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俄“面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经贸交往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是,两国之间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却远不如两国政治层面的密切合作,双边贸易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就现状而言,两国的贸易发展不应局限于产业间贸易,更应拓展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9)
金融合作历来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俄两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加强金融合作是推动中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甚至两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文章在深入分析黑龙江省对俄金融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双方金融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而深化对俄金融合作,助力"龙江丝路带"建设。  相似文献   

3.
赵霞 《当代经济》2017,(35):10-11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经济围困力度不断增大,国际油价不断下跌,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我国则是随着自身国力的不断增强,逐渐成为了美国在世界经贸领域的强劲对手.与此同时,美国也开始在亚太地区积极进行战略布局,旨在遏制我国的发展.在此多边关系下,促使了中俄两国的准结盟关系形成,两国的双边贸易上也随着外交关系的持续增进不断增加.文章从中俄近十几年来贸易发展现状为切入口,以具体的数据对中俄两国间的进出口贸易互补性进行分析,继而结合国际情势,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三点进一步提升中俄贸易水平的措施,旨在为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珏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164-165
当前,经济全球化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但对东北亚地区来说,经济区域化的步伐仍需要加快。中俄两国金融合作程度的提升,将对东北亚经济区的整体合作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俄两国在金融合作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两国在金融合作方面范围广布,程度深化,但也存在着诸多与实际需求相悖的问题。在总结了中俄两国金融合作的现状,针对两国金融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中俄两国的金融合作在未来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目前一系列规模盛大的活动已经拉开帷幕.在新的形势下,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化中俄贸易关系、加强双边贸易合作,对促进双边关系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旋律.在俄罗斯东部开发和中国打造"一带一路"北向通道的大背景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正在形成.本文从中俄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着"一带一盟"建设、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及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等新优势出发,系统论述了中俄区域经济共赢的新亮点,即随着中国东北新一轮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东部两个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将会不断创新,双方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猛增,受限于国内石油储量和生产能力,我国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不断增大.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与我国相邻,中俄石油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主要通过对中俄石油合作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促进两国合作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和增长最快的经济实体。但是,受冷战的影响,长期以来,两个国家在经贸方面没有太多的合作。近年来,两国高层领导人开始了接触。政治合作导致了双方经济上的合作,双边贸易已成为经济合作的发动机。并且,当今中印的双边贸易不断增强的趋势正在对两国的政治交往产生积极影响。两国的边境贸易被定位为一种解决双方长期存在的政治问题的工具。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印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印的边界贸易对两国的政治关系和相互理解有明显的影响。中印双边贸易基础坚实、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9.
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开始了历史性转折,两国的经贸关系也随之得到逐步恢复和发展。1989年美对我国实行“制裁”,使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然而由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及贸易上的相互需求,双边贸易及经济合作经过短暂的低潮后再度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前年,我相继与美签订了知识产权、市场准入和禁止劳改产品贸易的三个谅解备忘录,解决了困扰中美经贸关系的一些难题,缓解了中美贸易摩擦,从而推动了两国经贸关系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一、双边贸易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的1979年到1992年的13年中,中美双…  相似文献   

10.
在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俄两国金融合作进入新阶段。俄罗斯稳定经济为该国银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加强两国金融合作已成为中俄两国普遍共识。通过利用好政府交流平台,全面落实银行间合作协议,不断开发两国金融产品,进一步加强银行反洗钱合作,将中俄两国银行合作提升到更高层次和水平上。  相似文献   

11.
赵玉阁  吴颖 《经济师》2009,(7):67-69
伴随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两国的贸易关系持续发展,合作领域日益全面和深化。而在贸易秩序、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却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随着俄入世的不断临近,给我国在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规则框架下推动解决中俄双边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我国应抓住这一机遇。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规范双边贸易的秩序,完善物流体系。企业应深入了解俄罗斯市场的变化,认真做好调研工作,发现并及时把握机会,加强科技创新,走品牌化道路,更广泛地占领俄罗斯市场。  相似文献   

12.
成万牍 《经济》2006,(9):52-53
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已经进行了15年的对话,2006年更是带来实质性成果的一年。自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访华、中俄在能源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以后,两国在能源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步伐明显加快,中俄能源贸易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双方已经建立了专题工作组,确定合资计划,在石油深加工、建设新的炼油厂等方面展开合作。在天然气和石油管道方面,具体工作也已展开,预计最早将于2011年开始对中国供气。  相似文献   

13.
中俄科技合作虽然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两国间巨大的潜力远未发挥出来,合作深度不够高,合作规模还不够大,运作方式也不够规范,双方科技合作的水平既与两国的大国地位和不断提升的战略关系不相适应,也不足以应对两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全球化、经济科技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则中俄两国目前都处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中俄贸易额达655亿美元,是1999年的10倍左右.由此可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俄罗斯经济的回升,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经过多年的曲折发展,己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快车道.因此了解中俄贸易发展现状,提出促进两国贸易增长的战略与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苏联解体后中俄经贸发是的回顾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赵畅 《现代经济信息》2014,(22):163+168
贸易引力模型是研究一国或地区与他国或地区进行双边贸易时,发现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并预测两国未来双边贸易发展趋势,而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经济模型。该模型对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研究也可以起到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从贸易引力模型的介绍出发,阐述贸易引力模型的主要作用,并将其引入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研究之中,说明大力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地方政府积极参与跨国经济、技术合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前,俄罗斯已经成为我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了俄罗斯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但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却在下降,2003年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例仅为1.9%,低于1990年的3.7%的水平。这与中俄两国所拥有的潜力不相称,与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水平也不协调。俄罗斯是我国最大的邻国,地缘上的便利和较大的经济互补性,使得两国在边境贸易合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边境贸易是中俄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俄经贸合作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随着贸易环境的变化,我们应及时调整中俄边境贸易政策、规范双方的边境贸易行为…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扩大对俄合作一直是我国的重要外交政策.随着中俄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筑新型中俄经济合作关系,不断开拓黑龙江省对俄新的合作领域和深层次合作内容,寻找新的合作增长点是目前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基本方向,尤其对两国发展地方经济合作关系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并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与东北亚的经济在今年来却发展缓慢;罗斯经济长期危机、市场无序和政策多变,导致了中俄双方贸易发展缓慢。俄罗斯有着巨大潜力和机遇,中俄两国在商品、技术、劳动力、资源、产业结构诸方面都有很大的互补性,因而贸易能增加两国福利,使两国内居民受益。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对于自己的经济发展也是利大于弊的。我国对俄罗斯的贸易战略必须实现三个重要转变;须站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高度,谋划和推进中俄边境贸易;能否形成良好的、规范化的贸易秩序,是决定双边贸易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须重新审视俄罗斯市场,制定适应性较强的市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自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韩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方在各个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两国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选取2004—2012年中韩双边贸易的数据,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互补度指数比较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对日后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对强化中俄科技合作战略性安排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科技合作虽然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两国间巨大的潜力远未发挥出来,合作深度不够高,合作规模还不够大,运作方式也不够规范,双方科技合作的水平既与两国的大国地位和不断提升的战略关系不相适应,也不足以应对两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全球化、经济科技一体化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