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在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大量不良债权、债务、既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包袱,也为银行增添了巨大的压力,许多人认为,我国企业这种高负债经营是造成企业亏损和缺乏活力的重要原因,也是国有企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重大障碍,因此是亟待解决的,围绕如何解决银行企业间债务问题也引出了许多观点和争论,这里,我们不妨研究一下日本企业和银行的关系,也许对我们重新认识关于银企之间的这两个问题会有所启示,即:银企之间的密切关系和企业的高负债经营就真的是造成我们企业亏损的“元凶”吗?解决企业占有的银行不良资产的办法之一-债权转股权,就真的一无用处吗?  相似文献   

2.
债权转股权是一种财务重组方式,它通常的做法是债权银行通过过渡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等功能性机构工具,将其对企业的不良债权,按照一定的规则,设计安排,转换为上述功能性组织对企业的股权;待经过对企业资产重组和管理重组,该股权或可选择的信用等级获得提升后,功能性组织再将其变现退出,以求达到化解金融风险,营造企业再生条件,使经济本身得以修复之功效。  相似文献   

3.
债转股对整体搞活国有企业的作用不可置疑,但具体到每个企业由于在偿债、获利、资产管理和变现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别,所以要从企业的资本成本、资本结构、企业的价值等方面综合考虑、分析能否实施债权转股权并取得良好的收益。债权转股权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对企业的股权,它不是将企业的债务变为国家资本金(即“贷改拨”),更不是将企业的债务一笔勾销,而是由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与实施债权转股权企业之…  相似文献   

4.
目前 ,国务院已批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 1 999年 9月 2日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北京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就解决北京水泥厂债务问题正式签订了债权转股权协议 ,这标志着我国债转股政策开始运作。债权转股权对于减轻国企负担及化解银行的不良资产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是国企改革和银行改革的又一重大探索。然而 ,我们仍然要保持冷静 ,不能过高地估计其作用 ,不能把它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为我国国企问题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 ,不可简单化 ,而债转股有其局限性。当人们谈及我国国有企业效益不佳时 ,有一个…  相似文献   

5.
改革点评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北京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解决北京水泥厂债务问题正式签订债权转股权协议,成为我国第一家实施债权转股权的国有企业,从而标志着我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这一重大举措迈开了第一步。 据了解,北京建材集体所属的北京水泥厂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但是这家企业在1992年至1994年的建设期间,所借银行5.09亿元贷款,到1999年8月本息总额已达到9.68亿元,过重的债务使北京水泥厂生产经营面临严重  相似文献   

6.
八面来风     
广东”债权转股权”摆上议事日程广东省经委主任陈善如日前透露,处理国有企业债权债务的“债权转股权”工作已提上议事日程。陈善如说,国家采取措施处理国有企业的债权债务,债权转股权是一个最新的办法,但是什么样的企业可以享受这个政策?陈善如说,对那些产品有市场、有技术且技术装备比较先进、管理好,又切实转换了经营机制的企业,这类企业在当地银行的贷款可以转为股权。陈说,许多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希望上好的项目,但自己没有能力,就向银行大量贷款,于是债台高筑,好的企业也不行了。债转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原来的负债变为国…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银企之间的债务拖欠问题更趋激化,盘根错节的债务链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债务网,严重制约着我国银行和企业的改制。对此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数据库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银行和企业的不良债权资源,通过信息沟通,发现债务链,进行债务清算,排除不良债权中的泡沫成分,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解决不良债权,最终有效解开债务链。  相似文献   

8.
1998—2000年是国企改革的关键三年,今年已入了攻坚时期。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资本金严重不足问题,国家实施四项措施力促国企摆脱困境:第一,债权转股权;第二,部分国债作为技改贴息(政府津贴银行利息);第三,对国企实行封闭贷款;第四,加大资本市场的融资力度。今年8月份继五部委联合发出《封闭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之后,国务院又原则批准了由资产管理公司对一批国有企业实施债权转股权的方案,即《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由此拉开了对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序幕。"债转股"的内容和条件债权转股权的基本内容是:以国有商业银行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对企业的股权。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近期设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后,有关部门提出了国有企业试行债权转股权,以便解决长期形成的不良贷款问题,这个政策~出台,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很多人对此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认为它将会盘活银行的不良债权,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和脱困,是银企双活的积极探索。并且,中国信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999年9月已同北京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的两大股东上海华谊集团和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签订了债权转股权的协议,这表明债转段已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债权转股权,就是将原来国有企业从国有商业银行所借的…  相似文献   

10.
债务资本化(Debt Capitalization),又称债务股权化、债务转化或债务贴现交易。它是指债务国和债权银行商定,将债务国所欠部分债务变成债券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这部分债券,按券面值打折扣以后出售,一些国家有财力的企业、银行、财团和私人都可以购买,然后将所购得的债券拿到债务国的银行贴现,按面值兑换成当地货币后在该债务国投资,可购买企业股份,作为合作资金或创办新企业等等。债务资本化是80年代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以来,债权国和债权银行为避免债务坏帐、缓和国际债务环境,帮助重债国进行债务重整而新兴的一种债务调整方式。在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沉重债务负担困扰的情况下,实行债务资本化已成为缓解债务重荷、振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条可行途径。菲律宾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债务国之一,是最先实行债务资本化的国家,也是目前亚洲唯一实行债务资本化的国家,其债务资本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已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中推行债务资本化比较有效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史灏琳 《北方经济》2004,(11):64-66
所谓债转股即债权转股权,是指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股权关系,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就转变为按股分红.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成为企业阶段性持股的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务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经济状况好转以后,通过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形式回收这笔资金.  相似文献   

12.
如何解决数额巨大的不良债权债务问题,是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包括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银行与企业遇到的一个共同难题。为此,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中有人提出了把银行不良债权变产权(股权)的主张,并称这种主张是国际上行之有效的“金融创新”,具有损失小、操作简便、对债权债务双方均有利等特点。笔者对此尚存有疑虑,提出如下商榷。 商榷之一:如何解决银行投资风险问题。银行的不良债权变产权之后,从表  相似文献   

13.
蒋暹  沈凌 《西部论丛》2003,(6):53-53
一是企业借重组改制之机逃废债务。企业故意忽视甚至排挤债权银行在改制中的合法地位,不通知债权银行就进行改制,出售资产所得收入不用于还贷,政府有关部门也没有征求银行意见就同意企业完成改制。二是利用重点工程建设的优惠政策逃废债务。如利用三峡库区移民和产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间交易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由于企业信誉、经营风险多方面的原因,为解决债务纠纷,债务重组已成为债务企业减轻债务和经营压力,债权企业避免债权彻底失去的重要手段.在债务重组过程中要正确地评估债务,公允价值的引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如何解决长期积淀下来的银行信贷资产和企业债务的双重劣化趋势,是当前金融界、经济界乃至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银行债权的重组。所谓银行债权的重组,就  相似文献   

16.
耿丹丹 《特区经济》2005,(8):280-281
一、不正当关联交易对银行债权造成的危害1.信贷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企业集团很大一部分都是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所以集团企业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这对于本来客户信息系统就不健全的银行而言,要识别这些企业间的关联交易非常困难。而目前我国多数银行都实行分支行体制  相似文献   

17.
对农村合作银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合作银行采取的是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产权关系已初步明晰。但股份合作制本身存在内在不稳定性,而且还存在各种问题,其发展趋势将是股份制,因此农村合作银行需要从建立健全股权管理制度、优化自身股权结构、参股其他金融企业和建立股权流通平台等方面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向实行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政策规定,采取各种形式,逃废银行债务,是银行债权产生的主要原因,也严重地损害了银行的权益。而银行债权面临的风险,将使银行的经营受到影响,同时影响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因此,加强对银行债权的保障是遏制信用危机必须的,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也具有重要意义。一、银行债权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债务主体利用各种手段,悬空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一是利用租赁、承包、托管、重组等方式,如组建新企业时,承租原企业的全部设备,把金融机构的贷款本息挂账悬空,将企业的全部设备和资产承包给其他企业或个人,规避银行债务。企业兼并重组时只兼并有效资产,不承担银行债务。二是利用改制方式,把原来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问题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对金融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呢?下面我们就股份制改造的内容、模式和相应的几个配套条件来论述一下这个问题。第一、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内容我国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就是在金融企业资产评估、产权界定的基础上,明晰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人格化代表,打破国有资产在金融系统的垄断地位和封闭状态,促进银行法人资产来源的多元化及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构建以国有资产股权为主体、多元股权兼融共生的新型社会主义公…  相似文献   

20.
走出债转股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权转股权作为近期金融界出台的主流方案,被称为“回收不良贷款的主要形式”。但是,债转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个单纯的债转股问题,其背后隐含着一场涉及多重利益主体的博弈和企业、银行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问题。债转股方案在化解银行信贷风险,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方面将会有所作为,但由于种种局限,国内对债转股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必须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