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我们作为主管集团公关宣传工作的部门,积极配合集团’94总体战略方针,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关宣传活动,不仅增强了赛格内部的凝聚力,而且为集团展示实力、塑造形象、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公关宣传工作要实现广交朋友、促销产品、展示企业实力和形象的功能,必须以一定规模的活动为载体。1994年,我们协同集团总部各有关部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活动,进行"实力公关"。  相似文献   

2.
<正> 深圳赛格集团成立于1986年1月,是深圳市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也是我国组建最早的以现代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企业集团之一。然而,和我国大多数企业集团一样,赛格集团在初期发展阶段,也出现了投资过度膨胀,战线拉得过长,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企业高负债经营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赛格集团企业经济效益低下,集团的发展很快陷入困境,银行筹资十分困难。如果当时没有深圳市政府和相关银行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格集团)成立于1986年,2003年“债转股”完成后,成为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占46.52%)、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占29.51%)、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占13.98%)、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占9.99%)等四家股东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3.55亿元。截至2003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29亿元,净资产50亿元。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58.28亿元、利润4.92亿元。2003年赛格集团列全国500强企业第224位,列全国电子百强企业第23位,被广东省和深圳市确定为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企业。赛格集团是以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为主体,高科技产品…  相似文献   

4.
深圳赛格集团公司根据中央和深圳市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企业实际,研究制定了《赛格集团公司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初步方案和实施步骤》,并按照这个方案有步骤地开展了以下工作:一、理顺产权关系,建立健全企业法人制度1.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按照集团制定的《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登记管理办法》,赛格进行了全面的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明晰  相似文献   

5.
目前,审计和财务大检查是监督国有资产安全的主要手段,但它们只能监督已发生的事情,却没办法预防或及时发现正在发生的事情。由于对国有资产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致使一些国有企业一审计便发现国有资产已被捅了个大窟国。赛格集团也有过这样的情况。为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去年,赛格人想出了一个财务调查的办法,对运行中的资产进行调查、审核,使监督关口前移,并于去年付诸实施。实践证明,它能较好地对国有资产安全程度起到报警和防范作用。去年5月,赛格集团财务部对赛格广场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  相似文献   

6.
郑园  段文婧 《中国物业管理》2013,(12):J0014-J0015
上榜理由:赛格物业坚持“专业化、规模化、多元化”的经营理念,始终抓住“规范管理、提升品质,开拓市场、打造品牌”这条主线,通过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谋篇布局,不断开拓市场,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优质物业管理品牌。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企中传统的人事管理逐渐变为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这是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职能扩大和在企业发展中重要性的表现。我们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上海第一钢铁厂,建于1938年,1995年12月组建上海第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11月由宝钢集团联合上钢集团组建上海宝钢集团。  相似文献   

8.
小路 《英才》2007,(5):82-82
尽管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份业绩预测修正公告却让上市公司深圳赛格(000058)的投资者们着实领略了一把“倒春寒”。  相似文献   

9.
4月12日,"铸央企之魂·圆强国之梦"国企精神研讨会在北京人民网1号演播厅隆重举行。中核工业、中国电科、中国中车、大唐电信4家单位面向社会发布了"核工业精神""预警机精神""中国高铁工人精神""大唐电信精神",新时期"国企精神"集中亮相,展现了中央企业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力量。官产学界对"国企精神"的价值、内涵及特点与培育、提炼和弘扬"国企精神"进行了热烈讨论,丰富了对"国企精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深圳赛格集团公司是深圳市属国有大型企业。目前,公司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84家,财务合并报表范围的企业有41家,其中,上市股份公司4家,内部股份公司2家。1993年以来,我们对集团进行了历时4年的战略大调整。坚持一个中心(经济效益),面向两个市场(国际、国内),实现三大转变(向高科技产业群体转变、向集约化的规模经营方式转变、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形成四大支柱(电子制造、金融、商贸、房地产),坚持以人为本,最终使企业走出了困境,赛格整体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1996年实现税后利润3.5…  相似文献   

11.
"今年来国家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导致新增贷款的紧缩,和一些国企相比,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在贷款方面根本就没有什么议价能力."福建远东电机集团董事长陈鉴明在谈到企业融资问题时对记者表示,"现在企业为了获得资金,可以说是不计成本".  相似文献   

12.
<正>深圳市赛格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深圳市赛格集团公司的直属控股企业,公司于一九九四年注册设立,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主要经营范围:物业管理及配套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综合服务、电梯维护等。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李永平。总经理:马凯。公司管理项目涵盖大型电子商场、甲级超高层高档写字楼、大型住宅小区等类型,并荣获国家、省、市优秀示范大厦(小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公司以赛格广场为根基,通过十多年的超高层楼宇及大型住宅小区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没有和沃尔玛打过至少五年交道的企业,根本不可能理解买下沃尔玛对中国制造的意义!"金王集团董事长陈索斌对《中国企业家》杂志表示。"我是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人!""我们终于找到你了"1998年,创立5年的青岛金王集团首次进入沃尔玛全球采购系统。这一年,陈索斌在金王青岛总部的办公室里会见了来自美国阿肯色州本顿维尔的沃尔玛高级买手(全球采购员)。见面伊始,后者喜出望外地表示,"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相似文献   

14.
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体系──赛格日立申请ISO 9002认证及获证后的质量改进深圳赛格日立公司夏常荣深圳赛格日立彩色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中日合资兴建的大型工业企业,总投资1·56亿美元,注册资本3600万美元,厂区占地15·43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正>中房集团北京物业公司是中房集团在京的直属企业,系北京市最早具有法人资格的物业管理公司之一。作为国有企业的龙头骨干,自1985年成立以来,中房集团北京物业公司一直在物业管理领域默默耕耘,在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经济效益逐年递增,走出了一条企业复兴之路。谈到成功的经验,中房集团北京物业公司的总经理邓乃鸿说:“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工作思想的不断转变。只有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断解放和转变我们的思想,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邓乃鸿将公司的成功归结为两个方面的转变,即基础管理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和发展思路的转变。正是这两次转变,才使得中房集团北京物业公司这只“国企大船”经过暴风雨的洗礼,走上了一条复兴之路。“转变”之一:经营方式的转变邓乃鸿说:“一个企业要想比别人棋高一着,就必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6.
刘微  王宏 《企业文明》2015,(3):58-59
在长期的企业文化建设中,特别是企业实施战略重组、搬迁改造10年来,沈鼓集团全面加强企业文化的顶层设计,扎实开展基层实践活动,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近年来,企业曾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新中国60年全国企业精神60佳""改革开放35周年企业文化竞争力30强"等荣誉称号。加强企业文化的顶层设计打造科学完善的沈鼓文化体系沈鼓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始于1983  相似文献   

17.
我们黑龙江华安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兵器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六年来,我们在解困发展的实践中,开展了切合实际的文化铸魂工程,凝万众之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企业由一个衰败凄凉的停水、停电、停气、停发工资的"四停"企业,转化为国家和兵器行业、黑龙江省国企解困发展的进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国企,一种具有浓厚政治色彩、在西方备受争议的企业形态;世界500强,一个不问出身、只以实力论英雄的经济强企圈。2011年中央经济会议之后,冀中能源,这个拥有双重身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中时刻走在前沿的国际化大型国企,又在第一时间出台了"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社平说——  相似文献   

19.
<正>希望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都能得到攀升;希望这个行业的后备的人才队伍,能够得到有力的提升和保障。《中国物业管理》:人世沧桑,岁月蹉跎,历史的年轮已经走过2012。这一年,于您而言,是怎样的光景,有什么具体的收获,请说一件在工作上最值得骄傲的事。张伟杰:值得骄傲的事,真的不敢讲。毕竟企业在发展当中,总是不断在看到问题,发现不足。不过,一定要说值得骄傲的,那就是:12月7日,天房集团荣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特别金奖"的第三名,成为天津唯一入选国企。我觉得从整个集团战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传统国企由单一投资主体转变为多元化投资主体,企业的产权结构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国企在竞争市场中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新国企现象横空出世.文章通过对新国企研究文献的综述,提出了对新国企的独到理解--"三个代表""八个坚持"和"一个本质区别",并从产权制度视角通过理论与案例的分析对新国企及其现象进行了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