于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会计人员来说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了解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现状、实质,及现实意义将有助于我们学习,理解,实施新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39项会计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已基本完成,但会计实务能否真正实现国际化还取决于准则的实施情况。文章结合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我国激进式会计改革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旨在警醒准则实施者解决问题规避风险,从而成功完成我国会计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但是,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必然给企业的会计处理及其准则的实施带来不同反响的问题,这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伏静 《现代商业》2007,(29):13-13,1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对我国银行业会计处理、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作出了新的规定,对银行业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首先对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银行业应对新会计准则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对我国银行业会计处理、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作出了新的规定.对银行业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首先对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银行业应对新会计准则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2006年2月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38项新准则,并从2007年起,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本文通过对债务重组新旧准则的比较,指出新准则在债务重组的定义和会计处理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在2001年伊始发布了无形资产等3项具体会计准则,同时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地修订了债务重组,现金流量表等5项准则,其中,债务重缄准则是修订内容最大的会计准则。如果从会计政策的规定角度看,完全可以将修订后的准则看成是一项新准则。这次修订到底有哪些变化,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拟对债务重组准则修订前后的变化进行概括,不妥之处,请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5.
读者朋友,2月15日,财政部在京举行了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为了帮助您了解我国会计准则的演进及新准则体系的特点及主要变化,我刊特转摘了发表在2006年《财务与会计》综合版第2期张连起先生的“嬗变、方略与特质:中国会计准则的趋同语境”一文。您对新准则如有更深的理解及学习心得,欢迎来稿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新会计准则增强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交流的可信度,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已经逐渐向国际接轨,同时,对我们当代会计从业者带来了挑战,本文将通过现有经济发展形势与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的分析,总结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准则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缩小了会计收益调整空间。但是,会计准则与税法由于体现着不同的经济关系,服务于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具有严谨的系统性,并且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企业会计准则的整体框架结构主要是:一项基本会计准则、三十八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一项会计运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有:科学性、全面性以及可操作性。将从上述方面来展开新企业会计准则结构与特点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16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自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施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会计准则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提升了中国会计的国际地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郑重表示:“企业必须立刻行动起来,为2007年起正式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实现平稳过渡做好筹备工作——这是一项不容低估的挑战”。新准则的改变,不仅规范了财务核算方法,同时财务报表披露要求更为严格具体,以保证会计信息更加真实,…  相似文献   

20.
<正> 财政部在2001年伊始发布了无形资产等3项具体会计准则,同时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地修订了债务重组、现金流量表等5项准则。其中,债务重组准则是修订内容最大的会计准则。如果从会计政策的规定角度看,完全可以将修订后的准则看成是一项新准则。这次修订到底有哪些变化,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对债务重组准则修订前后的变化进行概括,不妥之处,请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