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作为非洲裔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受到双重种族和双重文化的影响。她创作的七部小说都具有双重性特征。《宠儿》作为莫里森新奴隶叙事的典范,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叙事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本文拟从以上三方面分析托尼.莫里森在其小说《宠儿》创作中的双重性叙事,以期揭示奴隶制历史给现实中已经解放的黑人带来的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创伤。  相似文献   

2.
《青春之歌》和《长恨歌》是当代文学中影响很大的两部小说。这两部小说都出自于女性作家之笔,都是以女性形象为叙事中心,以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叙事线索,因而在叙事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可比性。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文本内容、叙事话语和叙事结构的比较,可以折射出在不同的时代、政治背景下,女性作家在讲述女性故事时对叙事方式的不同选择,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同时有利于衔接当代文学史中不同时段的文学创作,形成文学整体观。  相似文献   

3.
《藻海无边》描写了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是如何从一个富裕家庭的天真少女变成了阁楼上的疯女人的。能让这部小说产生巨大影响的除了作者造创性地改写了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家勃朗特的《简·爱》中"疯女人"伯莎和罗切斯特的故事外,还因为这部小说集中体现了作者简·里斯在小说创作中的实验性和其独有的西印度群岛文学风格。文章主要从结构、情节和叙事上来解读简·里斯《藻海无边》中的实验小说特征。  相似文献   

4.
《项狄传》的叙事结构是反复偏离中的顺利进展。小说中的离题话探讨了小说的形式和内容以及人类思维的内容、方式和表达习惯。《项狄传》解构了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存在的必然性,暗示了小说开头和结尾的不确定性,指出叙事作品的中部曲折复杂,并非直线推进的。希利斯·米勒的叙事线条理论有助于分析、解释《项狄传》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5.
电影叙事手法的越界使用是拉什迪小说《午夜之子》的一个显著特点。《午夜之子》具有经典好莱坞叙事结构的特征。小说各部分之间的篇幅比例与好莱坞经典三幕叙事结构中各幕的时长比例吻和,小说的内容也与三幕叙事结构中各幕的内容相符。《午夜之子》的叙事结构也嵌套了其他好莱坞经典叙事结构。小说所体现的好莱坞经典叙事结构使小说易于以影像形式传播,更增加了小说本身的表现力,使小说整体性更强,也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小说《简·爱》与《恋爱中的女人》中两桩婚事有"形同":简·爱与罗切斯特以及厄秀拉与伯金都收获了圆满婚姻;两桩婚姻更有"神异":两对恋人爱情历程存在着质的差异,这一差异折射出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D·H·劳伦斯在女性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和取向。  相似文献   

7.
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好人难寻》小说中通过对《圣经》中人物形象的置换和逆转,用相反的人物形象体现相同的内涵特征。借助源自《圣经》的叙事模式勾勒出故事中两个关键人物的人生曲线,实现了叙事模式和主题寓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8.
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好人难寻》小说中通过对《圣经》中人物形象的置换和逆转,用相反的人物形象体现相同的内涵特征。借助源自《圣经》的叙事模式勾勒出故事中两个关键人物的人生曲线,实现了叙事模式和主题寓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9.
古典艳情小说《痴婆子传》是中国历史上遭禁毁的书籍之一。小说的叙事艺术蕴含了一种独特的小说观念,作品把女性视角的自我讲述、第一人称内聚焦限制叙事、倒装叙事与讽刺修辞等多种叙事手法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一种独创。《痴婆子传》的叙事艺术已具有现代小说的艺术特点,具有高超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父与子”自古是希伯来民族的文化母题。“天父”上帝与以色列(犹太)“子民”的这种具有原生质意义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旧约》的核心内容,并在犹太文学中得到了恒定的表现。马拉默德透过父子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抗的矛盾关系,来探讨具有现代意识的犹太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所遭遇的错位和尴尬。在他的小说里,一方面,父辈是引导子辈实现精神升华的向导,也是犹太传统价值观的传播者;另一方面,子辈对父辈的背离与对抗又体现着犹太文化中人与上帝之间的契约。通过对马拉默德的犹太父子观的探究,尤其是他的小说《店员》中的犹太父子母题的探讨,以揭示马拉默德创作中“父与子”的文化构因,进而说明父子关系的矛盾统一性构成了马拉默德小说的叙事主体。  相似文献   

11.
英国当代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终结的感觉》讲述了一个关于记忆、真相和责任的故事,其中碎片化、互文和隐喻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碎片化叙事方式符合主人公的记忆特性和心理需求;文内互文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隐喻的手法彰显了小说主题的深刻内涵,通过呈现以主人公为代表的英国中产阶级的理性自诘,作者反思并评判了当今英国社会现状,提倡人的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祝福》是鲁迅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呐喊》、《彷徨》两集中所体现的主要创作艺术在《祝福》中得到了集中而鲜明的体现。诸如简洁而传神的肖像描写、画眼睛以显示人物的灵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重复的艺术手法、“看/被看”的情节结构模式等鲁迅小说典型的创作艺术在《祝福》中都有体现。《祝福》可以作为考察鲁迅小说创作艺术的一个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13.
鲁迅《狂人日记》引申出现代文学史"吃人"的母题,这里"吃人"隐喻的是"封建礼教吃人",而新感觉派小说反复书写的"异化"主题则揭示了都市文明对健全人性的压抑。后者可视为对鲁迅"吃人"母题的再叙述。二者都是对消解人性力量的揭露,体现了现实批判意味和创作中作家的担当意识与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4.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宠儿》中多种叙事话语和模糊叙事手法的运用,拓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说《续金瓶梅》在结构安排、情节发展及人物形象塑造上,都颇具特色。虽然作为叙事文学而言,这些艺术手法存在种种缺陷,但这种创新精神,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傲慢与偏见》描述了四场婚姻。纵观奥斯丁的六部小说,从未有一部作品能像《傲慢与偏见》那样关注未婚妇女对婚姻的态度,可以说这部作品集中地体现了奥斯丁的婚姻伦理观。  相似文献   

17.
庐剧经典《休丁香》是独具安徽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小戏剧目。在叙事策略处理上,叙事时空的假定性、叙事情节的二元对立、叙事体态的人称变换、叙事语言的地域特色均是戏剧审美趣味最直观的再现。  相似文献   

18.
《义鼠》是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微型小说,虽曾有人关注研究过,但力度不够。文章从思想性、艺术性入手,结合小说的审美特征进行思考,认为《义鼠》结构新颖、情节曲折、形象鲜明、人物生动,是文言小说、微型小说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9.
《金庸小说母题及中外比较研究》一书,从多种母题、主题、意象来探讨金庸小说的民族文学特征、民族文化内蕴生成以及外来佛经故事影响。注意在一个武侠文学传统的传承性链条上,发掘金庸小说的多重文化价值。在具体母题、意象的实证探究中,非常重视主题学理论方法的运用,拓展了主题学研究的视阈与空间,进一步验证和提升了主题学研究方法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独具魅力,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述者等方面的分析,在揭示《呼啸山庄》精妙的叙事特色的同时,也展现了艾米莉.勃朗特对于叙事技巧的创新和娴熟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