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配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12月25日财政部制定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印发。股权分置的直接目的在于使非流通股权得流通权,即与流通股一样的上市交易地位,从而改良资本市场。这不仅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涉及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经济利益。但通过对股权分置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分析,可以发现《规定》中会计处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股权分置的代价没有及时确认为企业整体资产和权益的减少,使非流通股持有企业所有者不能取得有用的会计信息。《规定》的会计处理值得商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的会计问题,目的是当前在中国进行股改的过程中,为了使股票市场乃至中国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会计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必须与市场形势相一致,根据股权分置改革的需要及时研究调整会计方法,以便适合并且促进股改的顺利完成.本文分别就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和上市公司这三个不同的会计处理问题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3.
全流通前后股东利益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证券市场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非流通股可以解禁并在二级市场流通,流通股股东也可在对价支付中获得收益,我国股票市场就此进入全流通阶段.本文针对股权分置改革中支付对价问题进行研究,采取动态博弈建模,从博弈角度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同时,本文对全流通前后非流通股股东及流通股股东的收益变化进行博弈矩阵分析,对全流通给两者的影响进行研判  相似文献   

4.
余俊 《中国商办工业》2008,(10):243-244
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是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就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应支付的对价而进行的持续博弈过程,股权分置改革蕴含着多方利益的博弈。从股权分置改革的博弈论基础出发,建立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求解得出博弈双方的最优策略是非流通股股东设计合理对价方案,流通股股东积极参与,使其通过,最终达到共赢,同时对股东问博弈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股改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是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就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应支付的对价而进行的持续博弈过程,股权分置改革蕴含着多方利益的博弈。从股权分置改革的博弈论基础出发,建立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求解得出博弈双方的最优策略是非流通股股东设计合理对价方案,流通股股东积极参与,使其通过,最终达到共赢,同时对股东间博弈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股改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甘霖 《财经论丛》2006,(2):98-101
本文对当前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主体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认为,对于不同的股权分置解决方案,会计处理的实质应该一致。对于非流通股股东而言,对其支付对价或补偿应该作为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非流通股股东应该重新确定股权投资差额;对于流通股股东而言,其所收到的对价或补偿应该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符合谨慎性原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其承担了股改费用,则股改费用应该冲减股本溢价,而不能作为费用。  相似文献   

7.
胡波 《商业会计》2011,(21):40-41
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打破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界限,必然对证券市场各个参与主体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财经资讯     
摘自《经济日报》国资委规范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最近,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应当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股权分置改革的有关规定,在广泛征求其他非流通股股东和A股市场流通股股东意见基础上,研究制订符合上市公司及自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2005年年底出台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使上市公司股改相关会计处理方法得以明确,而且使得一直备受业界关注的股改是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非流通股股东支付股改对价是否影响其当期业绩等争议得到暂时的平息.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2005年年底出台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使上市公司股改相关会计处理方法得以明确,而且使得一直备受业界关注的股改是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非流通股股东支付股改对价是否影响其当期业绩等争议得到暂时的平息。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改革对控股股东和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的历史遗留问题,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作为控股股东的非流通股股东侵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已是不争的事实。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这一现象能否得到改善呢?从博弈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后,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控股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但其改善程度则主要依靠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度和股票市场信息披露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基本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股权分置背景下非流通股股东所能获得的收益角度,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股权分置是中国资本市场因特殊历史原因形成的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同资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的制度安排。非流通股大股东出于高溢价发行收益、认配权收益、控翩权掌控所获得的收益等考虑.在强势话语权的背景下,做出了有利于自身的融资结构安排。固然理论上讲股权融资成本很高。但在我国股权分置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融资获得的上述三重收益要远远大于股权融资成泰。通过股权分置.非流通肢股东能够攫取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制度层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改革的有关会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相关会计处理问题开始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对于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如何对支付"对价"进行会计处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影响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高管人员的考核.特别是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东为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会给企业管理层带来额外的业绩压力.由此可见,会计处理在客观反映经济现实的基础上,还必须考虑到其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到目前为止,财政部还没有出台相关的哪具体规定,各界人也众说纷纭.从两批试点公司公布的方案看,补偿方式越来越多,涉及会计的基本有三种:送股、缩股(扩股或缩股方案本质上与送股一样,都是调整股东的持股比例)、送现金.  相似文献   

14.
所谓股权分置,是指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而导致的“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的现象。不同的利益导向造成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分置,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对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极其不利。  相似文献   

15.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股票市场在成立初期就产生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划分问题,流通股股东由于不具有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而使得自身权益难以保障。因此,从2005年5月9日开始,中国开始对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以解决长久以来困扰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棘手问题。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有关税务问题处置得当与否是事关股权分置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资本利得税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用权证解决股权分置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权证市场和股票市场上的进行了博弈分析;通过分析,从理论上验证了引入权证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可行性,并且也指出了在理性的假设下非流通股股东设计权证的最佳策略和流通股股东在权证市场和股票市场上最佳投资组合,同时也为市场监管者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权证市场和股票市场上的进行了博弈分析,通过分析,从理论上验证了引入权证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可行性,并且也指出了在理性的假设下非流通股股东设计权证的最佳策略和流通股股东在权证市场和股票市场上最佳投资组合,同时也为市场监管者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用权证解决股权分置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权证市场和股票市场上的进行了博弈分析通过分析,从理论上验证了引入权证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可行性,并且也指出了在理性的假设下非流通股股东设计权证的最佳策略和流通股股东在权证市场和股票市场上最佳投资组合,同时也为市场监管者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情况目前,在我国1 400多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中,64%属于不能上市流通的股份(其中主要是国有股)。这种股权分置的状况已成为制约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股权分置改革是为贯彻落实“国九条”而对资本市场进行的一项重大制度改革,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实施股市全流通。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来获取流通权。据证监会介绍,由于各家上市公司的情况千差万别,其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都是按照“统一组织、分散决策”的原则来制定,因此,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2—2006年A股非ST类上市公司的388笔非流通股交易为研究对象,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非流通股转让价格仅仅是当日非流通股交易价格的0.336;非流通股转让价格相对于流通股价格的比率受非流通股比例的负面影响;第二,此轮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大多集中于10送3.07股,远低于合理送股对价水平,实际送股数量难以保证流通股股东的合理经济利益。进一步的分析也表明,股改前非流通股比例、非流通股转让价格比例是影响大小非套现回报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