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链接农民群众最直接的金融纽带,目前已经发展成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贵州深处西部,农户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村信贷和经济发展问题尤为突出,农村信用社要下大力气打造和培育贵州农村金融氛围,着力发展三农业务,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走出一条支持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本文通过分析贵州农村信用社服务的相关理论,说明农村信用社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农村信用社自身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初步建立了内部控制的框架体系.但是,农村信用社在内部控制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情况不容乐观.本文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标志着农村信用社站到了新的发展平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由农村信用社向现代的商业银行模式的成功转型,进行商业银行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再造将显得特别重要,人力资源已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农村信用社长期积聚的信贷风险也日趋显现,不良信贷资产额和不良资产的比率居高难下.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防范风险,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村信用社存在的种种弊端已经不能满足形势变化的需求,所以为了优化农村金融配置资源,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产业,对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本文分析讨论了现在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成功经验提出了一些对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国务院15号文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农村信用社总体改革方案:确定了农村信用社为社区性金融机构,交由省级地方政府管理,银监会实施监管,并推出了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吉林、重庆、陕西和江苏八省市的试点;2004年后至今,农村信用社改革迅速发展到全国29个省市。随着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中央落实支农政策到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一直在不断改善。到2004年,信用社的盈利几乎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7.
张广洲  贺继存 《经济师》1999,(10):80-80
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和合作金融并存的格局,作为农村金融的基础——农村信用合作社先后与农业银行脱离了行政隶属关系,并按合作制原则进行了初步规范。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产生和暴露了一系列严重制约和障碍农村信用社生存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而化解这些矛盾的关键在于农村信用社能否立足自身实际,准确定位。立足农村,支持“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的宗旨,是服务与发展定位的最佳选择。农村信用社离开了农村、农民、农业求生存求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5,(11)
我国农村信用社承担着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能。为了解农村信用社发展和支农情况,作者对邢台市农村信用社发展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对发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的各个方面已经在逐渐受到金融危机的危害,使得经济走向了萎缩。从横向来看,几乎所有的与经济和金融相联系的领域都开始萧条。与此同时,不仅仅城市化的改革减慢,而且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也开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风险变得很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困扰,只有改变了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复苏。  相似文献   

10.
王光华 《经济师》2007,(7):295-295
随着全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农村信用社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机遇方面分析,国家非常重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已真正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寄希望于农村信用社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农村信用社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信用社推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已经经过了十几个年头,在全面落实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上,针对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效果不佳的问题进行重新认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中的问题与障碍,对如何进一步拓展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和改善农信关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通河县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发展很快,但信贷风险也日渐显现,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已经成为通河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为了分析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状况,结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运用内外部因素分析法对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得出加强通河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起源于农村,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首要目标也是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改革的方向是让信用社成为服务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社区性地方金融企业。但不能忽视的一个现象是,随着中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原先农村、城郊已经成为城市,农民已经变为市民,传统的种养殖业已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在大中城市周边和发达地区,农业、农村、农民的概念正在逐渐淡化,出现了"有农村无农业,有农业无农民,有农民无农活"的现象。与此同时这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步入了在城市发展的时代,农村信用社在城市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好,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成翠 《当代经济》2007,(14):46-4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科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客观上对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首先从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内涵及动因入手,分析了当前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现状和影响金融创新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能力的具体建议,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能力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3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选择八个省(市)进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这是农村信用社成立50多年来,第一次实行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吉林省作为第一批改革试点省,全省农村信用社已经经历了两年的改革历程。在这场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准确把握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不仅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终成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中指出: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  相似文献   

16.
朱海军 《经济师》2010,(6):199-200
在新形势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一种手段。文章在以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力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当前发展的研究,指出农村信用社社会能力缺失的原因以及构建农村信用社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系,探索其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和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之农村信用社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被称为银行业中的“弱势群体”,因此我国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如何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农信社的现状入手,深入剖析当前农信社在竞争环境、信贷环境、管理环境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最后对农信社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法人体制等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济论坛》2011,(8):F0004-F0004
多年来,唐山农村信用社深深扎根冀东沃土,在服务三农过程中不断发展提高,经过60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唐山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特别是2005年11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唐山办事处挂牌成立,开启了唐山农信社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9.
季丽丽 《新经济》2013,(26):85-85
“三农”发展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有效的促进三农发展,提高新农村的建设水平,成为社会各界着力探讨的课题.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村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的促进农村信用社顺利可持续发展,会计事后监督是关键.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实际,阐述并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会计事后监督的现状,指出当前会计事后监督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与农村信用社情况,提出提高其会计事后监督水平的决策与方法,以期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推进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彩云 《当代经济》2009,(12):28-28
当前,一些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效益低下、亏损严重.究其原因,除了金融体制、当地经济生活水平低等外部条件的制约之外,财务管理工作没有规范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是一个提高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