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粮油市场价格普遍攀升,国家陆续出台了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贴、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惠农措施,按理说,广大农民应该成为粮价上涨的受益者,然而笔者日前在农村采访时,农民却普遍反映农资价涨“猛于虎”,种粮刚尝到一点甜头,就被农资涨价“吃了”政策利好,种粮越来越没有赚头。农资作为事关农民利益和粮食生产的特殊商品,如何走出粮价小涨——农资价随之大涨的恶性循环,农民急盼政府伸出有形之手。  相似文献   

2.
正一盼国家出台长期稳定的安农惠农政策。当前,农药、化肥、人工价格居高不下,加上粮食市场价格达不到农民预期,耕地抛荒现象有所增加。眼下农村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农业生产缺乏稳定的后继劳动力队伍,这对发展、稳定粮食生产是一个不利的信号。国家出台长期稳定的能够降低种粮成本的安农惠农政策已刻不容缓。二盼改进和完善粮食直补政  相似文献   

3.
一盼政策的扶持。农民盼望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或经营企业能制订一些针对性优惠政策,尤其能在贷款、土地征用、地方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他们发展。二盼龙头的拉动。农户处于较为松散的自然状态,农民非常希望能有“龙头”带动他们一家一户致富。他们盼望政府在培植农业带头人和龙头企业上要化大力气,谁与农民结成利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执行主体,中央储备粮总公司2005年顺利完成了稻谷、小麦、玉米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等各项任务,成功实现了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拉升了主产区各粮食品种的市场价格,早稻、中晚稻、白麦、红麦价格分别稳定在每公斤1.40元、1.44元、1.44元、1.38元的国家调控目标价格以上,维护了粮农利益,调动了其种粮积极性,使中央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千家万户。粮食主产区农民高兴地说“,如今到国家粮库卖粮,一句话,舒心。”为实现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粮食价格稳步回升并保持在合理水平之上,中储粮总…  相似文献   

5.
高层论语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当前国民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着力抓好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稳定增收。夏粮已获丰收,当前要着力抓好秋粮生产,力争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要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解决好仓容不足和收购资金供应等问题。加大对农资市场整治力度,稳定农资价格。真正使农民从政府的惠农政策…  相似文献   

6.
今年初,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国务院4月份又决定,中央财政再增加1252.5亿元投入,并出台了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接补贴等10项重要措施,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在这样一个国家强势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山西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推出了“三千三百惠农工程”。山西省祁县联社牢牢树立起惠农惠民的理念,建立并引申惠衣工程的长效机制,让惠农理念引领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于今年2月下旬至4月底在全国开展惠农价格和收费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在惠农价格政策方面,要重点检查化肥等农资价格,农村用水、用电价格,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的执行情况;在惠农收费政策方面,要重点检查包括农村教育收费、农民进城务工收费、农民建房收费、农用机动车收费、农产品检验检疫收费、农村通汛收费、农产品流通环节收费、农村殡葬服务收费政策的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民究竟在想什么,盼什么?根据对江苏省海门县部分农民的调查,他们主要有七盼。 一盼政策稳。农民最怕政策变。被调查者多数反映,中央的政策好,一再强调稳,但下面的土政策多,总是稳不了。现在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种植业结构势必重新进行大调整。有些地方为寻找新的生长点,认为目前土地承包格局不适应统一布局和规模经营,要调整承包  相似文献   

9.
今年国家继续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规定,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以2006年生产的国标三等小麦为标准,白麦每公斤1.44元,红麦、混合麦每公斤1.38元。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地区为小麦主产区的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六省。笔者通过对小麦主产区河南、湖北两省农村进行调查,感到农民对国家继续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普遍欢迎,但同时他们关切的主要有以下五点:一盼各级不折不扣地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收购部门在收购粮食过程中,不压级压价,不克斤扣两,公平合理、按质论价。同时,希望粮食部门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执行主体,中央储备粮总公司2005年顺利完戚了稻谷、小麦、玉米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等各项任务,成功实现了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拉升了主产区各粮食品种的市场价格,早稻、中晚稻、白麦、红麦价格分别稳定在每斤0.70元、0.72元、0.72元、0.69元的国家调控目标价格以上,维护了粮农利益,调动了其种粮积极性,使中央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千家万户。粮食主产区农民高兴地说,“如今到国家粮库嬖粮,一句话,舒心。”  相似文献   

11.
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 为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2015年,国家启动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要调整措施是:一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  相似文献   

12.
农民种粮,经常算“肚皮账”.粮食收购价格会不会提高一点?农资价格越来越高怎么办?要不要把手里这点地流转给附近村子的种植大户?种地一年,还不如打工一月,究竟来年还种不种粮食? 在农民不断倒腾“肚皮账”还种不种粮的这些年,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取得“十一连增”,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09.93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  相似文献   

13.
在粮食收购工作中,加强对粮食收购企业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按规定及时启动最低价收购执行预案,广泛宣传最低价收购政策,公布最低价收购粮食的委托收购库点。督促企业积极挂牌收购,并做到政策、价格、等级、标准“四公开”,及时向农民结算售粮款,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坚决查处不执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拒收限收、压级压价等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要闻专递     
<正>农业部发布50项惠农政策四大直补超千亿近日,农业部发布《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涵盖种粮直补、农机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50项支农惠农政策,其中仅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等4项补贴资金规模已达1600亿。  相似文献   

15.
<正>回顾2015年的全国粮食形势,总体上可概括为"五高二低",即高产量、高收购量、高进口量、高库存量、高价格、低消费量、低销售量。政策调整在路上,去库存成为重点,这些特点在玉米和水稻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展望2016年粮食形势,在国内粮食政策调整和价格下降的作用下,将出现一些新变化。一、粮食产量提高,供给压力加大2015年,在国家惠农政策支持下,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粮食作  相似文献   

16.
因地制宜,围绕特色农业做文章 昌图县是辽宁省乃至全国的重点产粮大县,特别是在国家出台“三免两补”惠农政策和较高的市场价格形势下,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昌图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联社)顺应形势,结合实际,通过三个“支持”,把全县粮食生产作为支农工作的重点来抓。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现在党的惠农政策太好了,种地不但不缴"皇粮国税",还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各项政策,种粮农民赶上好时候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时最长的税种之一,历经近2600年的农业税,到2006年将完成其历史使命,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宣布从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免除农业税。2005年,河南等省提前实行农业税免征政策,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一免三补”及其他惠农政策。一年来,随着“一免三补”政策的实施,农民增收减负效果明显,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公共财政对广大农村的保障作用增强,农村综合改革得到有力推进。但是在惠农政策取得丰硕成果,深得农民之心的同时。农村社会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如果不予重视并给予逐步解决。将会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按照世贸组织的定义,所有的农业补贴政策,分为三大类:绿箱、黄箱和蓝箱。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实行别的补贴政策,农民都能够从国家那里直接拿到钱,但实行保护价政策,农民并不直接获得国家补贴,而是通过高价格的方式获得好处。我国最重要的几项补贴政策,都是在2004年以后开始实行的。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从字面上看,都属于黄箱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基本上都是按照承包地面积发放的,并且与产量和价格都不直接挂钩。因此,实  相似文献   

20.
一盼切实把增收和减负落到实处。农民希望政府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农民还希望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慎重和科学决策,真正让农民增收。二盼启动技术和信息市场。农民反映,他们需要“开小灶”时常找不到科技服务人员。一些种养大户已有能力承担技术服务的费用,一些农村中介机构也有能力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接受技术服务,但这个市场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三盼净化农村市场,不要让农村市场成假冒伪劣的集散地。现在城里打假较严,假冒伪劣却在农村开辟了“第二战场”,这对正规厂家开拓农村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假货除农资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