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深受其害,而以投资替代贸易是应对当前日益盛行的新型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论与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都对我国实行投资替代贸易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家政策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我们应在综合考虑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取、主体选取和区位选取的基础上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引领我国有能力的企业真正"走出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形势不断推动下,我国融入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迅猛态势,其地位显得愈加重要和突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究竟原因何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其所拥有的较强的竞争力,强有力的竞争力为我国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有利的后盾支持。在此背景下,利用钻石模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4个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针对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主要分为三个层面:政府层面、生产要素层面和相关及支持产业层面,其中生产要素层面主要是资本要素。结论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侯静如 《中国市场》2012,(11):29-32
本文在介绍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效应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投资规模、产业分布、区位选择、模式选择、投资主体、组织结构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从政府服务支持体系与企业自身建设两方面提出推动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模型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逐渐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本文对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我国企业进行区位选择的因素。在研究中采用理论探索的方法,分析了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影响的几大因素。借鉴引力模型的原理,提出本文的基本假设,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提出新的计量统计模型。通过2004、2005年的宏观数据验证本文的假设,认为贸易、劳动成本、距离和国家类别等因素对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企业在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时,应当注重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对外投资区位的选择与企业甚至国家的经济利益及经济地位息息相关。目前,影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区域的主要因素有企业竞争优势、市场需求潜力及资源互补等。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较好,但与我国整体实力和经济状况并不相符,还存在选择投资的区位过于集中、投资行业结构不均衡等问题。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时,应综合考虑所投资地区的区位、市场、资源等因素,根据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选择相应的投资对策,以有效提升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进一步发展中国经济。而区域选择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基本课题。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较快发展期,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现状分析,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条件,我们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任务,不在于数量的扩张,而在于不断提高这部分资本的营运效率。从而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基准。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国对外投资规模的日益扩大,母国政府在对外投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母国政府投资主要包括国内层面和国际层面,其中国内层面包括国内立法、管理措施、财政金融支持和提供海外投资保证以及海外服务体系;国际层面包括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及多边投资保护协定。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和韩国的母国投资措施较为完善,其在投资规模、投资区位选择、投资产业选择及投资主体规模方面都存在较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我国政府应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发挥的作用,实施积极干预的政策,推动我国对外投资及法制的发展,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8.
国际竞争力与我国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贸易发展战略不仅是政府对贸易自身发展的总体设想,而且也体现了政府试图通过对贸易的干预来影响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的政策倾向性。因此,选择适当的贸易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贸易本身的发展和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还有利于促进本国产业的升级换代及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认识和掌握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贸易发展战略及贸易政策的基础和前提。一、我国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是对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  相似文献   

9.
根据邓宁的国际直接投资阶段理论,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已经进入专业化国际投资阶段,且具有较大空间。我国政府应出台完整的对外投资法律文件,建立海外投资风险预警机制,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健康发展。我国企业应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安全有效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利用能力。要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核心竞争力;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为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提供资金支持;应根据自身需要,实行人才引进计划和加大内部培训,积极培育涉外人才,为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储备人才。  相似文献   

10.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我国国内投资者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设立、购买国(境)外企业,拥有该企业10%或以上的股权,并以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商务部《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它分为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和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着手,简要介绍了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相关理论和日、美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现状,深刻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在详细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和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基准及战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加工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加工贸易产生开始,理论界就对是否要进行加工贸易进行了争论。2000年来,随着外国直接投资(FDI)以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入,理论界开始讨论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等问题,同时讨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控制模式。本文在对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就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19年"降成本"调查为基础,从外向型企业视角考察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冲击。研究发现,短期内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效应相对有限,但其将通过增加生产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在中长期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外向型企业通过减少生产、分摊成本、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予以积极应对,但这些措施存在双重不确定性:一是市场留给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时间窗口并不明确;二是企业的自发应对可能给国民经济带来就业压力增加、产业链断裂、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受阻、对外依赖度增大等风险。因此,各级政府应从外向型企业的迫切诉求着手,通过深化改革、加强服务、完善政策等为企业创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来应对内外部冲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战略贸易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必须继续降低关税壁垒、大幅度削减非关税壁垒、进一步开放市场,我国的对外贸易必须纳入世贸组织的规则与框架。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市场经济的各方面制度尚不完善,经济总体实力还不强,因此,在对外贸易领域里,我国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应该在世贸组织的规则与框架内,以本国经济利益为基本出发点,有利于本国企业参与国内外两个市场激烈的竞争,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实行战略性R&D投入政策是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现实选择,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程度是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服务业引进外资,促进了我国服务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服务业利用外资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引导外资流向,完善立法,以充分发挥外资的积极作用;服务企业应加快改革步伐,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取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海外对中国内地贸易与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两种主要策略,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开放和紧密联系,这两种策略之间的联系也日益重要。鉴于美国、日本、香港地区、新加坡在中国内地对外贸易和吸收直接投资中占有很大比重,我们在相关理论陈述的基础上,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这四个国家(地区)与中国内地的进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分析发现,除香港地区外,这些国家对内地贸易与直接投资之间基本上是正向相关的,两者之间互补的情形比替代情形更为普遍,由此我们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促进盐城市外贸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苏北沿海的盐城市外贸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繁荣发展盐城市对外贸易对该地区外向型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促进盐城市外贸发展要从产业发展、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出口品牌优势构建等方面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迪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29-34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文章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的相关性,揭示出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由此提出了发展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新壁垒——反规避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反规避措施是进口国为了防止和打击生产商或出口商规避反倾销税的行为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反倾销措施。加入WTO后,我国遭受反规避调查数量激增,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启动了反规避调查。反规避调查的实施,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也影响了对外直接投资和利用外资的效果,因此政府和企业都要采取一些积极措施应对反规避调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入世”十年:零售业对外开放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对我国零售业取得的巨大成绩的认识中,存在着对外资作用一边倒的赞美之辞现象,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外资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正面效应,更应该深刻理解外资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负面效应,取消外资在税收、市场准入、外贸经营权等方面的超国民待遇,地方政府要避免因追求政绩而导致的盲目引资,各界人士要摆脱根深蒂固的轻商情结,并且必须认识到零售业开放虽然最先影响的是零售业,但最终必然会影响到制造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应该抓住机遇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一体化的商贸物流渠道体系网点,实施国外抢滩、国内整合的"两头扩网"战略,摆脱传统的"制造业思维"模式,树立"渠道是稀缺资源"、"渠道是经济命脉"的新理念、新思维,充分发挥商贸物流业影响力,推动流程变革和业态创新,将培育、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自主品牌、自主渠道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