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航 《科技与企业》2012,(8):318+320
在水处理过程中,碱度是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之一,在水处理工艺中碱度控制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混凝效果,而且对铝盐在水中残留的铝离子的浓度有直接关系,本文对这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饮用水处理的突出问题是水污染和水质问题,污染物中以有机污染物最突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常规处理工艺无法有效去除受污染水源中相当一部分影响人体的污染物体。研究和实践表明,生物预处理、化学预氧化、高级氧化技术等预处理技术,强化混凝、强化过滤等常规工艺的优化,臭氧活性炭、膜处理等深度处理技术能有效去除常规处理工艺无法去除的污染物质,是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磷的去除方法一般包括化学法除磷、混凝法除磷和生物法除磷。实际应用时以化学、混凝处理为主,生物处理为辅助的处理工艺,三种方法结合,但除磷效率低,出水磷不达标。影响除磷效率低的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处理药剂是在进行污水处理当中所必须运用到的一种化学药剂,它能够有效的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除臭脱色、软化水质等。然而在进行了处理之后会残留一些水处理药剂,而这些药剂导致混凝沉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残余水处理药剂会相应的影响絮体的沉降速度、影响CO D等方面。以下主要针对残余水处理药剂在进行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当中对于混凝的影响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处理药剂是在进行污水处理当中所必须运用到的一种化学药剂,它能够有效的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除臭脱色、软化水质等。然而在进行了处理之后会残留一些水处理药剂,而这些药剂导致混凝沉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残余水处理药剂会相应的影响絮体的沉降速度、影响CO D等方面。以下主要针对残余水处理药剂在进行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当中对于混凝的影响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含氟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工程》2016,(29):171-172
随着水中氟元素的增多,饮用水氟含量严重超标,氟危害已经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文章介绍了当前氟在水处理中的几种方法,有吸附法、化学沉淀法、混凝沉淀法、电凝聚法、离子交换法和反渗透法,同时介绍了纳米材料作为吸附剂的高效新型方法。通过几种方法的描述,指出水中离子的种类、含量、氟初始浓度等影响因子对除氟过程有很大影响,提出降低环境离子的影响和深入研究去除机理来提高除氟效果。  相似文献   

7.
引言 在以去除悬浮物为目的的水处理工程中,“混凝沉淀——过滤”是常采用的工艺流程。它由投药、混合、反应、沉淀及过滤等单元组成。在各单元的设计能力、容量及参数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把诸单元组合成的整体看作为一个系统,在流程和单元的设计中,不只是求其某一单元的合理化,而是对单元组合成的整体进行系统的优化分析,就可达到使系统最优化这一目标。 本文试以投药混凝、水平沉淀池、重力式无阀滤池为主要设施的系统作为示例,选择适宜的决策变量,识别“混凝沉淀——过滤”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它进行参数估值。同时,  相似文献   

8.
李辉 《科技与企业》2014,(14):431-43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普遍提高,人们对自身生活用水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给水处理工程中有机物的去除问题成为了水处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由于给水处理工程中去除有机物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水的质量,因此水处理工作者在深入研究和工程实践后,总结出一些给给水工程中去除有机物的方法,希望对这一领域的问题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9.
通过模拟实验,初步探讨了双酚A在饮用水混凝过程中的行为机制,结果表明在较低TOC浓度和浊度条件下,PAC在pH=5.0~6.0时对BPA有一定的混凝去除效果,此时水体中带正电的羟基铝盐电中和是主要作用机理。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可以发现BPA的去除效果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理论上最佳的混凝剂投量BPA/PAC=1:2(质量比)。原水中的腐殖酸类有机物对BPA混凝行为影响较大,较高的腐殖酸浓度削弱了PAC对BPA的混凝效果。原水中的浊度物质对BPA混凝行为影响较大,较高的浊度也会削弱PAC对BPA的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稀土磁盘分离净化技术的特点,提出了浊环水中油的高效去除方法,通过一些使用实例,为钢铁连铸/连轧浊环水处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PVC生产废水处理的适宜工艺,开展了混凝、沉淀、Fen-ton氧化工艺处理PVC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PVC生产废水中含有多种难降解有机物,其成分复杂,属于难处理工业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后,Fenton氧化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CODco;PVC生产废水经此工艺处理,能满足<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北方地表水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同时这类地表水浊度也很低,而且随着季节的更替水温、水质的变化幅度较大,采用常规的水处理方法难以达到水质净化的目标,因此必须针对这样的水质特点采用相适合的水处理技术。本文介绍了低温低浊地表水的特点,针对当前常规混凝法处理低温低浊地表水效果不佳的情况,探讨了改进措施及其他几种先进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简析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活性炭的生产工序、特性、使用特点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和概况等,强调了活性炭吸附是水处理中去除有机、无机物污染的有效、经济的方法。正确选择活性炭,深刻了解活性炭的特性,更能发挥其处理的效果。活性炭吸附技术作为改善水质的有效措施,运行方式灵活,成本低,效果明显。提出活性炭应用领域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从炼钢转炉煤气除尘水系统的水质特性进行分析,找出对水处理技术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对水处理技术有利的因素,在熟练掌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使得炼钢转炉煤气除尘水系统可以更加有效的运转.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6,(6):213-215
生物强化技术是为了提高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而向该系统中投加从自然界中筛选的优势菌种或通过基因组合技术产生的高效菌种,以去除某一种或某一类有害物质的方法。这种处理方法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废物分解、吸收,从而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生物强化技术因能在不扩充现有的水处理设施基础上,提高其水处理的范围和能力,因此近年来在难降解、高毒性废水治理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混凝是净水工艺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有重要意义。碱度是影响铝盐混凝剂混凝效果和出水余铝含量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碱度调节方式可以在提高混凝效果、减少出水余铝的同时节省经济成本,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了强化混凝沉淀工艺对长江水源突发性镉污染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选用合适的加碱方法提高原水的p H、提高混凝剂投加量,可以有效去除水中镉,并且通过加酸回调p H,使出厂水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18.
为探寻PVC生产废水处理的适宜工艺,开展了混凝、沉淀、Fenton氧化工艺处理PVC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PVC生产废水中含有多种难降解有机物一,其成分复杂,属于难处理工业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后,Fenton氧化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CODcr PVC生产废水经此工艺处理,能满足《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废水无净化处理排入河流导致许多问题出现,其中比较严重的一项就是藻类过度繁殖问题,其污染着水体,影响着人类生活健康,成为了当下最受关注的问题.就藻类过度繁殖问题探讨常规水处理中的藻类去除工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长江水为原水,配制不同超标倍数的草甘膦污染水样,对粉末活性炭吸附草甘膦进行可行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比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能更好地拟合草甘膦的吸附平衡。PAC与混凝联用对草甘膦的去除效果优于单独混凝;于混凝前30 min投加PAC效果较好;草甘膦浓度为3.92 mg/l的长江水,聚合氯化铝10 mg/l时,投加70 mg/l PAC出水中草甘膦基本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