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年初“劣质奶粉”肆虐期间,本刊已经大幅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相隔只是短短数月,本期“质量热点”重提乳品  相似文献   

2.
《企业标准化》2004,(6):8-14
2004年4月23日,河北定州一名6个月大的“大头娃娃”在北京妇产医院保健楼进行体检。这名婴儿此前因食用了劣质奶粉“澳蒙牛初乳”造成脑袋比正常婴儿偏大,体重减轻。自2003年5月以来,安徽阜阳171名原本健康的婴儿在喂养期间食用了劣质奶粉,导致身体瘦弱、四肢短小、头部肿大,其中死亡13人。据报道,阜阳  相似文献   

3.
随着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激起社会公愤,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再次成为“过街老鼠”。近日,全国各地又相继查处了一大批制售劣质奶粉的案件,一批批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  相似文献   

4.
2004年发生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相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一个个幼小的生命由于受到劣质奶粉的侵害而成了“大头娃娃”,有的甚至还来不及更多体会生命的乐趣就过早地夭折了。然而,对于那些幸存的孩子来说,未来的日子还很漫长,他们曾经受到过的伤害应该得到怎样的赔偿,又该由谁来赔偿?高正,太和县的一个普通农民。正是因为他的多方举报,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才得以彻底曝光。而作为劣质奶粉受害儿童的家长,他依法维权,又把劣质奶粉生产厂家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5.
“劣质奶粉”在2004年成为点击率极高的一个名词,为了保护许多幼小的生命,从2004年4月开始国家质检总局有关部门对全国的奶粉生产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就在不久前刚刚公布了54家生产劣质奶粉企业的“黑名单”。然而,江西南昌的“三溢”乳业竟然将过期变质的婴幼儿奶粉改换成中老年奶粉的包装重新推入市场。  相似文献   

6.
于志  王国华 《活力》2004,(7):126-126
一、“阜阳事件”揭示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机关存在的问题 “据新华网合肥2004年5月17日电,国务院调查组对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基本查清,共涉及10个地区40家企业,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婴儿共计12人,有关责任人将被严肃处理”。阜阳事件反映了当地一些经济执法部门市场监管不利,没有切实有效地履行监管职责。  相似文献   

7.
鞠红梅 《活力》2014,(2):72-72
目前,几乎所有媒体都摒弃了“记者是一个旁观者”的新闻观点,都在大力打造“主观新闻”。尤其是深度报道,体现记者和媒体的“观点”已基本达成业内共识。面对两年来智能手机突飞猛进的冲击,不但纸媒在用深度报道来“抵抗”,新兴媒体也在用深度报道来博眼球。  相似文献   

8.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劣质奶粉生产企业“黑名单”,12家企业及其不合格产品被曝光。  相似文献   

9.
姜明  李洁蕊 《活力》2010,(17):60-60
目前.媒体已进入品牌营销时代,新闻报道则进入了观点时代。具有高品质信息“附加值”的深度报道,被看做网络时代平面媒体的守护者,越来越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和厚爱。特别是传统的平面媒体.如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青年报等,其推出的深度报道已成为对抗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的“法宝”。然而.尽管“深度报道”被众多的媒体当做竞争的“重武器”,但真正让读者感受到有深度的报道却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0.
董艳春 《活力》2011,(6):259-259
人大、政协“两会”的报道,一直被认为是时政新闻的重要报道内容。也是考验时政记者“真功夫”的试金石。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政务公开力度的加大.“两会”的透明度也在明显加强。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也越来越受普通百姓的关注,成为百姓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于是.对“两会”新闻报道的推陈出新,也是各类媒体追求的目标,其中纸质媒体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这里,笔者仅就晚报在“两会”报道上的创新尝试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1.
8月12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公布了全国奶粉监督抽查结果,全国496家奶粉生产企业全部接受了检查,54家生产劣质奶粉企业被列入首批“黑名单”。  相似文献   

12.
欣然 《上海质量》2004,(4):12-13
就在很多上海儿童为“营养过剩”而发愁时,远在安徽农村的一个小地方,却出现了因营养极度匮乏令婴儿或死去或患病的劣质奶粉事件。  相似文献   

13.
在“劣质奶粉”事件告一段落后,国家有关部门相应加紧了对各地乳制品的监督抽查,从有关部门得知,今年下半年的全国乳品质量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威胁论”、“中国政府践踏人权”、“中国政府在非洲实行新的殖民主义、掠夺资源”等,类似这样对中国的报道在西方媒体、电视、报纸上早已见怪不怪。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等多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西方媒体歪曲报道中国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责任是个链     
金华火腿、德州扒鸡等老字号产品出现造假的影响还未过去,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广州“毒酒”案、烟台有害龙口粉丝和四川“敌敌畏泡菜”等又冒了出来。问题出现的背后,是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责任政府。敢于直面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威胁论”、“中国政府践踏人权”、“中国政府在非洲实行新的殖民主义、掠夺资源”等,类似这样对中国的报道在西方媒体、电视、报纸上早已见怪不怪。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等多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西方媒体歪曲报道中国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永善 《活力》2011,(6):226-226
一、新闻报道中的反向思维近些年的新闻报道中。有一种现象颇令人深思。当社会生活涌现某一新闻事物或时代人物时,各地媒体往往相拥而上,把新闻“炒”得热火朝天。有人称之为“飞蛾效应”.将新闻媒体喻为争先恐后“扑火”的飞蛾。这些报道大多角度相似,观点相近。只有极少数媒体独辟蹊径,从相异甚至相反的角度组织报道,结果传播更佳。这种报道方式,我们称之为求异思维或反向思维。  相似文献   

18.
据新华网报道,“天价酒”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曾召开会议,会议主要有两个议题,第一,要求严查“内鬼”,查出要严惩。第二,跟外宣部门商量如何应对媒体采访,坚决要求任何人未经同意情况下不得接受媒体采访。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毒酒”、“毒狗肉”、“毒火腿”、“毒腐竹”、“毒海带”、“劣质奶粉”等事件频频曝光,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消费的信心受到了很大打击。为了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最近,国务院又召开常务会议,对  相似文献   

20.
最近,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黄光裕遭拘押”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