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作为我国第五大粮食作物,近几年播种面积持续增加,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马铃薯的机械化水平远远低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水平。为系统研讨马铃薯种植、施肥、植保、收获等关键环节农机农艺技术融合问题,加快推进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农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械化种植已成为制约我国水稻产业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结合目前我国机械化种植水稻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机械化水稻种植的意义,以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指出我国水稻机械化发展应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提高农机技能、提高农民认识等3种措施入手,并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特点,探讨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前景,从而为实现我国水稻产量、质量双增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介绍罗平县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全程人工收获与机械化收获进行了成本比较分析及评价.经比较发现,2014年两段式机械化收获方式更适合在罗平和云南省其他直播油菜产区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推广成效、示范和带动作用较为显著.最后,笔者提出了推进罗平县及全省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同时价格日益上升的状况下,以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为目标的农业机械化,特别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出路所在。然而,按照农业部的规划,到2015年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种植(包括机插、机播和机抛)比例也只要求达到45%,远低于机耕、机收的比重,可见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和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国家,粮食生产显得非常重要,始终被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特别是二战后,日本政府对农业开始更加重视和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业的发展。日本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始于1947年,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农业生产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在世界居领先地位,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同时也是近些年来国家在"三农计划"推广过程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立足于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包括运行情况及整体发展思路等,其次对玉米生产机械化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矛盾进行了解析,并就存在的具体问题,试着从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希望可以为玉米生产机械化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见解。  相似文献   

7.
王海国 《宁波经济》2007,(10):24-26
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突破口的“稻田革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粮食生产现代化的革命。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解放农业生产力,为粮食生产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民获益多的新路子,需要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推进氛围;强化政府投入,加大扶持力度;突破技术瓶颈,完善应用体系;推进基地建设,发挥示范作用;培育合作纽织,创新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从"五谷"(稻、稷、黍、菽、麻)到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的粮食生产经历了数千年历史。随着时代变化和科技进步,我国种植的多种粮食作物,有的失去其重要性,有的更加有发展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进入机械化主导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在广西柳州举办的2010中国农业机械化论坛透露,目前中国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50%。这标志着农业劳动机械化主导时代的到来,机械化生产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  相似文献   

10.
人、猪、车争玉米的格局已经形成,玉米身价大增。玉米已超过小麦,跃升为第二大粮食作物,能否再超越水稻成为第一大,谁也说不准。应在全国提倡玉米种植,畜牧业发展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农业的多功能性,特别是玉米的多用途开发,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因子。应把玉米摆到与小麦水稻同等重要的程度,并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1.
《广西经济》2010,(4):5-5
农业部4月14日提出未来1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部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说,今后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必须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并重。政府及农机化管理部门要主动承担农机安全监管、质量监督、市场秩序维护、应急服务等市场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不断创新农机化财政、金融、保险、作业补贴、燃油保障等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在机耕道路、场库棚、维修站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扶持,改善农机作业通行和保养维修条件,引导和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区建设》2009,(9):F0002-F0002
近年来,由于江苏省东海县农业发展银行不断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力度,使东海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更高,农业机械化收割率得以大大提高,农民收割不再喊累。现如今农民悠闲收获小麦已成为新农村靓丽一景。图为东海县桃林镇农民朱夫彬在小麦收割时高兴地说:“农发行今年提高粮食收购价俺对种粮的积极性是更高了。”  相似文献   

13.
马天水 《发展》2012,(7):57-57
东乡县具有适合马铃薯种植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马铃薯产业是东乡县立足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较快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农机部门积极引进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设备,通过示范点建设、规模化种植,使全县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发生着一个明显变化,那就是从单纯的种植粮食作物向特色农业发展,大量种植林果、蔬菜等经济型作物。以河南省孟津县为例,以前以种植小麦、水稻、玉米、谷子等农作物为主,只有少量的蔬菜瓜果,多为自己食用。近几年来,蔬菜瓜果大量种植,特别是大棚蔬菜,发展迅速,出现了专业村,数百亩、上千亩连片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产量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5.
张宏乔 《科技和产业》2017,(11):127-132
选取粮食主产区和农机应用大省河南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农业机械化的不同构成要素对主要粮食作物总产、单产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农业机械化主要指标和粮食总产、粮食单产之间的灰色关联度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农业机械化和粮食产量关系密切;②在农业机械化的一级指标中,农业机械作业水平对于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较为突出;③农业机械化二级指标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同。其中,实际机耕面积、农用灌溉机械的拥有量、小型拖拉机拥有量等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农用机械总动力发挥的影响居中,其他指标的重要性程度相对较低;④不同粮食作物和农业机械化的关系不同,玉米、小麦和农业机械化的灰色关联度较大,稻谷、红薯、豆类和农业机械化的灰色关联度则相对较小。针对这些结论,文章最后给出了推进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美 《魅力中国》2014,(17):124-125
玉米是当今世界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在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中,先后推广应用了不少先进技术。玉米的产量也不断提高。但在玉米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玉米产量的稳定性。我对玉米生产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发现由于玉米种子发芽率低而造成的玉米缺苗断条现象是影响玉米生产稳定性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气候年份更是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石林县承担着2011~2015年农业部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19-07B项目,项目主要任务是试验示范工业大麻高产高效轻简模式化栽培技术及适应机械化收获脱叶技术,以降低麻类生产劳动强度和成本,提升植麻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可推广适宜我县种植的脱毒大麻,取缔传统有毒大麻品种的种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石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2011年安排在长湖镇试验示范种植300亩,长湖镇人民政府专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较为原始的生产工具,是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毛泽东经过对我国国情的深入调查,阐述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和战略步骤,形成了机械化与合作化相结合,依靠国家、地方、农民“三结合”,以改善农民生活为前提的农业机械化思想。毛泽东农业机械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强的特点,只要温度、光照、水分等条件适宜,山区或平原均可种植。随着玉米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玉米单产不断提高,但在玉米大田生产中,多穗现象却频频发生。多穗会造成第一果穗偏小,穗粒数少,产量降低,有的甚至造成空杆绝收,给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最棒的玉米     
《中国集体经济》2006,(6):37-37
一个老婆婆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