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物保险产品设计的关键环节是厘定费率,准确、合理的保险费率将有助于实现作物保险“农民买得起、保险公司赔得起、政府补得起”。使用参数分布法(包括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Logistic分布等)和非参数核密度分布法对甘蔗单产损失率的概率分布进行了拟合,并分别厘定了不同分布下的纯费率,同时用经验费率法厘定了甘蔗产量保险的纯费率。研究结果表明,经验费率法厘定的纯费率最低,为2.043%;在参数法下,正态分布厘定的纯费率最低,为4.2666%;Weibull分布下的纯费率最高,为4.7431%;总体上,参数法与非参数法拟合出的纯费率结果比较接近,非参数法厘定的结果略高于参数法,研究还表明纯费率的合理厘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作物产量损失率分布模型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使生物质能源受到各国空前重视。燃料乙醇是生物质能源产业最早产业化的产品.其中美国主要使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巴西使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我国在北方也试点使用陈化粮和玉米生产燃料乙醇.但随着燃料乙醇产业的推进.由此而引来的粮食价格上涨并带动其它价格上涨的问题对燃料乙醇的发展提出了质疑。为了进一步推进燃料乙醇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1、技术背景甘蔗(Saccharum .ssp)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植物。甘蔗优良新品种的迅速推广与应用已成为推动我国甘蔗蔗糖产业的新动力。然而,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在我国主产甘蔗区造成了严重危害,影响到了甘蔗的品质与产量。目前还没有一个当家品种或新品种能够很好的抗甘蔗宿根矮化病,所以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推广种植甘蔗健康种苗。  相似文献   

4.
一、广西主要农林良种选育基本情况 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广西主要农林良种选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十五”期末,全区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70%以上,其中桉树人工林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100%,马尾松和杉木均达到90%。目前,全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平均超过90%。广西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处于全国前列,甘蔗育种研究实力全国第一,无籽西瓜育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桉树引种与改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将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 陕西生物质能源比较丰富。根据初步调查了解,全省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总量约1600万吨、畜禽粪便800多万吨、苹果汁加工厂剩余物130多万吨,还有适宜扩大种植的能源作物和木本油料树种,以及城市生活垃圾、餐饮业剩余的地沟油,泔水等,从应用技术来看,可转换为电力、燃气、液体燃料和固体成型燃料等现代化的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6.
韦建坤 《魅力中国》2014,(21):388-388
甘蔗栽培与护理要讲究选种和注意截留蔗种,以及土壤环境和生长护理,才能够丰产、增甜,在甘蔗生长过程中,要注意清除杂草和处理病虫害,及时追施肥料和施放农药,确保甘蔗壮苗、健康长高、长粗,细心呵护并摘除叶片,让甘蔗能够有充足营养成长的阳光照射,增强蔗竿的抵抗力,生长后期注意培土封垄,将土加高加厚,防止茎秆倾斜弯曲,使甘蔗不但形美,而且挺拔,有效促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未来全球能源的新亮点——生物质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物质包括很广范围的源自植物和动物的可获取能源的物质.诸如薪柴、农林作物、农作物残渣、动物粪便和生活垃圾等,它们有提供能源的很大潜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已有能力挖掘出生物质的潜力.通过对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他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以及边缘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的加工,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10,(8):76-76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研究人员根据美国宇航局卫星监测数据、地面空气质量平行监测数据和最近公布的农作物产量统计资料,通过一个模拟全球臭氧污染形成和转运的计算机模型显示,地表臭氧浓度不断提高导致了农作物产量下降,全球农作物损失每年约达260亿美元甚至更多。其中受其影响最大的作物是大豆、稻米、苜蓿、大麦、棉花、燕麦、花生、马铃薯和小麦。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为6~8亿吨,拥有量居世界首位,约占我国生物质总资源量的一半。而近年来,随着农作物秸秆产量不断增加、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和各类替代原料应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还造成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污染。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关系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的高效循环以及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它将成为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文章就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云南农作物秸秆利用财务研究进行了探讨,进行比较科学的综合评估,同时为政府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耿玲 《发展》2006,(8):42-43
沼气是国家已经开发利用的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沼气)等四大能源之一.沼气是首先在沼泽地带发现的无色、无毒、无味、能够燃烧的气体,人畜粪便等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发酵就能产生沼气.通过沼气池,将人畜粪便集中发酵,变废为宝.目前,我国农村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煤、农作物秸秆、电以及大牲畜粪便.随着沼气技术的日趋成熟,永登县近几年大规模发展沼气用户.  相似文献   

11.
宜州市位于广西中西结合部,全市总面积3869平方公里。人口62万人,境内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市境内农产品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主要有甘蔗、蚕茧、粮食、水果、蔬菜、林产、畜牧、水产品、现代中药、油类植物等,其中蔗糖和桑蚕生产是全市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1、背景技术能源农业就是有目的地生产生物质能含量大、利用价值高的农作物,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凝结在农作物中的生物质能开发出来,并将其转化为可供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利用的能源。燃料乙醇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生物质能源。我国的燃料乙醇生产已初步形成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契约的自我选择和分成制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农业土地的生产有几种明确形式,在生产某些农作物时倾向于用工资契约,而其他一些农作物则倾向于用租赁契约,还有一些农作物常常用分成制。对此,一个流行的解释是:在农业中选择合同与生产的风险有关。根据这一争论,在一个拥有不完全保险的市场中,分成制要被用于最具风险性的谷物生产以使风险容易分散。然而,经验研究却得出了与风险分散理论相冲突的结果。本文就试图将最近有关信息甄别的文献中的争论与有关分成制的文献中得出的经验观察结果联系起来,以期对最近所观察到的对工资契约、分成制以及租赁契约的使用给出一个解释。其中,对租赁合同的使用并不依赖于有关地主和佃户对风险承受能力的相对偏好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14.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物质保障。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有限能源的不断开采,能源面临紧缺、匮乏甚至枯竭。作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以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作用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对可再生能源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能源发展的需要,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从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起步,已取得一大批科技成果并形成一定的产业化规模,同时在实践中总结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建立了一支从事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管理工作的人才队伍。可再生能源已任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农村能源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与节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国家中长期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进一步确定了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了社会各方向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考察了新疆的四类能源生物质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薪柴资源、牲畜粪便资源和城市生活垃圾,在对新疆能源生物质资源总量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了多种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新疆能源生物质资源储量巨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另一方面,新疆各主要地区的能源生物质资源量的人均占有量和空间分布密度不均匀,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科学时报》2008年10月21报道,广西农业科学院在广西农垦国有良圻农场举行应用超轻型水上飞机喷施甘蔗增糖增产剂现场示范,500亩甘蔗地仅用8分钟便完成了喷施任务。用飞机喷施每亩成本6元,经喷施增糖增产剂的甘蔗糖分平均提高1%。飞机用于农业生产,在世界农业先进生产国早已施行。而飞机用于甘蔗生产在我国却是近几年的事。2003年,广西农科院在国内首次租用超轻型水上飞机,在上思县昌菱农场开展喷施甘蔗增糖增产剂试验获得成功。广西是我国的甘蔗大省,甘蔗种植面积、蔗糖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0%和70%左右。为提高蔗糖生产效益,广西农科院教授李杨瑞十几年前成功研究出甘蔗增糖剂,在小区试验采用人工作业,喷施增糖剂的甘蔗增糖效果非常好。但给甘蔗喷施增糖剂最佳期一般在每年的10月左右,此时正值甘蔗生长的中后期,植株高大、倒伏、斜长,随着试验面积的不断扩大,给人工作业带来很大困难,而且效率低、成本高。于是,借鉴国外经验,2003年开始了飞机喷施甘蔗增糖药剂试验示范。针对广西秋旱严重的特点,对药剂进行不断改进,研制出既增产又增收的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并于今年利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经费购买了一架国产超轻型水上升降飞机。经喷施增糖增产剂的甘蔗糖分平均可提高1%(绝对值)以上,蔗汁纯度也相应提高。采用飞机喷施增糖增产剂每亩成本6元,比人工节省4元,且具有作业时间短、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飞机一架次作业8分钟,可喷施甘蔗500亩,如果天气允许一天可作业5000亩以上,故深受蔗农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文摘     
用垃圾和植物生产乙醇美国科研人员用特殊技术把城市垃圾、树木、草和农业废料以及甜高梁和甘蔗等作物转化为清洁易燃的乙醇燃料。美国每年有2亿吨城市垃圾,加工后可满足其国内5%的能源需要。目前加工成本每加仑1.3美元,到公元2000年成本可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19.
分析2006—2020年中国4个代表性城市的农业“三率”数据特征及其变动趋势,通过分析面板数据,对京沪津渝进行都市型现代农业投入产出研究,实证验证一产增加值的各个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劳动生产率、农用水资源利用率和资金利用率对土地产出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一产从业人数、农林水财政支出总额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对一产增加值有显著影响,其中一产从业人数为负向影响;农用能源利用率对土地产出率影响不显著,农业水资源消耗总量和一产耗能总量对一产增加值影响不显著。京沪津渝都市型现代化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农业机械推广使用程度较低,应提高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并为农业机械提供配套教学服务,以此来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产出。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产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桂英 《科学决策》2006,(11):15-16
现代的生物质产业,是指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如农作物、林木等植物及其残体、衍生的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荒山荒坡、盐碱地等边际土地或水面种植的专用能源植物为原料,通过工业技术加工转化,生产生物基产品、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的一种新兴产业。它是农业和工业等多行业有机结合的新型产业,是循环经济的典范,已经成为国际科学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但有些问题尚有争论,本文仅就发展生物质产业的必要性、发展的策略性、发展中问题的复杂性、阶段性以及研究的前瞻性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