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是其中之一。在虚拟世界里,网络伦理道德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程度,因此对于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了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表现形式、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形成根源,并针对网络伦理道德问题从技术、法律、教育、管理及自律等五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网络伦理道德,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所应遵循的原则与规范,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诚信行为、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情感带来了新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意识,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强化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心理调适,健全网络行为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舒本平 《黑河学刊》2011,(2):158-158
针对网络文化中反映出的大学生伦理道德危机现象,提出加强网络课程体系、网络教育载体以及网络道德队伍等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机制建设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于网络发展中的伦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颖 《理论观察》2008,(5):119-120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技术在引起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改变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伦理道德问题。由于网络伦理虚拟现实的特性,我们应该从提高个体自律,完善网络伦理,改进网络技术,加大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应对网络发展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道德环境建设,我们进行了齐齐哈尔市市民网络伦理道德专项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归结出其中存在着诚信意识淡薄、网络行为失范、人际关系疏远、道德意识淡漠、网络道德规范滞后、技术自身缺陷等问题。同时,结合齐齐哈尔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方式、创新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内容、促进网络立法建设、加大网络监管力度等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浅析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晓华 《新西部(上)》2009,(5):167-167,169
本文针对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伦理道德水平产生巨大冲击的现实,提出如何做好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的建议:1、积极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2、政府要加快完善网络立法,制定网络规范;3、建立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开辟网络德育教育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网络伦理道德,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所应遵循的原则与规范,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诚信行为、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情感带来了新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意识,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强化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心理调适,健全网络行为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网络婚姻是继网络恋爱之后,引起社会关注的一种网络形式,它的产生对一般伦理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本文试着从伦理的角度进行剖析,通过分析网络婚姻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困境,为人们提供一种伦理导向,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9.
构建网络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是网络文明时代的呼唤。网络伦理道德建设需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因势利导的原则、无公害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开始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网络舆论的非理性状况呈现蔓延之势,导致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网络舆论危机生成的过程表现为从个体舆论→群体舆论→团体舆论的形成过程。网络舆论危机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遵循不同的网络伦理道德原则以应对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  相似文献   

11.
刘玲 《理论观察》2009,(3):127-128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远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关系密切,主要体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先进特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探讨新的教学改革思路,研究新的教学与管理的模式,具有现实的意义。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给远程教育师生准分离的学习环境做了良好的补充。应从网络教学的现状、“咨询型”课型的内涵、网络教学环境的总体要求、“咨询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游戏化的“咨询型”教学平台的结构设计等四个方面网络技术是如何在“咨询型”网络教学中得到应用的。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发展,为人们获得信息和相互交流带来了便利,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监管机制的不健全,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现象逐渐显现.这些失范现象并不是虚拟的,而是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中,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文章从分析网络伦理道德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根源谈起,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途径,希望能为网络伦理道德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许文 《黑河学刊》2009,(4):113-114
网络“大学吧”是互联网上一种具有沟通功能的粘贴板。透过“大学吧”现象,分析网络时代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适应形势,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网络发最一方面为社会带来极大福利,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结构缺陷,社会规范脱节及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了观念的、规范的和行为的三个层面的网络伦理问题.根据网络伦理的表现形式和网络伦理产生的原因,从三个方面阐述网络伦理的构建,即技术监控,法律法规建设和伦理道德的规范以及伦理教育,旨在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高校深化“两课”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两课”课程调整后,对教育观念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如何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加强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两课”教学改革中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拟从实际出发,初步探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与“两课”教学改革的若干结合点,以期能得到实际运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马芸 《魅力中国》2014,(22):373-373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网络思政队伍建设、校园网络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目的在于做好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曹艳 《中国经贸》2010,(24):162-162
高校是网络起源、推广、发展最广泛的地方。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与日俱增。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在当代网络技术前沿和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上,网络技术以其巨大的力量影响和变革着现代社会,但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给伦理道德带来了许多冲突。因此加强网络伦理建构,增强全社会的网络文明意识,培养网络主体人文精神,推动网络文化建设,净化网络环境,创建和谐的网络空间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9.
“慎独”精神内涵极为丰富,其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新时期,加强“慎独”精神教育,成为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慎独”精神内涵极为丰富,其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新时期,加强“慎独”精神教育,成为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