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生产价格理论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均衡价值理论 ,是当代经济学中两个影响最大的价值理论。这两种价格理论都是按照“利益竞争—利益均衡”分析框架寻找理论价格 ,只是他们研究角度和路径不一样 :马克思是从劳动从属于资本且只有资本之间存在竞争的角度 ,考察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流动规律及其利益均衡结果—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的形成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则从劳动、资本等要素平等竞争角度 ,研究所有经济主体效用最大化及其利益均衡结果—市场均衡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了博弈的思想,研究当水量需求和水价都是随机变量的情况下,风险中性的市场参与主体希望达到自身利润最大化时购买或出售期权契约的最优决策,构建了水期权契约交易主体决策过程,得出了供水公司提供的水期权契约参数应满足的条件,并运用博弈理论求出了用水户分别在期权水市场和现货水市场购买水量的解析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当水量需求和水价都是随机变量的情况下,风险中性的市场参与主体希望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时购买或出售期权契约的最优决策,构建了水期权契约交易主体决策过程,得出供水公司提供的水期权契约参数应满足的条件,并运用博弈理论求出了用水户分别在期权水市场和现货水市场购买水量的解析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市场价格曲线的随机波动过程中,市场或博弈“对方”并不知道每个参与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接受水平,孕利目标,持有证券的时间长短,在市场中存在着或大或小处于一定程度和水平的“市场信息不对称”,此外,市场必须同时面对许多市场参与者,使得市场必须在不同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其博弈策略,从个体的参与者来看,市场在各个时间上不断地变化着策略,作为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在进行参与过程中必须进行博弈策略分析。文中提出了证券市场博弈的基本概念,证券市场价格波动与风险接受水平间的互动性和证券市场博弈理论模型;研究文中提出了证券市场搏弈行为和均衡区域;对证券公司博弈模型进行实证公司,刻划出证券公司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下的市场行为;给出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证券公司参与市场博弈的约束区域及证券公司发展制度安排方向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各种契约安排呈现一条从纵向一体化向现货交易逐渐过渡、连续渐变的契约安排频谱,从频谱的左端到右端,相应价格机制的刚性逐渐增强。由于构成铁矿石市场主体利润函数的各经济变量是外部环境和契约安排的函数,因此针对既定的外部环境,市场主体力求与交易对象达成使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契约安排进而与交易对象围绕契约安排进行讨价还价。当这种讨价还价达到纳什均衡状态时,均衡价格与交易数量同时被决定,铁矿石市场随即达到均衡状态。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铁矿石市场中契约安排重大变化均可被解读为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了铁矿石进出口国的利润函数变量,进而均衡契约安排在频谱上的落点不断推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风险投资体制作为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的一种低交易成本的契约安排,是参与人之间层层博弈后达成的均衡结果,本文剖析了不对称信息与风险投资之间的关系,从一个完整的博弈框架出发,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内生的契约,如有限合伙制、分阶段多轮次投资、投资工具选择、报酬体系等,外生的机制,如法律框架、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家市场等.  相似文献   

7.
金融资产波动性特征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chelier(1900)运用赌博的方法研究证券价格的特征,提出证券价格遵循随机游走,即布朗运动(Brownian Motion)。从此,对金融资产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成为整个金融学的焦点,产生了一系列辉煌的理论:市场有效性理论,市场均衡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以及期权定价理论等。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需要估计资产的风险期望收益率,  相似文献   

8.
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各种契约安排呈现一条从纵向一体化向现货交易逐渐过渡、连续渐变的契约安排频谱,它使得铁矿石市场主体之间的契约安排成为一个连续变量。从频谱的左端到右端,相应价格机制的刚性逐渐增强。铁矿石市场主体的利润是外部环境和契约安排的函数,针对既定的外部环境,铁矿石买卖双方在利润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围绕契约安排进行讨价还价。由于存在契约安排即价格决定方式,故当这种讨价还价达到纳什均衡状态时,均衡价格与交易数量同时被决定,铁矿石市场随即达到均衡状态。该理论能够解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铁矿石市场中契约安排重大变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
阐述传统价格理论的不足,重新诠释价格的经济学内涵,本文认为应从"权利价值和产权标价"的内在性和市场交易性上重新理解和确立价格的经济学涵义.提出广义价格的基本经济学内涵:"广义价格是制度、信息等约束下交易者产权契约性交易的博弈均衡解."最后,在分析交易形态扩展的基础上探讨广义价格交易均衡的主要特征:广义价格均衡是"经济人"的交易均衡,是交易者争夺和分割交易剩余的均衡,是交易谈判力均衡,是包含组织型交易和市场型交易的广义均衡.  相似文献   

10.
研究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即1968年德姆塞茨发表了《交易成本》一文,揭开了这一理论的序幕。它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价格决定的微观机制及其相关问题。在传统的瓦尔拉斯均衡中,研究证券市场价格的决定是把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充其量引入一个拍卖人,而没有考虑市场参与者作为微观个体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因此,市场交易机制就像一个黑箱,具体里面的参与者如何从个体优化的角度进行互动博弈来影响价格的形成没有考察。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定价则是通过分析市场参与者之间如何利用信息进行互动博弈形成价格。事实上,传统理论隐含了证券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而现实的市场由于存在交易费用(如存货成本)、不对称信息,是不完全竞争的。因此进行市场微观结构分析能更好地刻画市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一种独特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裘炜 《经济导刊》2002,(1):31-34,38
我国风险投资与美国有很大差别。普通风险投资是美国风险投资的主体,即职业金融家(注要以有限合伙制形式)所进行的风险投资,在我国几乎不存在。我国的风险投资主要的参与者是政府、大公司和一些机构。其中,公司参与进行的风险投资的比重很大,据不完全统计,金额超过25亿元。目前公司风险投资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国内对普通风险投资的研究较多,对于公司风险投资的研究还比较少。但公司风险投资在整个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上(包括形成、结合、运作与治理和退出阶段)与普通风险投资均有明显的不同,在美国,两者也分属不同的类别(公司风险投资有专门的刊物,每年有专门的论  相似文献   

12.
印度经济尤其是软件业的发展令世人瞩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印度风险投资业起步虽晚,发展亦未成熟,但其吸收的风险投资总额在亚洲名列第二,这是印度政府一系列制度改革的结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印度风险投资业中海外风险投资基金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3.
Venture Capital Backed Growth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paper proposes a simple equilibrium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 start-up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Venture capitalists not only finance but also advise start-up entrepreneurs and thereby add value to new firms. The paper shows how a productive and active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 boosts innovation based growth. It also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tax policy to promote innovation and growth by strengthening incentives for more intensive venture capital support.  相似文献   

14.
风险资本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和经济动力,中国风险资本由于存在三大扭曲,一直处于蹒跚前行的状态。为推进风险资本的发展,目前亟需从形成机制、运作机制与知识资本的对接机制以及退出机制着手,进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东软创投的风险投资公司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投资是目前高科技企业注入资金的主要来源。风险投资者只有准确地把握被投资高科技企业的企业价值,才能保证风险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企业得到充足的发展资金。为此,改进与完善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风险投资资金供给主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主导型的风险投资具有“政府失灵”的缺陷。当前民间资本充裕,投资需求旺盛,政府应积极进行制度供给.吸引民间资金供给主体进入风险投资,实现“官助民办”的风险投资供给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17.
风险资本的六种退出渠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芳 《经济纵横》2001,(2):24-27
本文主要分析介绍了公开上市、买壳上市或借壳上市、并购退出、风险企业回购、寻找第二期收购、清算退出等六种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结合案例 ,分析了这些措施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18.
风险投资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悦 《资本市场》2002,(2):62-63
<正> 信息的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全易导致资本所有人和企业经理人之间发生委托—代理问题。当经理人用别人的钱运作时,不可能期望他如同管理自己的钱财一样用心周到。因而有必要通过某种或某些行为约束机制组合对经理人进行监控,以保证资本所有人的利益。对于缺乏有效外部约束机制的国内风险投资业而言,在契约中引入合理的内部监控条款更为必要。本文认为一个合理的内部监控体系应具有五个方面的作用:(1)行之有效的监控标准,公正、不偏袒的监控手段;(2)用激励的手段促使监控主体努力行使监控行为,收集和反映被监控者的行为信息;(3)对被监控者的行为进行评价,并予以调整,使之趋向于资本所有人的目的;(4)建立完整的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明确"风险投资退出"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风险投资家做出退出时机决策的主要动因,对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进行比较和选择,并剖析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现有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20.
陈春发 《经济问题》2008,(5):101-104
风险投资中存在各种较高的风险,其中包括企业家的道德风险.如何有效控制道德风险,提升风险投资的效率?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或治理结构来激励创业企业家,使其努力工作?从效用、投资阶段、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等角度,分析了风险投资家对创业企业家实行的正反向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