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场特殊时期下的行业盛会,将诠释怎样的行业未来?在福岛核事故一年之后,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的举办,无疑承载了核能产业对美好前景的期待. 从核工业的行业视角看,福岛核事故的发生,打击了业界的发展信心,也打乱了行业的发展节奏.但在一年之后,业界重拾信心,发展节奏也开始回归常态,这一点在今年的核工展上得到深入诠释.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创历届之最,这集中体现了产业的自信;世界各地核电项目审批陆续重启,国际核电技术、设备等供应商在核工展上再展实力,这预示着产业发展再次步入正常轨道.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9级特大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这是继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泄漏事故以来,核电发展历史上的第三次大事故。日本福岛核事故引起的安全危机震慑全球核能产业,对日本经济与核能,乃至世界经济、核能发展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全球天然铀市场供需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1核能记忆     
2011年,在核能界的记忆中无法抹去的是日本福岛核事故及其对世界核能发展的冲击。而更为引人深思的是日本福岛核事故的教训,以及对发展核能的进一步的思考和行动。正像有的专家所说的:“福岛核事故提供的应该是教训,而不是告诉世界要与核电说再见。”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核能发展市场从来不乏兴奋点。走过日本福岛核事故带来的全球核能市场发展的低迷期,全球核产业发展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新业态带来新格局。三代核电反应堆技术成为了世界核电发展的主流,国际核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铀浓缩、铀市场有望走出低谷,进入上升期。在其中,中国核产业发展在国际上  相似文献   

5.
福岛事故各方反应不一 记者:日本福岛核事故对世界以及我国的核电发展有什么影响? 赵成昆:日本福岛核事故是继1979年美国三里岛和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又一次重大的核事故。  相似文献   

6.
正核电是一个战略性、技术与资金密集型的新兴产业。福岛核事故的发生虽然给世界核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但面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世界上多数国家仍理性地表示支持核电发展。核电是一个战略性、技术与资金密集型的新兴产业。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的发生虽然给世界核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但面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世界上多数国家  相似文献   

7.
坚持发展核能是国际共识 记者:日本福岛核事故以后。国际核电发展的形势如何? 郁祖盛:目前,核电发展的国际形势,主要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历史上三次大的核电事故,客观上都对核电的技术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特别是前两次核事故催生了第三代核电技术,目前第三代核电技术已经成熟并开始工业化了,核电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复苏。  相似文献   

8.
福岛核事故后,一些国家对发展核电的态度也发生一些变化。从全球来看,虽然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因能源结构战略转型或公众反对放弃或暂缓发展核电,但是俄罗斯全球核电贸易的大举扩张、英国核电的复兴、美国在小堆上的发力、日本核电重启之路的清晰以及新兴核电国家对核能的重视,使得全球核电发展进入到后福岛时代的稳步发展阶段。另据世界核协会统计,目前有45个无核电国家正在考虑发展核电。截至2013年底,福岛核事故后已经有21台新开工机组。此外,老核电机组扩容延寿以及新型核能技术开发也是近期世界核电发展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大危机往往意味着大变革。用这一论断评价当前的核能行业尤为恰当,因为福岛核事故后世界核电界都在思变。纵观世界核电大国产业现状,变革迹象凸现。福岛核事故之痛使个别国家在核电存废上举棋不定。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逐步踏上弃核之路。与之对应的是,核电领域一向谨慎的美国时隔34年重启核电计划,"核电复兴"重回舆论视线,  相似文献   

10.
坚定核能发展信心推动核工业安全高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岛核事故发生一年来,核能安全、行业前景、能源政策等领域,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福岛核事故对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影响重大而深远,确保安全成为在后福岛时代发展核能的首要关切.深刻认识核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认真汲取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是核工业界必须做出的响应.目前,对福岛核事故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和更加理性,对核电是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的基本认识没有改变.核能仍然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核能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必然.  相似文献   

11.
<正>3月11日,世界核电将迎来福岛核事故5周年。5年前福岛事故的发生,对众多国家的核能规划造成了影响。IEA(世界能源署)发布的《2050年核能发展路线图》表明:尽管该事故并没有导致直接的辐射致死伤亡,但引发了人们对核电安全性的担忧,使得公众时核电的接受度下降,并使少数国家改变了其能源政策。2011年以前人们对核能发展兴趣不断增加。但是,福岛核事故以后,这一趋势明显放缓。好在经过世界人士的不断努力,5年后,全球核能发展情况逐步  相似文献   

12.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安全性再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主要核能利用国家均针对本国核电安全性进行了全面检查,部分核电项目审批、建设被推迟或取消,我国也暂时停止了新建核电项目的审批。通过介绍当前国际核能利用总体情况和当前主要核反应堆堆型的技术特点,分析了日本福岛核事故情况及产生的影响,综述了全球主要核能利用国家核电发展态度与政策,阐述了我国核电发展总体形势和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引起全球核电企业和社会公众对核保险的关注。核保险缺位,是福岛核事故所暴露出来的严重的风险管理失误,核保险在财产、责任、收益等领域的保障程度、范围和影响力,目前已成为国际核电业通用的、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4.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世界各国有关核能的话题更多地转移到核能的安全与安保问题上. 在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的约一周,美国104台现役核电机组的运营商开始对其运营的核电机组进行安全评审,以确信这些机组设计特性以及已采取的相关措施能够应对地震、洪水或完全丧失外部电力供应所带来的影响. 此外,美国核工业界还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从福岛核事故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并藉此制定了需要开展的旨在进一步提升核电机组安全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世界核电正逐步从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的阴霾中走出,多国已经或决定重启核电建设。对于兼具魔鬼与天使双重属性的"核",人们历来谨慎行事,在和平利用核能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求防止放射性释放的途径和方法。核应急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保障手段之一。作为核能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后一道关",目前我国核应急整体情况如何,能否适应核能安全高效发展的要求,后续还将采取哪些  相似文献   

16.
环球     
美国将采用新核电安全规定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简称核管委)近日表示,核电运营商需从日本福岛核事故中吸取教训,执行新的安全条例。一是要求核电站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加强对安全设备的保护,并安装足量的设  相似文献   

17.
环球     
《中国核工业》2014,(5):10-66
正法日将加强核能合作据世界核新闻网站5月6日报道,法国与日本两国领导人表示,核电对于法日仍将十分重要。两国将在反应堆技术上合作,同时法国和日本公司也会寻求核领域的商业合作机会。日本的核电政策在福岛核事故后作出了重大调整,但最终结论还是核电仍将是该国的重要能源。在法国,已经针对一个潜在的"能源转换"展开讨论,很可能要求大幅增长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核工业》2016,(3):36-36
<正>核能科普的重要性世界核电发展的实践证明,核能发展不仅取决于科技水平的提升,也有赖于公众对核电的认知。福岛核事故对全球核电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公众认知和接受度成为核电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一些地方,核能发展遇到了难以被公众接受的窘境,其主要原因是不少社会公众对核电的认识有限或片面,未能很好地、客观公正地认识核电,核电科普创作和宣传不到位、不及时、不全面,甚至出现误导现象。福岛核事故后全国范围内出现的抢盐风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核科普工作的现状近年来,业界高度重视核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在科普活动组织、科普团队建设和科普资源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由于核科技的敏感性和两面性,社会上恐核现象比较普遍,福岛核事故再次加剧了公众对核电的信任危机.福岛核事故后出现的抢盐风波现象,更暴露出我国目前民众核科普知识的匮乏以及核科普宣传的薄弱. 在社会舆论和公民接受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今天,如何最大程度地消除公众的恐核心理,推动公众对于发展核电的认同?"核电发展对公众而言,第一是科普,第二是科普,第三还是科普."这是业界在福岛核事故后形成的共识.核电重启后,要提高核能的公众可接受性,别无他法,唯有持续不懈地对其进行科学引导.核科普,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世界核工业发展的历史,每一次核事故发生后,都会带来核工业大规模的技术改进与管理创新,从而使大量核电新技术得到开发和应用。福岛核事故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灾害和事故叠加的传统认识,也提醒人们正确认识核电发展和核安全管理。福岛核事故发生后,瞄准更高的标准,发展更安全、更先进的技术,不仅是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