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印花税是近代中国政府最早关注且希望引进的工商税种,它贯穿了整个近代税收发展历程,且建国后得以保留。印花税出现于清末,发展于民国,式微于建国前,又重生于建国后,是近代中国推行时间最长的直接税,分析这期间的印花税税收实践所产生的成果与经验,总结出引进印花税的意义和税收推行的启示,不仅可以为直接税本身的研究带来益处,也可为税收改革的整体设计提供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3.
杨东 《上海保险》2017,(10):8-13
一、前言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可能带来各行业颠覆性的创新。科技发展的进一步加速,对保险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事情,科技对保险的影响不是眼前的,而是深刻的,需要我们对保险的逻辑进行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4.
马学斌 《中国金融》2020,(3):100-101
商品以金融货币形式进行间接大规模买卖而形成的交易所,最初产生于15世纪的欧洲;产业证券化并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交易,则是19世纪西方产业革命的产物。民国时期,有平准物价、调剂金融功用的商品、证券交易所,在我国曾一度十分活跃。有些交易机构还创办了报刊,对在我国推广普及“证券化”知识,传播经济理论,沟通交易信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亚敏 《当代金融研究》2021,2021(3):92-107
侵权行为用语在近代中国的引入与确立历经以下阶段: 19世纪在华外国人水平和方式不一的少量译述,展现了关于侵权行为的早期汉语表达,但未能形成恰当对译词并产生影响;20世纪初,移植于日本的“不法行为”成为清末表述侵权行为的一般用语;《大清民律草案》首次采用“侵权行为”一词,该词在民国得到沿用,并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成为通称。近代中国采用“侵权行为”这一名称,缘于继受了日本学者依其本国规范形成的侵权行为概念,但侵权行为规范主要取法德国,因此法律名称的自身意义与制度意义不能契合,“侵权行为”一词的合理性也受到一些民国学者质疑。尽管如此,近代中国采用“侵权行为”仍属相对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的信用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大之 《新理财》2005,(3):60-64
信用,就词义而言,通常是指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在经济领域,信用则是指一种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的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各项措施已经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市场等多个领域。当前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下行压力,但并没有改变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反而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和外资机构发出了强烈的扩大开放信号。  相似文献   

8.
一、贴现市场的活动(一)贴现与商品流通贴现的票据,严格要求有确实的商业行为,故贴现市场实际上是商品流通的反映。随着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兴起,也逐渐开展起来,由于中国产业不发达,对银行这一套业务做法也不熟悉,除少数大都市尚能推行外,一般较少采用。以致银行贴现业务,在资金运用方面所占比重甚小。  相似文献   

9.
杨晓丹 《金卡工程》2009,13(8):290-291
本文从区分民族、民族主义、自由民族主义概念入手,指出在中国面对民族危难时刻,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情境中相互融合的情形。近代中国的最高追求目标是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既是自由主义者,又是民族主义者的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的代表之一,所追求的是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具有民主政治内容和民族文化认同的民族国家共同体。在中国民族面临危机与困难的时刻,近代中国自由民族主义的出现,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欲救国图存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证券市场又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关中国近代证券市场的研究也颇受学界关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在整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总体评析,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金融界通常认为,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金融保险市场中开始出现的一种金融服务现象。这种银行保险是"被保险公司或银行采用的一种战略,通过一体化的形式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销售渠道的共享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根据现代银行保险的理论,"其形成的途径主要包括销售联盟、合资公司、兼并收购和直接进入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三、银行保险所带来的新气象 银行保险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给保险业带来了新生力量.上篇中提到,近代著名保险公司大多是由银行出资创办的,比如中国保险公司是由中国银行创办的;太平洋保险公司是由交通银行创办的;太平保险公司先是金城银行独资创办.  相似文献   

13.
会计是人类社会中最早产生的一门科学技术,人类的会计行为先于文字产生,在最初的应用中已与数学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近代上海经济、金融的发展旧上海是远东的金融中心,有过发达的金融市场。近代上海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当时经济、金融发展的产物。鸦片战争前夕,上海的贸易已相当发达,其货运量与长江中游的重要商埠汉口不相上下。鸦片战争后,上海港被迫对外开放;1845年又被迫开辟了租界,这使得在上海经商的洋人日益增多。1850年,上海的对外贸易额超过了我国当时的外贸中心广州;1861年,上海的出口贸易额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50%;其后十年,其比重竟高达64.1%。  相似文献   

15.
16.
韩宏伟 《金卡工程》2008,12(11):134-134
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民族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于二十世纪初,民族意识强化的西方近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直接促成了近代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形成;推动这一时期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有两种力量,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建立独立,民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共识并得到确立,则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7.
齐大之 《新理财》2004,(6):54-59
处于激烈变革时期的近代中国商业企业,面对竞争的加剧和自身规模的日益扩大,在内部利益的分配方面,注重协调劳资关系与建立员工激励机制,并为此进行了许多改革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由于当时社会对于企业的股东权益、职工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没有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加上企业的规模大小不一,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又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做法和所谓的商业秘密,所以各行其是,情况比较复杂.但总的来看凡是能够适应时局变化采取适当分配方式的企业才能顺利生存下来以致有很好的发展,而措施不当者往往因此而导致失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国近代小麦进出口总体情况出发,分析了进口来源与出口流向,总结出近代小麦进出口的四个总体特点.重点剖析了小麦进出口产生的原因,认为进口数量总体增长之主要原因是中国面粉企业发展对小麦的需求增长所致,巨量的持续进口体现了民族面粉企业对洋麦的依赖性,但中国市场不统一,小麦供应结构性不足才是洋麦进口深层原因;同时也认为,固然中国小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强,易受排挤导致出口减少,但是中国小麦出口增加的真正获益者是日本,因为此时它正千方百计的收储粮食以备侵华.此外,在世界市场对中国小麦进出口方面的影响也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已经产生了类似于银行的票号等金融机构,但票号之类的金融机构为什么没有完成向银行的转变,近代中国为何没能孕育银行,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何成钢 《新金融》2009,(11):60-63
肇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企业文化,进入新世纪前后,在企业再造、企业并购、业务外包、电脑和全球化的轮番冲击下,被撕扯得支离破碎,也通过全球化、因特网波及中国等新兴国家,企业家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基业常青、爱护员工、鼓励忠诚、尊重传统,而是在短效化浪潮中一味追求股东利益和既得利益,抛弃了强文化企业维系员工行之有效的传统价值观。随着建基于新自由主义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回望历史,反思现实,试图从传统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和教训,进而追求一种较为和谐而平衡的价值观。本文对丰富的近代银行的企业文化进行了初步梳理,对于提升当前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