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全面推行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王希锟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辽宁省锦州市在加快传统增量农业向现代增效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生产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并突出表现在生产经营方式领域。一是农业缺乏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能力,主客观条件不利于农业基础地位的...  相似文献   

2.
加快农业科技发展 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一方面落后于我国入世后农业发展实际的要求,不利于提升我国农业结构、增强农产品抗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另一方面,落后于国际农业科技发展潮流,不利于我国农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后劲。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取合理的战略战术措施,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的顺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郊区九十年代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把农业和农民推向市场,加速农业向市场经济过渡。难点之一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大流通大市场的矛盾,人们越来越感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和商品粮基地建设,不利于建立现代化农业,不利于创建城郊  相似文献   

4.
旱作农业,也称雨养农业,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在不利于发展灌溉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天然降水,通过建立合理的旱作农业结构采取一系列旱作农业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实现高产、稳产的农业模式。我区75%以上的耕地是旱地,旱作区粮食产量约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60%。旱作区的丰欠直接左右着全区农业的形势。治旱兴农,提高旱作农业产量既是发展农业生产、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措施,也是改变旱作区乃至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状况措施之一、制约旱作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干旱我区地处半干旱气候区,不但降水少,而且季…  相似文献   

5.
关于农业比较利益偏低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用地占全世界耕地的7%,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社会效益很大、经济效益很低的产业。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将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并且也不利于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全体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应尽快解决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关于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我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关于增加农业资金投入问题的探讨王绍仪,周静长期以来,农业基础一直比较薄弱,严重制约着全省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虽一度有较大发展,但近年来却又呈现徘徊不前的局面,这不仅影响农副产品的有效供应,也不利于平抑物价、稳定大局。解决农业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7.
王猛 《农业经济》2004,(11):54-54
目前。世界农业生产已进入全球性配置阶段。发展现代农业不能光走传统发展道路。必须走与国际农业市场衔接、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实现中外农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外向型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发展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很低,现有的农业体制、经营规模和经营方式还不利于建立外向型农业,必须进行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剧了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得有害物质排放量增加,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导致了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存,而且所出现的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又反过来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作为农业大国和强国的美国,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一直存在一种观点,即这种经营方式不利于实行规模经营,不利于采用新技术特别是机械化作业,不利于农产品进入大市场,一句话,不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然而,近年来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和新趋势颠覆了这种观点,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由此,王志刚等以水稻生产为例明确提出:农业规模经营:从生产环节外包开始。他们分析认为,通过生产环节外包实现生产环节规模经营相对于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更容易。在当前条件下,农户户主年龄、家庭务农劳动力数量、家庭拥有农机价值和承包土地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调队2003—2006年的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对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辽宁省的农业劳动力已表现出"老龄化"现象,而且近年来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总体上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发展不能长期建立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基础之上,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难题,必须找到合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山东省农业产业产值数据为依据,通过对不同区域农业结构相似程度的比较和实证分析,认为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具有同构特征而且这种同构趋势正在日趋强化.然而,农业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区域间产业分工与协作,也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并制定有效政策,尽力避免这种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12.
赵宇军 《山西农经》2020,(5):50-50,52
为提升农用地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民加大了化肥和地膜用量,从而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生态农业的重要作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1988年启动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农业经济迅猛发展.但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深入开展,现有农业金融体系的融资能力已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通过系统分析现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筹资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提出可以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采用BOT融资模式弥补资金缺口,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农业尤其是种植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西部种植业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优势。气候优势、地理优势、农业劳动力密集优势,克服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各种因素,适时调整其结构,是西部大开发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西部种植业面临的首要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阿根廷大豆产业发展与政府政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阿根廷的大豆产业不仅没有得到政府的任何补贴政策支持,而且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农业政策严重不利于大豆产业发展;阿根廷的大豆科研也远远不如美国和巴西。在这种恶劣环境中,阿根廷的大豆产业居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因此,考察阿根廷的大豆产业发展对于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农业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防治,就是抓住改良农业技术的关键,以消灭或减少有利于病虫发生的条件,加强或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发展的条件,有目的地改变某些环境因子,从而达到减轻或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法学研究一直十分落后和极不成熟,这不利于我国农业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影响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应当充分认识到农业法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我国农业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应当从扩展研究领域、完善研究方法、强调法学家参与等方面强化我国农业法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段学慧 《农村经济》2011,(11):74-77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过程中,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的缺失,导致农户和保险公司处于被动地位,降低了财政补贴的效率,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创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首先必须对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经营模式、管理机构进行创新,其次要对财政补贴机制本身进行创新,同时还要进行相关配套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农资价格波动与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资料作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投入。其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成本变动必然会对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稳定造成影响。本文通过考察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和农民收入波动状况后发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会加剧农民收入的波动,从而不利于保持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入稳定。  相似文献   

20.
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信息资源匮乏是我国发展信息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不仅不利于全面开展信息服务,而且降低了信息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发展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出发,提出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