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纯 《中关村》2006,(1):79-79
在“讨伐”中国经济学家的声浪中,我蓦然想起了顾准先生“用鲜血作墨水”写作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我刚刚读完新近出版的《顾准画传》,书页上留下斑斑泪痕。  相似文献   

2.
萧惑之 《中关村》2009,(7):110-113
中国发展出版社,响应著名经济学家王梦奎先生的倡议,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旨在“继续推进这场历史性的社会变革”,出版一套“中国经济学家改革论丛”,《厉以宁改革论集》则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萧惑之 《中关村》2012,(8):64-64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结束了在“世行”任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工作回到祖国。我先是拜读了他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欢迎林毅夫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温和地坚持”己见。令人十分感动。这让我想起陶渊明先生那篇传世的《归去来辞》——这是一部“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抒愤懑之作,其不肯“同流合污”的积极暨“乐天知命”的消极,影响了诸多的知识分子。日前,又读到林先生与新华社记者的对话。激情满怀,是一篇充满爱国热情的新“归去来辞”。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2008,(12):12-12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做客中山大学“南方论坛”,大放厥词,“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是垃圾”。“企业倒闭潮和金融危机没啥关系,人民币升值、外汇管制、新《劳动合同法》颁布才是祸首”!“金融风暴只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谈到借鉴国外经验时,张先生疾言厉色,“中国好的制度都是自己发明的,  相似文献   

5.
在“讨伐”中国经济学家的声浪中,我 蓦然想起了顾准先生“用鲜血作墨水”写 作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我刚刚读完新近 出版的《顾准画传》,书页上留下斑斑泪 痕。我不是性情中柔弱的人,可是顾准先 生的人格魅力,让你无法 自已。顾准不仅是一位伟 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 更是一位令人景仰的“道 德的实践者”。许纪霖教授 在《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一 书中说,“顾准本人很少有 道德的话语,我们翻遍《顾 准文集》,没有发现任何的 道德高调,只有对传统理 想主义的冷静反省。他个 人的道德高尚不是通过高调实现的,而是 以悲壮的身体力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关纯 《中关村》2005,(9):68-68
去年的金秋时节,当“郎顾风波”被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压制得几欲缄默之时,《中关村》杂志借用胡适先生的名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为题,发表了“郎顾之争”感言的文字。言论力挺郎教授的学者风范和追求真理、伸张正义的治学精神;同时对某些“主流经济学家”依势压人的学霸作风,“辱骂和恐吓”的卑劣手法,视“传媒妖魔化”的偏激情绪,漠视民众“知情权”和“话语权”的傲慢……予以批评。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视线     
《中关村》2005,(6)
“富人”应懂得“穷人的经济学”继《财富》论坛后,世界级的“2005诺贝尔获奖者论坛”,也于5月底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将有8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聚集北京。此时此刻,我联想起未能光临的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先生,他在1979年获奖演说中讲过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8.
任本 《中关村》2003,(1):8-9
“十六大”报告中关于非公经济的论述,在中国乃至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一个共同的看法是:中国的民营经济迎来了新春天! 记者在“两会”召开前夕,借《中关村》杂志问世之际,拜访了著名的经济学家董辅礽。董辅礽对中关村的发展、建设特别关注。董辅礽又有很多的科学界、经济学界和企业界的朋友,尤其是对以知识经济为理念创造“财富神话”的“知识英雄”情有独钟。当我们请教董辅礽对当前中国民营经济的看法时,先生高瞻远瞩,纵横捭阖,妙语如珠,让晚生受益匪浅,爰为之记。董辅礽认为,“十六大”提出的“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等于给广大的民营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这对发展民营经济,有效遏制“资本外逃”,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外逃资本的数量越来越大。据初步估算,目前国内的外逃资本的数量与引进的外资数量几乎一样多;去年引进了大约500亿美圆国外资本,但外逃的国内资本也接近500亿美圆。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05,(6):16-16
继《财富》论坛后,世界级的“2005诺贝尔获奖者论坛”,也于5月底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将有8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聚集北京。此时此刻,我联想起未能光临的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先生,他在1979年获奖演说中讲过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0.
萧惑之 《中关村》2007,(6):110-113
实话实说,多年前拜读马立诚、凌志军两位著名时政作家撰写的《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虽然不失为一部主旋律的好书,但并未引起我多大震撼。去年读凌志军的《联想风云》,因为我在《中关村》的“打工苦旅”已经有5个年头了,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用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的话说:“本书对联想历史上经验教训的总结,对于联想人和一切正在追寻自己的中国梦的企业家都是宝贵的财富。”作者自云:“这不只是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历史,也是一个国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广角     
《中关村》2004,(12)
中关村诞生全国第一家国际企业家大学10月28日,在北京翠宫饭店明政厅,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全国第一家国际企业家大学诞生了,这是中关村的又一创举。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是由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授权的,并以蒙代尔先生的名字命名。这所学校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专门培养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的新型大学,是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企业家的国际企业家大学,是北京培养企业高层人才的试点单位之一。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将利用大学所凝聚的一大批国际著名或国内顶尖的教授、科…  相似文献   

12.
《中关村》2004,(12):76-76
10月28日,在北京翠宫饭店明政厅,蒙代尔国际企业大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全国第一家国际企业爱大学诞生了,这是在关村的又一创举,蒙代尔国际企业爱大学是由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授权的,并以蒙代尔先生的名字命名。这所学校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专门培养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的新型大学,  相似文献   

13.
《中关村》2013,(11):64-64
财经网日前发表瑞银集团特约经济学家汪涛的文章说,“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大城市的房地产销售则尤为火爆。事实上早在黄金周之前房地产市场就已不断升温。8月份70个大中城市当中,  相似文献   

14.
据业界专家的研究,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3年。日前在《民营经济内参》上拜读了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为“民企”“把脉”的文章——《民营企业倒闭之怪现状》,才恍然大悟“民企”短  相似文献   

15.
关村 《中关村》2010,(12):13-13
"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充分解决就业难题。国家每年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要确保就业的"底线"。日前,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农民进城,就业问题怎样解决?"这位"大经济学家"扒拉“小算盘”,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大家想想看,把政策放宽点,每一个中小企业多雇三五个人,全国的中小企业大概有1000万家,个体户全国就3000万个,每个人从自己的家里人当中增加一到两个帮手,就可以增加好几千万人就业。  相似文献   

16.
“小的是美好的”——英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的这种论断又开始一再地被人们记起。就连在颇讲规模的房地产行业,已把营业额做到数亿元的潘石屹也在日前发表了名为“小的是美好的”的演讲。 然而,小的一定美好吗? “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从中小企业的群体特征上看大概是不错的,但就个体而言,抗风险的能力当然还是和企业的规模成正比,所以,《长大》一书获得国内企业的追捧自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7.
萧惑之 《中关村》2008,(12):112-115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久旱逢甘霖的中国老百姓热切盼望的是:如何加大改革的深度与广度,如何加快改革的速。度与进度,如何将这场“革命”学行到底!由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主编的《中国改革30·10位济学家的思考》—“中国改革,30年风云激荡,30年岁月沧桑;30年大业初成,亦有艰难痛楚,困境隐藏”。这是一部敢讲真话和实话的著作,经济学家对30年的思考、评价、展望与交锋,凝聚着学者的智慧,体现出经济学家的良知,对关心过幸福生活的老百姓无疑是“兴奋剂”,对身居庙堂之高的领导者则是难得的“清醒剂”。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2008,(4):12-12
本刊顾问、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昔有“厉股份”的雅号,概言他对中国经济发展股份制改革重要的理论贡献。在“两会”期间.厉以宁教授被媒体“围追堵截”,讨教对当前“重大问题”的看法。果然不负众望,厉以宁教授在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  相似文献   

19.
慕鲁 《中关村》2006,(11):112-113
金秋时节好读书。在国庆长假期间,我拜读了两部关于梁漱溟先生的著作:一部是《梁漱溟读书生涯》,一部是《国学大师丛书·梁漱溟评传》。有人称梁漱溟先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儒家”,窃以为言之过早了。时下的国学热中,不乏儒学的追捧者,也不乏可以称为“大儒”的学者。梁漱溟先生高寿九十有六,他的漫长人生旅途,饱经沧桑,几经多事之秋,不论是“城头变幻大王旗”,还是“喜看稻黍千重浪”,梁先生始终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先生“特立独行”的一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始终与书为伴,在卷帙浩繁的“故纸堆”中追求他的理想世界。梁先生…  相似文献   

20.
《信息产业报道》2007,(8):16-17
近日.全球最具规模的快递运输公司联邦快递宣布正式在中国市场启动国内限时服务.这一举措标志着联邦快递的国内限时服务全面投入运营。此次正式投入运营的国内限时服务包括“次早达”、“次日达“和“隔日达”服务。其中,“次早达”服务覆盖全国30多个主要城市.傍晚取件.在次日中午12点前准时送达。同时,”次日达”和”隔日达”服务将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