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旧机关公文格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隽永 《秘书》2013,(1):36-38
公文处理是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公文处理规章制度是公文处理工作的依据,是文秘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的业务知识。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以下简称"新《条例》"),取代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办发〔1996〕14号,以下简称"旧《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以下简称"《办法》")。新《条例》自  相似文献   

2.
马国金 《秘书》2012,(9):34-35
根据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中办发〔2012〕14号"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长期以来党的机关执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原条例"),行政机关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的局面,终于合而为一了。两套  相似文献   

3.
姜英伟 《秘书》2012,(8):38-3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旧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在期盼声中合并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与旧办法相比,新条例对行文规则的规定更为具体、规范,对上行文、下行文、联合发文等都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本文冒昧分析如下,以抛砖引玉、求教方家。公文效用变强旧办法要求,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新条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增加"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行文要求,目的是使公文的效用更强。公文是为"事"而作,如果不对"事"而写,就缺乏针对性,所发公文就像失准的指南针。  相似文献   

4.
袁士祥 《秘书》2013,(5):6-8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以下称"新条例")。新条例规定: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称"旧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停止执行。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第一次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法规合二为一,目的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  相似文献   

5.
刘伟 《秘书》2013,(6):3-6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同年6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与此相配套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新《格式》")。新《条例》和新《格式》均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分别运行了16年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和12年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曹琳琳  张林华 《秘书》2012,(9):36-37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并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同时,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原《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停止执  相似文献   

7.
崔成前 《秘书》2012,(10):25-28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2年7月1日正式施行,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党务文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行政文办法》)同时废止。《条例》的发布施行,第一次实现了党政机关公文的一体  相似文献   

8.
郎益伦 《秘书》2012,(8):36-39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并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停止执行。这是规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一个新的指导性文件,对实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与原办法比照,新条例在宏观指导和具体要求上有一定的改进和变化。以下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浅陋之见。  相似文献   

9.
苏武荣 《秘书》2013,(9):13-15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配套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格式》")的出台,首次实现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的统一,解决了实践过程中有过争议但认识趋同的一些问题,不过仍有一些问题尚未明确规定。关于标题中的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0.
朱欣文  张南平 《秘书》2012,(4):31-35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新国标")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以下简称《办法》),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公务文书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新国标"规定公文的特定  相似文献   

11.
《秘书》2012,(6):34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已于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中办发〔2012〕14号文)。新《条例》将党政两大系统的公文处理法  相似文献   

12.
王佳 《秘书》2012,(9):9-10
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提高公文处理效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并规定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这是一次"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改革与创新,经过反复修订和全面更新,党政两大系统终于颁行了统一的公文处理法规。新条例将1996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  相似文献   

13.
张立  潘和平 《秘书》2013,(5):14-16
"报告"和"函"是我国现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三个法定公文处理条例(办法)中共同涉及的两个文种,使用频率很高。但是,这三个法定公文处理条例(办法)对"报告"和"函"的特定(法定)效力的规定,在执行中却产生了一定的困惑,下面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栾照钧 《秘书》2013,(7):13-16
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新《格式》"),均未提及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如何使用的问题。这为我们贯彻新《条例》和新《格式》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公文标题是否还应当讲求标点符号使用上的规范。  相似文献   

15.
栾照钧 《秘书》2012,(7):10-13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已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的公文处理工作已实现历史性的转变,步入了统一规范的新阶段。如何正确认识这一转变、适应这一转变,学习、贯彻好新《条例》,是摆在公文实务工作者和公文研究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研究原党政公文处理法规之间的主要差异,对新《条例》和原规定的要点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加深对新《条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必要性的理解,从而增强贯彻执行新《条例》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6.
公文一体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运行的党、政、人大、政协、军队五种机关(以下称五机关)公文(规范文件分别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国人  相似文献   

17.
栾照钧  刘伟 《秘书》2016,(4):6-1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实施近4年时间,中央国家机关、各地方党委政府或者照章贯彻执行,或者制发具体实施细则或处理办法(以下统称"《细则》",特指时分别简作"《细则》"或"《办法》"),为推进《条例》的贯彻落实和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对这些《细则》进行  相似文献   

18.
闫书勤 《秘书》2008,(3):6-9
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规范党的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现行法规;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9.
栾照钧 《秘书》2013,(9):9-12
关于文种"函",公文著作中时有"上下级机关也可以直接用函行文""函有时也可用于上行文和下行文"的观点,这是对行文关系乃至公文处理法规的曲解。《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实施后,此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积非成是的做法和错误的理论观点纠正起来难度很大。《法定公文  相似文献   

20.
王永鉴 《秘书》2013,(12):28-2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4月16日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自同年7月1日起施行,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996年5月3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新条例总的精神是党政机关公文一体化,这给党政机关日常的公文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受到了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