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茶,经过五千年的洗礼,已成为海峡两岸人民每日不可或缺的饮品。大陆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产地。台湾虽然也出产茶,但仅限于少数几个品种。无论生产规模、品种、质量、性价比,都远比不上大陆。为了避开与大陆茶叶的直接竞争,台湾茶产业的发展策略除了主打特色茶和健康养生茶饮料外,还在茶叶的许多应用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其多元化发展不仅提供了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其它选择,最重要的是,增加了茶叶的使用量及享用风味。  相似文献   

2.
北京人喜欢喝花茶,2003年开始转换成绿茶口味,这个现象不能排除“非典”的影响.接着铁观音受到更多人的喜爱.2005底云南马帮驼普洱茶进北京.掀起普洱茶热。随着茶叶市场产销两旺,北京茶叶店、茶馆猛增。马连道茶业一条街迅速发展壮大,产生了茶产地直销的聚集效应.形成品牌。不仅市场体量加大.周边楼市价格也飞涨。浙江、武夷山等茶产地纷纷接洽推广。八大处公园由于从2002年举办中国园林茶文化节,弘扬茶文化而成为茶业界不可或缺的茶事平台。尤其云南马帮进京抵达八大处,更使其声名远播。2005年10月.云南马帮在北京举行的”希望工程云南普洱茶慈善拍卖“会上,一筒七子饼普洱茶竞拍出了160万元的天价.每克普洱茶价格大大超过了黄金价格。北京张一元、原长厚、吴裕泰等老字号纷纷抢滩市场.老舍茶馆推出五环茶艺宣传奥运。更香、天福等茶业品牌逐步崭露头角。消费市场的态势拉动了茶产地的发展。来自云南茶叶主要生产区西双版纳、思茅和临沧等地的消息,2005年的茶叶收购价格同比上涨了3信.据悉.广东等地的茶叶商贩突然大范围到云南茶叶主产区大量收购茶叶.是当地茶叶价格猛涨的主要原因。晒青茶是普洱茶的加工原料。常年一级晒青茶每公斤15元左右.2005年最高卖到45元.二级晒青茶从原来的每公斤10元至12元提到30元左右:普洱茶原料产地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乔木毛青春茶.最好品质的卖到了每公斤300元左右。茶产业发展态势喜人一是名优茶生产迅速发展。全国名优茶年产量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两万吨.已增长到去年的20余万吨.约占全国当年茶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名优茶总产值则达到804L元,占至l全国当年茶叶总产值的四分之三.充分体现了优质高效农业的威力。二是茶饮料、茶食品等茶叶深加工迅速发展.去年实现总产值已突破100亿元大关。三是在茶与健康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茶营养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大量出现。然而.市场持续升温.由于利益驱动.造假者的造假手段层出不穷.茶叶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茶叶名牌的树立.降低了中国茶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茶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内代表和象征之一。虽然以地域命名的名茶成百上千.但在国际市场.我国却缺少相应的名牌产品。从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上了解到.有名茶无名牌、同一产地品质参差、出口额大幅下滑.正成为中国茶产业的隐忧。中国茶叶呼唤能走向世界.冲出”世界味道”的名牌。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报告》2005,(76):1-14
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粳稻产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粳稻调出区。为确保我国粳稻供求基本平衡,国家应采取积极扶持东北地区发展稻谷生产的有效政策;改善稻谷品种,提高优良稻谷品种的比例,积极发展绿色有机稻米生产;支持和发展产销区协作关系,加大稻谷营销力度;研究、开发新型水稻深加工产品,提高稻谷加工技术和设备水平,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清代晋帮茶商与湖南安化茶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晋商是明清商帮中重要一支,其中的茶商以明茶马互市为发端,至清代日渐兴盛,成为国内主要茶叶商帮之一。湖南是著名茶叶产区,晋商在湖南安化采茶、制茶,并将加工后的茶叶运销到西北茶市,实现了一体化的经营方式,促进了国内及国际茶叶贸易的发展。随着茶叶贸易的兴盛,安化当地形成了以茶叶生产、加工及包装一体化的地区生产格局,极大地促进了湖南及安化当地经济的发展,晋帮茶商也因此获利,二者在茶叶贸易中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宋代的茶叶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宋代茶叶市场概说 茶叶生产是从唐代开始异军突起的一个新兴的商品生产领域,到宋代已越来越多地向专业化生产迈进。随着生产的发展,茶叶消费愈益普及。时人谓:“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大量材料表明,茶叶产地在宋代基本全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而消费市场则主要是汴京等大中城镇,特别是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介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交换必然也相应发展,出现了“商于海者,不宝珠玉,则宝犀瑁;商于陆者,不宝盐铁,则宝茶茗”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李勇  李镇 《魅力中国》2010,(31):60-60
一、产地条件 产地应选择在空气清洁无污染,生产基地尽量做到远离工矿、医院等污染源区。产地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灌溉用水清洁,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产地整体环境条件符合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北流是广西水果的主要生产基地,水果生产是北流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近年来,北流以荔枝、龙眼为主的水果生产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北流市主要种植的品种荔枝、龙眼都有着成熟期集中,收获期和加工期短的特点,加上缺乏相应的农产品深加工作支撑,  相似文献   

8.
通过闽台两地问卷调查,运用DEA模型测算并比较闽台两地茶农乌龙茶生产效率。结果表明:福建省乌龙茶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总体上高于台湾地区,纯技术效率水平二者相当。在以DEA所得乌龙茶茶农生产效率值为因变量基础上,选取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等七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构建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乌龙茶生产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茶园面积仅对台湾地区乌龙茶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仅对福建省乌龙茶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乌龙茶茶叶品种、乌龙茶茶叶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是否接受技术培训则对两地乌龙茶生产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说“茶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一点都不为过。目前,中国有3.7亿人有饮茶习惯,人均年茶叶消费0.86公斤。中国不仅是茶叶的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茶叶生产大国。在世界市场上,中国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  相似文献   

10.
印度茶叶生产简况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家,其消费量与输出量都居世界第一。印度现有22个邦生产茶叶,共有14000个茶叶种植场,茶园总面积40万公顷,1991年的茶叶产量达74.2万吨,1992年略有减产也有70.4万吨。印度茶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  相似文献   

11.
杨开智  杨昌雄 《魅力中国》2011,(14):386-387
一、概述 有机茶定义:遵循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的规章,按照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按有机茶颁证机构认证,并颁发证书的茶叶,是真正无污染、营养丰富,高品位、高质量的保健饮品,同时与普通茶叶有显著差异。首先,有机茶产自最佳生态环境,包括土壤、水质、大气、肥料等,其次,生产过程中实行全程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2.
优化粮食品种区域结构提高我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在粮食品种结构上的矛盾,主要是粮食生产与消费脱节,生产结构不适应消费结构。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产需品种不平衡,即粮食供需衔接不畅,不能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二是产需品质不平衡,即高品质粮食产出比重较低,不能满足日益提升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3.
宋毅 《辽宁经济》2005,(7):46-47
谁也不会想到,曾经夺得“中国第一阀门”桂冠的辽阳中石企业集团的董事长黄剑峰,又成了好清香茗茶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要打造“天下第一茗茶”。黄剑峰这种从生产经营阀门到生产经营茶叶,从机械加工到茶叶生产跨行业的突然变化,让人大惑不解,就连他最知心的朋友也解不开这个谜底,黄剑峰为什么要干?  相似文献   

14.
皖西是全国著名的茶区。皖西名茶,历史悠久,品牌纷呈,质地优异,蜚声海外,构筑了皖西茶叶经济的一大优势。据有关资料,皖西有10数万人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及其相关产业。茶叶的经济效益,占茶农人均收入的30%以上,是农村的支柱产业,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过程中,因肥料使用不当,部分地区出现土壤污染,导致有害物质在茶叶产品中少许残留,危害广大茶叶消费者的人体健康,并也妨碍了茶叶的出口。因此,防止污染、消除公害,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已成为当前茶叶经营的必由之路。1、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条件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茶园环境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和茶园灌溉水均应符合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标准。新建茶园应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开春以后,气温回升,茶芽开始萌动,早采多产名优茶是茶叶生产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广大茶农要抓好茶园肥培管理。这里介绍成龄茶园早春管理的几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贸》2012,(7):11-11
联合国电台日前报道,据粮农组织预测,由于茶叶生产供不应求,2012年茶叶价格将继续坚挺。较高的茶叶价格将使茶叶生产国2011年出口收入增长约2.2%,显著改善这些国家农村收入和家庭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被茶叶专家誉为“绿茶金三角”的武陵山区,虽然县县产茶,但都没有形成产业支柱,有90%的县是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我认为:要拯救每况愈下的边区茶业必须走“弱弱联合”之路。弱弱联合的现实依据 首先,武陵山区茶叶生产优势使弱弱联合成为可能。一是武陵山区茶叶具有可容性。武陵山区地理环境优势明显:海拔相近,均在200~800米之间;气候相似,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以板页岩、砂岩发育成土的地带分布较多,利于茶叶生长。这里山同脉、水同源、民同谷,整个边区加工茶叶的方法近乎雷同且沿袭至今,加上近千年的茶文…  相似文献   

19.
台湾是我国主要茶区之一。据考证在清嘉庆年间,即由福建武夷山引进茶籽开始了茶叶人工栽培。台湾茶叶生产在二战期间受到日本侵略者的严重摧残。50~60年代茶叶生产逐渐恢复到巅峰状态,茶园面积曾达4.8万多公顷、年出口创汇达3000多万美元。70年代后台湾茶叶发展逐渐萎缩,但茶叶生产水平仍不断提高。茶园作业也逐渐实现机械化,制茶工艺和产品花样也在不断翻新。 1.茶区分布与茶叶品种 1993年台湾茶园面积为22934公顷,约为50、60年代的一半。茶园减少的原因,一是工商业发展占用茶园,二是茶叶生产成本因劳动力价格昂贵而提升,三是新台币升值、外销市场衰退。目前台湾茶农户数约为1.1万户,仅为50年代的35%左右。茶  相似文献   

20.
广东是全国第一茶叶消费大省和重要的茶叶生产和贸易大省,茶业是广东经济的重要构成。广东,尤其是广州作为中国茶叶的最大集散地,沟通着茶叶在南方地区、港澳台地区以致全国的茶叶贸易,广州还作为我国在南方的一个主要港口完成茶叶的向外出口。广东供销合作社在南方茶业存在可能的商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